小額投資 即享高額國家“福報”
前不久,家住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鎮(zhèn)的張女士帶著她的父親趕到嵊州市公安局崇仁派出所報警,稱其父親在網(wǎng)上投資被騙了。張大伯被人拉進了一個名為“國家基金幫扶”的微信群,群內(nèi)負責人向張大伯介紹說,有一筆民族資產(chǎn)即將解凍,將用于“精準扶貧”等項目,只要在解凍前投資55元作為啟動資金,即可享受55萬元國家“福報”。群內(nèi)負責人給張大伯出示“部委文件”,再三聲稱這是一個以國家名義發(fā)布的扶貧基金項目。張大伯填寫了相關信息,并支付了55元作為啟動資金。探親的女兒看到張大伯的操作,便知道張大伯被騙了,連忙拉著張大伯到派出所報案。
精心設套 受害人淪為工具陷入深淵
這是典型的民族資產(chǎn)解凍類詐騙,詐騙團伙打著國家名號,虛構民族大業(yè)、幫困扶貧的噱頭,假稱小投入、大福報,利用受害人妄想一夜暴富的心理,斂取受害人錢財。受害人在微信群中所看到的項目介紹、部委文件、福報承諾等都是虛構的,目的就是為了取得受害人信任。被拉進群里的會員首先被要求填寫相關身份信息,進行微信實名認證,部分會員如果遇到問題,則會有一對一指導。實名認證后進行會員掃碼交款,群里詐騙團伙成員告知受害人等待“福報”。
詐騙團伙還會對群內(nèi)成員進行保密規(guī)定培訓,反復洗腦培訓使得很多群眾信以為真,對幕后組織操縱者的要求言聽計從,有的還幫著建微信群、拉人頭、做報表、收集錢款,一步步淪為詐騙犯罪分子的工具。
警方提示:此類詐騙案件,嫌疑人不斷變換手法、翻新花樣,打著投資金額少、回報大的幌子進行詐騙,目標群體往往是老年人。在此,公安機關提醒,當前我國沒有任何民族資產(chǎn)解凍類項目,防止被騙,要做到“三不”:
不相信。凡是遇到自稱是國家機關領導干部的人,通過電話、微信、電子郵件、QQ等方式進行所謂的“委托”“授權”“任命”的,絕不相信。
不轉(zhuǎn)發(fā)。凡是遇到鼓動、宣傳所謂民族資產(chǎn)解凍類信息或組建相關微信群、QQ群招募會員、收取費用的,絕不轉(zhuǎn)發(fā)宣傳。
不交錢。凡是遇到打著類似民族資產(chǎn)解凍旗號進行斂財?shù)?、聲稱繳納數(shù)十元、上百元會費就能獲利數(shù)萬元、數(shù)十萬元甚至數(shù)百萬元的各類基金會、項目的,絕不交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