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來問:
我是一名初中生。我父親只是一名快遞員,母親在藥店當營業(yè)員。或許因為出身寒微,外加學習成績也不太好,常受某些同學欺負。由于目前還只是被同學奚落、挖苦,我沒法報告老師。我擔心發(fā)展下去,以后會遭到暴力欺凌。請問我該怎么辦?謝謝!
2019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進行了一項社會調查。對于未成年人保護,受訪者認為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校園欺凌普遍(68.0%)。其實這并不是一個新問題,早在我們學生時代,也就是20世紀80年代,校園欺凌就很常見。這也不是中國特有的現(xiàn)象,與曾經的獨生子女政策無關,在世界各地這都是個棘手問題。
以往我們面對這一難題的解題思路,無非兩條:一條是報告老師、家長,這是必須的。然而在目前國情下,除非已經造成較重的人身傷害,不然往往無法對霸凌者予以有效懲戒。另一條是聽一些“心靈雞湯”里宣揚的,不理會別人怎么做,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無視霸凌者的欺辱。然而“雞湯”通常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現(xiàn)實生活中你不理他,他還是會欺負你。一個巴掌也能拍響,人家一巴掌拍你臉上,不夠響嗎?
在央視《開講啦》節(jié)目中,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主張面對霸凌,受欺負的孩子應該打回去。她以自己的孫女舉例,說孫女在幼兒園被一個小男孩抱起又摔下!她教孫女:“可以揪住對方耳朵,直到對方放手。”
李教授的“打回去”在網上獲得一片點贊,因為聽著很解氣??蓪嶋H情況是,霸凌方往往占據力量上的絕對優(yōu)勢。通常人數上以多欺少,你打回去很可能遭遇更大的凌辱。對此,一些“過來人”的經驗更值得借鑒。
歌星王力宏出生于美國羅切斯特,當年那座小城亞裔只占1%。童年王力宏在學校也受到過霸凌,于是他勵志學音樂,目的是以此“融入一個外國人的小圈子”。小學六年級時,曾帶頭嘲笑王力宏的一個男孩,邀請他加入了自己的樂隊Nirvana(涅槃樂隊),從此王力宏在學校就不再是被欺凌的目標。
去年,央視4套介紹了一位新西蘭華裔青年的成功經歷。他也曾在校園備受欺凌,后來苦練籃球技術,加入了校隊,此后當初那些霸凌他的人,都成了他的粉絲。
作為一個普通人,也許做不到那么優(yōu)秀,但老天總會給每個人某一方面的天賦。我的堂妹從小性格內向而且體弱,家境又不太好,學習成績還很差,這些使得她成為校園里的欺凌目標。然而她畫畫很有天分,在她父親的支持下,她課余大部分精力用于學畫。小學時畫人物就已惟妙惟肖,憑著這一閃光點,她的身邊自然而然吸引來不少朋友,有的還主動充當她的保護神,于是她得以遠離霸凌。
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一把筷子就不容易被折斷了。而想要融入一把筷子之中,你必須有自己的閃光點,讓人家愿意吸納你。尋找自己的閃光點,不僅僅可以防霸凌,說不定還可以此安身立命。且不說已是大歌星的王力宏,我堂妹如今也已經是一名服裝設計師。
本期回復:朱輝,紙媒作者,已出版《笑語解說史中事》《窮日子富日子》,有作品入選《中國當代雜文二百家》。
親愛的小編你好,我是一名初三學生,馬上中考了,升學我是不怎么怕的,就是怕上了高中沒有像在初中一樣的好朋友,我性格比較內向,想知道怎樣建立一個好的人際關系網。
每個人都想有舒適的人際環(huán)境。告別初中,升入高中,適應新的環(huán)境,搭建一個新的同學圈子讓很多人擔心,特別是自我感覺內向的同學。其實說起來舒適的人際關系不是一個人可以搭建起來的,更多的應該是選擇融入。跟好朋友在一起,很舒心自在,可是我們不能為了建立一個關系網或者同學圈過度改變自己,那樣建立起來的關系只會讓我們生活得更累。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視野也開闊了許多,與別人相處的問題也多了許多,還是先做你自己,新的校園有新的學習任務,在一起學習中慢慢選擇適合自己的朋友,在新環(huán)境下新朋友慢慢相處磨合,一步步達到自己滿意的同學相處關系。
我是一名初二女生,成績大概在年級前十,但班上有一個學霸,物理很厲害,英語也快被他追上了,老師總把我倆做比較??偢杏X他進步越來越大,而自己還在原地走!怎么辦???
先不要著急,不要因為老師的比較自亂陣腳,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對手”的進步上。雖然老師的比較是希望大家相互進取向上,但過于關注對手對提高自己的成績并沒有多少助益。在學習上,你很好強,但是在學習方法上,或許你還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你的好強,讓你付出了很多努力,更看不得努力成果寥寥,其實老師和你的目的都是提高你的成績,跟速度快的人賽跑,更快也會更累,你可以跟老師探討一下功課的學習方法,學會學霸的跑步姿勢。同時,中學的課程相互關聯(lián)性不大,很多課程在不同的學期內容變化很大,新的學習方法開始或許也并不適合你,你要做的還是專注于自己,不要緊張同學的進步,堅信自己持續(xù)的努力總會結出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