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蔥歲月,青澀中漾著一抹純白,純潔中蘊著一靨輕愁。有著天馬行空的縱橫張揚,卻又摻雜了許多現實不可辯駁的無奈心殤。當理想主義遇到現實主義,當感性主義遇到理性主義,當年輕主義遇到成熟主義,在這樣的歲月里,是不是常常會心生煩惱,又會有些困惑與迷茫?當你想找人傾訴的時候,寫信給我們吧,讓我們?yōu)槟闩沤獬砷L中的點點憂愁。電子郵箱:603719400@qq.com,或者寫信至南京市鼓樓區(qū)湖北路85號《科學大眾》雜志“青蔥歲月”欄目組(210009),也可以掃一掃二維碼,進入“青蔥歲月”QO群(1041632666)給我們直接留言。
我是一名初三的學生,最近有些煩惱,我不知道該怎么辦。
可能是家庭不太富裕的原因,我從小就很懂事,不爭不搶,成績也一直不錯。但是到了初二,我的成績開始下滑,父母開始給我報各種補習班,可成績一直不見起色。到了初三,父母給我報了晚間輔導的課程,終于在第三次月考時,考到了父母較為滿意的成績。但是在這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公布后,我有些想哭,這是前幾次都未曾有過的感覺,因為這次真的很努力了。每天晚上做題目總會做到很晚,睡覺時都是夜里12點,考出的成績反而比之前有所退步。父母對我說:“沒關系,你已經努力了?!笨晌以谒麄冄壑忻黠@看到了失望。
昨天,爸爸去爺爺家,我沒有去,害怕被問起這次考試的成績,更害怕聽到爺爺向別人炫耀自己孫女的口氣。晚上,爸爸回家丟給我一個紙袋子,說:“你爺爺奶奶給你補課的錢,共2500元,帶話讓你好好學習。”我打開紙袋子,里面裝著20張紅票子,還有很多張10元的人民幣。我知道那一沓10元是爺爺給別人做工時掙的。手里拿著這些錢,我心里沉甸甸的,總覺得自己的成績對不住家人。
雖然,我也經常告訴自己,已經努力了,努力過就好。但是,每當看到父母那飽含期待而后失望的雙眸時,總是不禁自責。補課的老師看到我的錯題總會說:“你的壓力是不是太大了?”我在嘴角努力擠出笑,說:“沒有呀!”但在聽到這句話時,眼淚早已在眼眶里打起了轉轉。壓力怎么可能不大呢?馬上就要中考了,在你休息時,別人在努力,哪能松懈?
我很努力,可努力的結果仍是辜負父母的期望,我該怎么辦?謝謝您抽空聽我說這些,也希望您能給我些建議。
唐玥(江蘇省東臺市)
唐王月:
你好!
套用一句歌詞:這世界有太多不如意,可我們的生活還是要繼續(xù)。我先給你講個故事吧。
1832年,美國有一個年輕人失業(yè)了。他很傷心,但他下決心改行從政,當個政治家,當個州議員。糟糕的是,他競選失敗了。一年遭受兩次打擊,這對他來說痛苦是接踵而至了。他著手辦自己的企業(yè),可是,不到一年,這家企業(yè)倒閉了。此后17年的時間里,他不得不為償還債務而到處奔波,歷盡磨難。當他再次參加競選州議員,這一次他當選了,他內心升起一絲希望,認定生活有了轉機:“可能我可以成功了!”第二年,即1851年,他與一位美麗的姑娘訂了婚。沒料到,離結婚日期還有幾個月的時候,未婚妻卻不幸去世。這對他的精神打擊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數月臥床不起,因此患上了精神衰弱癥。1852年,他覺得身體康復過來,于是決定競選美國國會議員,仍然名落孫山。
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失敗,你碰到這種情況,會不會萬念俱灰,放棄新的嘗試?但他沒有放棄嘗試,他沒有自問:“失敗了怎么辦?”1856年,他再度競選國會議員,他認為爭取自己作為國會議員的表現是出色的,相信選民會繼續(xù)選舉他??墒?,出乎意料,他落選了。為了掙回競選中花銷的一大筆錢,他向州政府申請擔任本州的土地官員。州政府退回了他的申請報告,上面的批文是:“本州的土地官員要求具備卓越的才能、超常的智慧,你的申請未能滿足這些要求。”接連兩次失敗并未使他服輸。他一生經歷的11次較大事件當中,只成功了兩次,然后又是一連串的碰壁。可是他始終沒有停止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當選為美國總統(tǒng)。他,就是后來在美國歷史上創(chuàng)建豐功偉績的美國第16任總統(tǒng)亞伯拉罕·林肯。
如果林肯在屢遭失敗后,放棄了嘗試,美國歷史就要改寫了。對于那些自信而不介意暫時失敗的人,沒有所謂的失敗;對于懷著百折不撓的意志的人,沒有所謂的失敗;對于別人放棄,他卻堅韌,別人后退,他卻前進的人,沒有所謂的失敗;對于每次跌倒卻立刻站起來,每次墜地反而像皮球那樣跳得更高的人,沒有所謂的失敗。
所以,不要再去想考試的事情了,都已經考完了,想也沒有用。這段時間不如把心思放在別的事情上面,聽聽歌曲,做做運動,或者和好朋友出去逛逛街。不能因為一次考試失敗,就全面否定自己。接下來,就是找到正確且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次之所以成績不理想,或許和你平時缺少自信心和缺乏學習興趣有關!建議你先樹立自信,肯定自己有學好的能力,然后從自己感興趣的科目下手。當一門功課有起色后,你就會重新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自然就會更有學習動力。另外,人是群居動物,離開集體溫暖懷抱的人是不會正常發(fā)展的。無論是在學校、班級,還是將來走上社會,我們都不可能一個人完成所有的事而不需要其他人的幫助。把心靈的大門打開,接納自己周圍的同學和朋友,虛心請教你身邊成績好的同學,總結他們的學習經驗,你就會更有收獲!試著走出禁錮,讓陽光和快樂灑進你的心靈!
夏潔(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江蘇省心理協(xié)會會員)
(責任編輯:曹偉責任校對:白玉磊)
夢茜:
斯坦福大學的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是一位心理學家,她的研究領域在于動機、個性和個人發(fā)展。她最出名的研究成果是在思維模式上,通過試驗和觀察,她發(fā)現不同的學生在解決復雜問題時采用不同的思維模式。當問題都足夠簡單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都可以搞定。但當問題越來越復雜的時候,一部分學生就放棄解決這些問題的努力,開始逃避這些問題并找別的話題或者玩別的游戲;但另一種學生仍然能夠沉浸其中,認為只不過是現在還沒有找到答案,經過學習、努力總能解決這些問題。她把前一種思維方式叫固定型思維模式,后一種思維模式叫成長型思維模式。
卡羅爾·德韋克認為,對于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基本認知是:對這樣的問題,我還不夠聰明(或者聰明度不夠),所以我解決不了,只好放棄;而對于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基本認知是:我正在解決問題的路上,雖然現在還沒有辦法立刻解決,但我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能夠鍛煉自己,從而最終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事情總能搞定。兩種思維模式確定了兩種學生面對困難和成長的態(tài)度,固定型的學生類似于認命的悲觀思維方式:每個人的聰明程度是固定的,面對困難問題搞不定的時候就拉倒吧。所以卡羅爾·德韋克建議應該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不要夸獎“學生多聰明”,而是更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努力得到了哪些提升”,哪怕這個提升仍然沒有考到高分,依然值得贊揚。問題是,在這個“唯分數論”的時代,經過大大小小的考試,許多學生備受打擊。在許多科目上其實已經認命了:我就是學不好英語、我沒長學習數學的大腦、我就是不會寫作文等。其實你只要去分析那些說自己學不好英語、不會做數學和寫作文的學生的時間分配,你就會發(fā)現,他們在認為自己不擅長的東西上花費的時間太少太少了:一次或幾次的考試失利,就覺得自己不擅長,然后就不愿意多花點時間去做,進而考試更加失利,坐實自己“真的不擅長”!
本質上講,對于初中數學的內容,不需要天賦異稟、智商超群,普通的學生只要不畏懼、有信心、下功夫,都能學會。也許這樣的學生成不了杰出的數學家,但應付一般的考試都應該是沒問題的。至于你的好朋友說“女孩天生就不擅長數學”,這是典型的先入為主的論斷。我們的行動往往受思維方式的指導,而思維方式的背后是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我們看到許多女孩學不好數學,可能小學的時候還不明顯,但到了初中、高中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上面那句話仿佛是真理似的!我們得承認男孩、女孩性別和大腦發(fā)育的差異,對數學學習產生畏難情緒也很正常,但這并不能推導出“女孩就一定學不好數學”。正是因為有了這樣論斷的影響,使許多女孩“認為自己學不好數學”,索性就放棄學習數學,結果就真的學不好數學了??疾缓脭祵W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甚至放任自流,那只會讓你更加害怕數學,害怕考試的分數。你問我正確的處理辦法是什么呢,我的回答是不逃避,積極面對。首先要樹立信心、培養(yǎng)興趣,相信經過自己的努力,克服自身的弱點,可以學好數學;其次,揚長避短,改進方法,要找出考不好的原因,分析出自己失利的根本,制訂學習計劃,消除緊張心理;最后“對癥下藥”,讓自己從考不好中吸取教·訓和經驗,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勇敢地面對下一次挑戰(zhàn),徹底走出考不好的陰影。
夏潔(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江蘇省心理協(xié)會會員)
(責任編輯:曹偉責任校對:白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