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德
“美不美,鄉(xiāng)中水?!?/p>
我的老家是濟南市萊蕪區(qū)和莊鎮(zhèn)峨峪村。村東頭,河沿南岸,有塊天然的巨石,沒有人知道它多么大,或許就是那座山。巨石靠近河沿位置,有個凸起,像極了低垂的龍頭,在“臉頰”的中間位置有道像蛙嘴似的縫隙,常年有清水流出。這便是我村的“龍泉”。泉眼離地兩米許,水從大山石縫里流淌出來,順著水槽斜向下流,水槽是天然形成的,概是沖刷所致。夏季水槽里會生青苔,太陽光照著翠綠綠的,光線暗時黑黢黢的。水流至離地80公分處,水槽往前挑起,形狀像極了龍的下顎,因此得名“龍泉”,老百姓喜歡讀諧音“老泉”。老泉算是它的小名。也有人說像蟾蜍的下顎,是聚財?shù)模巳俏掖宓木蹖毰?,是我們村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水?/p>
泉水經(jīng)龍嘴一挑,水流沿水平方向拋出,形成一個寬約40公分、厚約15公分的白色水柱,然后跌落進下面的水潭里,發(fā)出清脆的聲響,濺起白色的水花。那白色水柱始終給人以稍縱即逝的靈感。從外形看龍泉像極了濟南的黑虎泉。龍泉再向東50米,河北邊是我們的學(xué)校,在校園里能聽到泉水流響,脆脆的,不知疲倦。我在此讀小學(xué)。課間經(jīng)常去泉里喝水,或趴下喝,或掬起來喝,干凈、方便。每回喝完水習(xí)慣用手一擋,泉水沖勁十足,濺起晶瑩透亮的水柱。現(xiàn)在想來,那應(yīng)當(dāng)是我今生喝過的最最清澈透涼甘甜的水了。
我村的龍泉遠近聞名。
“濟南有黑虎泉,俺們村有龍泉?!边@是祖上的流傳。
據(jù)傳,蒲松齡先生到過我村。他號稱柳泉居士,對山泉特別感興趣,為看龍泉不遠百里進村,飲了龍泉的水,記了有關(guān)龍泉的傳說。與柳泉相比,龍泉卻是別樣的美。先生還登過我村的北峰山,據(jù)說從北峰山頂能眺望“齊國”的古都。
有“龍下顎”托著,枯水季節(jié)也能挑起流水來,保證水能全部流入水桶里。春雨貴如油的季節(jié)也不曾干涸,只是水小,可以用手掬著喝,接水桶得費些工夫,后面會排起長長的隊伍。年復(fù)一年,我們享受著泉水的滋養(yǎng),卻不曾感受到龍泉的珍貴。
村里關(guān)于龍泉的傳說不少。小時候我們的北峰山頂——玉王頂是不敢上去的,因為那下面“盤著一條龍”,龍壓著水,因此龍泉里常年有水流。過去我們村每年都要敬泉的,因為山神要喝龍泉的水,敬泉敬山神也就是祈禱風(fēng)調(diào)雨順,山里人靠天吃飯,沒有了水日頭就難過了。時間選在每年第一次大雨過后,泉水噴涌而出的日子,披紅掛彩搞個儀式,然后盡量多的接水,再選青壯勞力挑水上山,到達主峰,敬天敬地敬山神,先供神靈們飲用、沐浴,然后每家每戶再分享清澈甘甜的泉水。山神喝了護佑,人喝了健康,畜禽喝了興旺。
我村還有座“虎泉”與龍泉相對應(yīng)。因泉口像張開的老虎嘴而得名。經(jīng)專業(yè)人士探測龍泉與虎泉是一路泉脈,龍泉地勢低,因此水量小時虎泉便沒水了?;⑷谙那锛舅髸r成為汶河的一個毛渠,龍泉卻是匯入淄河,一脈泉水,兩個婆家。“龍泉”里沒有龍,只是養(yǎng)育著龍的傳人;“虎泉”里卻有小龍,我們叫“長蟲”,他們棲居泉邊,偷襲蛙類與鳥兒。
龍泉虎泉隔南峰山相望。小時候“五一節(jié)”去山里時還能吃到雪。龍泉之所以常年不斷流,源于山上密不透風(fēng)的植被。南北峰山的山腳處都建有山神廟的,可惜“破四舊”時被破壞了。相傳山里還有人形的何首烏,老百姓叫“地葫蘆”。要想挖到它,發(fā)現(xiàn)后須先把它秧蔓的頭掐掉。不然人一動,它就跑到對面的北峰山了;相反,北峰山的會跑到南峰山來。祖祖輩輩都會有人去挖,但至今也沒有人挖到過人形的何首烏。
村里還有“始大夫”即“第一姓”一說。相傳仲姓是我村的“始大夫”。其來歷有兩個版本:一是最早落腳我村說??吹接腥思颐盁熈耍渌帐喜抨戧懤m(xù)續(xù)聚攏過來;第二種說法是建村后,經(jīng)歷過一次瘟疫,仲姓人家居住在龍泉邊上,人畜喝著用著清澈甘甜的沒被任何污染的龍泉水活了下來,仲姓隨即變成我村的“始大夫”。不管哪一個版本,不管誰是第一家,選擇此地居住的主要吸引力之一,千真萬確就是這座“龍泉”。
據(jù)老人們口傳,始大夫的魔咒就是人不會很旺相,但會瓜瓞延綿。前提是保護好這座龍泉。令人十分驚奇的是,我村已由最初的7戶人家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210余戶,而“仲姓”卻是代代單傳。截至上世紀四十年代,有文字記載的共傳承了13代,在村西頭的“仲家林”里恰好擺著13座墳頭!第十四代是兄弟兩個,第十五代是兄弟六個,好像要打破魔咒了,但鬼使神差,第十六代又是一個男孩。第十七代也是一個男孩,屬跨世紀的寵兒。
時間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有人要在龍泉上面蓋房子了!“唉,可別把泉眼破壞了??!”多數(shù)人都在揪心。他們破壞了部分山體,沒有殃及泉眼,龍下顎還在,只是原風(fēng)貌不再了。
又過了幾年,村里來了個收兔毛的南方人,見到了這個寶泉,眼睛立馬就拉直了!反復(fù)端詳,也登山頂多角度觀察過。過去夸我們村龍泉的大有人在,平時也顯擺慣了,人們沒往心里去。不曾想他動起了歪腦筋。有一天的早晨,眼尖的人發(fā)現(xiàn),泉水挑不起溜兒來了。
“咋挑不起溜了?!”
再仔細看,“龍下顎”被人鏨走了!半夜里聽見過鏨子鏨石頭的丁當(dāng)聲,天明時候,有人看見過那輛小敞篷車把幾百斤重的“龍下顎”拉走了。泉水還在,濤聲不再依舊了。
是那個人!
說是泉眼即財路,“龍下顎”即是財富的象征。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那個懂風(fēng)水的人啊,“龍下顎”肯定是放在家里“財神”的位置?或工廠里的某個位置,當(dāng)神靈供養(yǎng)了吧?“石塊的冥頑,草木的無知,都含著玄妙的造化生機。”莎士比亞的話很有魔力。但愿他能發(fā)達吧。
“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一個遭天譴的人活該會成為人上人嗎?我們的山神是會顯靈的,他不會答應(yīng),更不會放過他吧!因為凡人雖然還蒙在鼓里,山神肯定早已知道此賊姓甚名誰的了。
“濟南有黑虎泉,俺們村有龍泉?!边@話再沒有人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