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蠱松碩鼠
每個人的學生時代,都有那么一兩個小館子,美味得日后多少山珍海味都比不上。就比如初中因為走讀,所以特別盼下雨,下雨了就能吃校門口的盒飯;臨近高中一個小巷子里,兩塊錢一碗的東北熱面……它們背后都有一個溫柔或者個性的老板,也都像家人一樣,堅守一年又一年。它們像是平淡生活里的禮物,慰藉那些年孤寂的少年心。
高中學校的地址,是一大塊繁華街道后的巷子口。往左是各種物美價廉的雜貨鋪;往右是有著一家緊挨一家的美食小吃街,有面館、奶茶店、平價小飯館……
那時候,學業(yè)繁重反而練就了心無雜念的我們。好不容易熬到周末,一解放,第一時間先去小吃街,用美食寬慰著清淡的胃。再三五成群地邀著,去雜貨鋪慢悠悠地閑逛。
那時候,一個班里住校的占大多數。校規(guī)嚴格,既不允許接觸外賣,也不許通讀生帶餐進校園。
于是,被食堂阿姨“虐待”的胃,一到周末就飽受各種美食的誘惑。
在眾多平價的美食中,“一碗牛肉面”,絕對是后來者居上的典范。
因為與眾不同的裝飾風格,年輕登對的老板夫妻,平易近人的價格,管飽的精神,以及我們嘗試新鮮的心理。
抱著試試的想法,我們踏進了“一碗牛肉面”的門口。一來二去,就成了熟客。
年輕的夫妻,將并不寬敞的門面裝飾得很舒服,很是符合我們風華正茂的審美。
特殊存在的心情墻深受大多數學生的喜愛,干凈整潔的墻壁,不會擔心因為沾染油膩和灰塵而顯得暗淡。
將自己想說的話,以不記名的方式大膽地展示出來,這讓我們覺得新奇。無形中,又多了一份挑戰(zhàn)的意味。
憑著一碗牛肉面,就可以換得一張便利簽。很快,挨挨擠擠的各種花色就把墻壁貼得滿滿的。
似乎秉承著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大多數搶手的東西,一般不會源源不斷補給。
“一碗牛肉面”每天都有限量的份數,秘制的湯汁和牛肉用完,就不再待客。
收拾干凈的桌椅,常有學生夏天喝著冷飲,吹著空調在聊天;冬天圍在爐火旁,和老板娘閑聊幾句。
老板不是本地人,但說話的口音聽起來區(qū)別也不是很大。那時候我們想,他們的家鄉(xiāng)一定是個人杰地靈的地方。
和對面“避風塘”的奶茶店一樣,生意爆棚的時候,總有人耐著性子,在食物車邊先隨意墊墊肚子 ,一有空隙就擠進去,只為那一碗熱騰騰的牛肉面。
最后一口湯汁入肚,臉上洋溢的是心滿意足。
一碗牛肉面是招牌,也是店里唯一的菜品。
可能是只精細到一種面,所以“一碗牛肉面”以秘制的配方,將周圍經營多年的牛肉面館甩了幾條街。很快,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的顧客,比如我和我的同學們。
人有時候會活得比較純粹一些,也沒有太多的追求??雌饋頍o欲無求的我們,實在也有一點點不思進取的嫌疑。
正如當時按部就班的我們,一邊思考著如何在人才濟濟的一次次考試中脫穎而出,一邊卻又只是盼著一到周末便去吃著養(yǎng)胃的美食。
說來慚愧,當初畢業(yè),明明很舍不得,還暗自和人約好何時再回學??纯?,再去吃一碗牛肉面,看看當初的字簽……
結果,一別經年。
又是一個畢業(yè)季,我終于回學校故地重游了一趟。發(fā)現校門改到另一邊去了,從前我們望眼欲穿的熱鬧的街道和人群,已然被高高的圍墻阻斷了。
我試著尋找“一碗牛肉面”,在相同的地址,看到的,是一家時尚的服裝店。
我走進去,迎面而來的,是同樣熱情、年輕卻陌生的老板娘。她把店面裝修得很有格調,透亮的燈光打在衣物上,看起來像極了櫥窗里的奢侈品。店門口兩個黑色的音響,正緩緩響起當紅的歌曲。
我踩著光潔發(fā)亮的白色地板,試圖找到一點點熟悉的感覺,結果事與愿違。
從前的墻上,那些寫滿我們心情的各色紙條和便利貼早已不知去向。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掛列整齊的漂亮衣物。
我還去了新的校門口,在那看到了從前某些熟悉的面孔和招牌??伞耙煌肱H饷妗焙推渌男〉辏恢チ四睦??
我多么渴望,能在某個街角再遇見“一碗牛肉面”。還有熟悉的老板夫妻,他們還忙著自己手邊的事,偶爾和客人搭話,宛如當時。
我曾設想過的,有關于“一碗牛肉面”的那種失而復得的感覺,并沒有如期而至。
“一碗牛肉面”徹底消失在了我眼前,當我有些失落地把消息發(fā)到班群時,安靜許久的班級群突然又熱鬧了起來,你一句我一句又勾起了回憶。
沒有再遇到熟悉的“一碗牛肉面”,心里不免有些遺憾。
我抱著懷念的心情,走進一家生意不錯的牛肉面館。當聞著面前的牛肉面香,就清楚地明白,那不是“一碗牛肉面”的味道!
味覺不會欺騙任何人,因為它曾深深記掛著那些和它相遇的任何美食。
四季在不停地變幻著,“一碗牛肉面”不知何時消失在舊地址,更不知何時再與我們來一場久別重逢的遇見?
我們不曾忘記,它陪我們走過了多姿多彩的高中生活,成為我們如畫青春的濃墨一筆。
那段我們遇見“一碗牛肉面”時的青春,為我們定格了一段特別的記憶,從未消失,從未被遺忘。
我想,消失的“一碗牛肉面”,一定在某一個校門外又重新復活了起來,再一次溫暖著不同學生時代的味蕾,沸騰著一段段令人懷念的青春,成為不少人心中美好的紀念。
編輯/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