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強在2020年9月25日《學習時報》撰文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服務大眾的,必須要為大眾理解掌握。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要深入群眾生活,真實表達群眾的意志和要求,特別是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從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角度予以闡釋,解開人民群眾思想“疙瘩”。要使抽象化的概念、判斷和命題轉化為生動具體、通俗易懂的知識,用人民群眾熟悉的語言、喜愛的方式闡釋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學會用具象化、口語化、故事化的語言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轉換成“常識道理”,使抽象的理論變成言之有物的實話、言之有據的真話、言之有理的新話,把深邃的理論用平實質樸的語言講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人民群眾樂于接受的方式說明白。要積極開展內容創(chuàng)新、形式創(chuàng)新,注意表達中的情感交流,科學劃分受眾,認真研究其接受規(guī)律與心理特征,針對不同的階層、群體和個體的思想困惑和思維盲區(qū),將要表達的內容和道理融入真情實感之中,以便于大眾理解、接受并形成良性認知互動,使人民群眾不僅感到馬克思主義可信可用,而且感到理論可親可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