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城市化進程面臨著諸多問題,例如人口老齡化現(xiàn)象嚴重、土地資源緊張、能源利用率低、城市交通擁堵等。其中大量外來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了城市人口的急劇膨脹,外來群體與城市原有居民擁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如何解決好城市不同群體共生是當下社會較為突出的問題,其中居住區(qū)的增加無疑成為城市的基本訴求。人們的住房需求增加,高密度住宅將成為我國城市住宅發(fā)展的趨勢,對高密度住宅中室內(nèi)居住空間布局合理性的研究迫在眉睫。
20世紀中后期,“模塊化設計”的概念在歐美一些國家被正式提出,把模塊化設計提到理論高度來研究。模塊化設計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設計方法,根據(jù)使用功能的不同,將整個系統(tǒng)分解為若干個相對獨立的模塊單元,通過統(tǒng)一的設計規(guī)劃和排列組合,組成新的系統(tǒng)。模塊化設計在住宅上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將居住空間根據(jù)人們?nèi)粘<彝バ袨?,劃分為臥室模塊、起居模塊、廁所模塊、廚房模塊等單元空間。住戶可依據(jù)自身喜好與生活方式,將這些單元模塊空間進行組合,在滿足住宅設計基本要求和功能的前提下,形成一個新的住宅空間。使其內(nèi)部空間結構、大小、布局達到最佳舒適狀態(tài),滿足住戶定制化需求。模塊化住宅設計,不僅綠色環(huán)保、高效便捷,而且能夠滿足人們?nèi)找嬖鲩L的個性化需求,避免部分住宅平面布局出現(xiàn)單一、同質化的現(xiàn)象。
目前,我國傳統(tǒng)的住宅建筑主要采用的是磚混結構,平面劃分早在建造初期就已被設計師確定,后期很難對空間布局進行調整。如果住戶想對居住空間進行重新劃分與改造,將或多或少受到來自建筑結構的約束。隨著建造技術的發(fā)展,如今現(xiàn)代住宅建筑大多采用框架剪力墻的結構體系。住宅內(nèi)部采用輕質隔墻板可隨意砌筑,避免了磚混結構空間布局調整困難的現(xiàn)象發(fā)生。使住宅空間整體布局靈活多變,為模塊化住宅設計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在人們?nèi)粘I钪校F(xiàn)有的空間布局都是呆板固定的,沒有考慮住戶的實際情況,無法滿足個性化、定制化的需求,住戶在使用時受到種種限制和制約。通過開放可變的空間設計策略,將室內(nèi)空間進行模塊化的布局,從而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根據(jù)對人們?nèi)粘<彝バ袨榈难芯浚彝タ臻g主要滿足會客、休閑、用膳、烹飪、洗漱、睡眠等功能。筆者針對不同階層、年齡和家庭結構的住戶特點,在室內(nèi)戶型設計中采用若干個空間單元模塊進行排列組合,設計了“共享式戶型”“私密式戶型”“家庭式戶型”“基礎式戶型”四套參考戶型,供住戶自由選擇。四種參考戶型中每一個單元模塊都可根據(jù)住戶實際需求進行靈活組合和延展。對住宅空間進行模塊化設計,采用標準化的配件,不僅降低了成本,提高設計的靈活性與能動性,還遵循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綠色環(huán)保,高效便捷。
(一)共享式戶型 共享式戶型適合居住的人群為單身、合租群體,如學生群體、初入職場的年輕人等。這類群體往往收入一般,生活壓力較大,缺乏歸屬感,與人交往匱乏。該戶型由個人的居住空間與他人的組合而成,把空間劃分為獨立空間與公共空間,像臥室與衛(wèi)生間這類私密性較高的空間是相對獨立的,而廚房、餐廳、休閑區(qū)則作為共享空間,與合租室友共同使用。這類戶型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個人隱私的需求,又能與他人共享,節(jié)約生活成本,增進與室友間的感情,在生活上互相照應。
(二)私密式戶型 私密式戶型適應于單身或者注重個人隱私的群體,這種戶型將空間劃分為三個部分,前后部分各為一套私人空間,中間部分為公共空間。私人空間包含廚房、衛(wèi)生間、臥室,中間部分作為休息、交流、閱讀空間。大量收納柜的安放,可以基本滿足住戶儲藏雜物的需求,各類折疊家具的利用可以實現(xiàn)空間的合理化,避免出現(xiàn)“擁擠感”。該戶型雖然沒有獨立的就餐空間,但住戶可以選擇多功能旋轉折疊桌子在私人空間中進行就餐,或者在公共區(qū)域的桌子上完成就餐。多樣的選擇不僅能節(jié)約空間,增強空間利用率,而且能增進鄰里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在一些房間分隔上使用玻璃材質的折疊門或者推拉門,使室內(nèi)的空間可以變得靈活收放。
(三)家庭式戶型 家庭式戶型適合傳統(tǒng)家庭結構的群體,新婚夫妻與父母子女共同居住,可以是二代同堂,或是三代同堂。該戶型將空間發(fā)揮到極致,可變換的空間模式保證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住房緊張的問題。該戶型房間的功能性并沒有因為空間面積小而缺失,能滿足住戶的基本生活功能。通過減少一些房間固定的構件,使房間活動空間變得盡量舒適。臥室中可采用榻榻米的設計形式,滿足小戶型的居住空間設計對儲藏功能的迫切需求。并且將休閑活動區(qū)域與就餐區(qū)域融為一體,形成一個較大的開放式空間,這種空間共用的手法可以打破面積的限制,從而改善空間的局促感,增加視覺上的空間感,營造“大”空間的體驗感。一定程度上做到住宅使用面積的節(jié)省,將有限的空間得到充分的利用。
(四)基礎式戶型 基礎式戶型適宜“蟻族”、滿足最低限度居住條件的低收入人群。這類人群往往沒有穩(wěn)定的收入,生活較為拮據(jù),對居住條件要求不高。在設計中,借鑒膠囊公寓形式,利用垂直高度的優(yōu)勢來解決水平尺度的缺點。在單元空間中放入了上下層膠囊床鋪,具備私人空間的同時也具備了公共的廚衛(wèi)空間、休閑交流空間,激發(fā)住宅的活力。該戶型空間利用率高,充分利用居住建筑的垂直高度,在最少的面積中創(chuàng)造出最大的居住空間,達到空間集約的目的。由于該戶型居住人員較多,公共空間作為交流互動的場所,使用較為頻繁,設計時安排的面積也較為充足。
這四套戶型只是參考戶型,由于建筑的所有戶型都是由各個單元模塊組成,每一個單元模塊都有它的使用價值。住戶在進行空間布局設計時,可根據(jù)自身的行為習慣、生活規(guī)律以及心理活動進行個性化布置,自由組合休閑活動空間、烹飪用餐空間、洗浴空間和睡眠空間,使住宅的空間布局做到精準、便捷、舒適、宜居,大大提升住戶的參與感與幸福感。
(一)布局靈活多變 住戶可以根據(jù)自身實際需求、家庭特點以及生活習慣,靈活選擇單元空間模塊,滿足生活需求。通過不同模塊的排列組合,使住宅平面形式多樣化,住宅空間整體布局多元化。同時,每個房間的朝向、門洞、通道也可以做到靈活多變,讓住宅的交通變得多樣化。
(二)施工高效便捷 模塊化住宅將居住空間劃分成若干個模塊單元,每個模塊單元采用標準化的配件。工廠可提前生產(chǎn)所需要的產(chǎn)品配件,屆時加以整體組裝,可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節(jié)省現(xiàn)場施工時間,從而降低成本,提高設計的能動性與靈活性。
(三)使用人群廣泛 不同的模塊組合,營造的居住空間可以滿足各階層住戶的生活需求,使用人群較為廣泛。可以是最低限度滿足居住條件的低收入人群,或是注重個人隱私的單身群體,或是喜好合租的學生群體,或是傳統(tǒng)的年輕夫妻、老年人群、家庭群體等。
(四)配件綠色環(huán)保 模塊化的住宅設計采用標準化的配件,做到綠色低碳、節(jié)能環(huán)保,展現(xiàn)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在單元模塊使用中安全便捷,標準化配件可整體安裝、移動、更換、拆卸,可重新回收再利用。
(五)設計以人為本 模塊化設計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對空間形式和層次進行分類,提出人性化、多樣化、整體性的設計原則,營造開放、綠色、安全、和諧、自然的住宅空間。住戶自由選擇住宅的空間布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住戶的定制化、個性化需求,同時為住戶提供了“共享式戶型”“私密式戶型”“家庭式戶型”“基礎式戶型”的選擇與參考,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
通過模塊化的住宅設計,滿足各個階層、年齡和家庭結構的住戶需求,將原有的住宅演變?yōu)橐粋€較為平衡、多元化的混合社區(qū)。讓人們在城市生活中彼此相依,既能滿足社交上公共性的需求,又能保證個體與群體的私密性,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隔閡,促進鄰里關系和諧,增強社區(qū)人情味,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并且實現(xiàn)資源利用最大化,為解決城市共生問題提供一定參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