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某廠ZGM113G型中速輥式磨煤機液壓油系統(tǒng)的常見問題進行了原因分析,給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并對液壓油系統(tǒng)日常維護工作提出了針對性的意見及改進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磨煤機;液壓油系統(tǒng);常見問題;液壓缸
0 引言
某廠2×600 MW燃煤供熱機組采用冷一次風正壓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每臺鍋爐配置6臺北京電力設備總廠制造的ZGM113G型中速輥式磨煤機,配套的液壓油系統(tǒng)為意大利阿托斯公司生產的中速磨煤機變加載液壓油系統(tǒng)。液壓油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是在磨煤機啟動過程中,為磨輥升降提供動力,在磨煤機運行過程中,為磨輥提供合適的加載壓力,同時設計有定加載運行方式與變加載運行方式切換的功能,提高了液壓油系統(tǒng)的可靠性。
1 液壓油系統(tǒng)簡介
變加載液壓油系統(tǒng)是指磨煤機磨輥的加載力可以按照要求進行變化的液壓油系統(tǒng)。通常磨煤機的加載力大小根據給煤機的給煤量進行控制,即機組負荷決定給煤量大小,給煤量大小決定加載力大小。變加載液壓油系統(tǒng)就是為了滿足不同的給煤量需要不同的加載力而設計的,達到降低磨煤機功耗,減小磨輥和磨盤襯板磨損量的目的。同時,為了提高液壓油系統(tǒng)的可靠性,液壓油系統(tǒng)也可實現定加載運行,需要注意的是,定加載運行只是在變加載運行出現故障時的一種備用狀態(tài)。
變加載液壓油系統(tǒng)主要由液壓泵站、管路、加載油缸、蓄能器等部件組成。液壓油系統(tǒng)通過改變加載油缸的加載壓力大小,為磨輥提供隨負荷變化的碾磨力,其大小由比例溢流閥根據負荷變化的指令信號控制液壓油系統(tǒng)的加載壓力來實現。磨煤機液壓油系統(tǒng)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磨煤機在變加載運行狀態(tài)下,油泵從油箱中吸油,主油路油液經切換閥、濾油器、單向閥、手動換向閥、電磁換向閥進入加載油缸有桿腔,為磨輥提供碾磨壓力。旁路經過電磁換向閥、比例溢流閥、冷卻器,最后回到油箱。加載油缸無桿腔油一路經調速閥、換向閥回到油箱;另一路經液控閥、回油截止閥直接與油箱相通。此時,液壓油系統(tǒng)處于變加載運行狀態(tài),系統(tǒng)壓力由溢流閥調整,加載壓力由比例溢流閥調整,加載壓力與指令信號成正比例關系,即加載壓力隨給煤量的變化而改變,這是磨煤機的正常工作狀態(tài)。
2 常見問題
2.1? ? 磨輥無法升降
具體現象:升磨輥指令發(fā)出后,磨輥未上升,就地手動切換升降磨輥電磁閥無法動作。
原因分析:邏輯要求液動換向閥需全關后才可執(zhí)行升降磨輥指令,就地檢查液動換向閥是否處于全關狀態(tài),就地檢查控制柜液動換向閥全關指示燈是否亮起,調整液動換向閥的到位開關后即可升降磨輥。
2.2? ? 檢修后液壓油泵出口壓力低
具體現象:清洗電磁閥后,液壓油站試運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液壓油泵出口壓力僅有不到1 MPa的情況。
原因分析:電磁閥清洗后安裝過程中,將空氣帶入液壓油系統(tǒng)中,導致泵出口壓力過低。這時執(zhí)行升降磨輥操作,系統(tǒng)重新注油排氣后,泵出口壓力即可恢復正常。
2.3? ? 液壓缸內漏
具體現象:在給煤量沒有變化的情況下,液壓油加載壓力持續(xù)緩慢下降,手動增加比例溢流閥偏置量,加載力有所上升但無法保持,繼續(xù)緩慢下降,液壓油溫度偏高。
原因分析:液壓缸長時間運行密封或者液壓缸內壁磨損嚴重,導致液壓油從液壓缸有桿腔直接漏入無桿腔,進入液壓油站油箱內,從而加載力持續(xù)下降。同時,漏入液壓油站油箱內的液壓油沒有經過冷油器的冷卻,導致液壓油溫度偏高。判斷液壓缸是否內漏,可以測量液壓缸底部回油管的溫度,溫度明顯偏大的液壓缸可判斷為內漏,同時,還可以關閉液壓油箱旁的回油手動門,逐個將控制3個拉桿升降速度的調速閥全關,關閉內漏液壓缸相對應的一組調速閥時,加載力會停止下降。對此,可先判斷出內漏的液壓缸后,更換該液壓缸密封或者整個液壓缸。調整閥門后的系統(tǒng)運行曲線如圖2所示。
2.4? ? 比例溢流閥卡澀
具體現象:磨煤機在變加載運行狀態(tài)下,給煤量變化時,液壓油加載力不隨著煤量變化而變化;切換至定加載狀態(tài)時,油壓可以達到規(guī)定值。
原因分析:由于比例溢流閥內部流通通道十分狹窄,當液壓油雜質較多時,會將比例溢流閥油路堵塞,無法調節(jié)油量,造成變加載壓力不會變化。清洗比例溢流閥后可恢復正常。
2.5? ? 油泵損壞
具體現象:磨煤機正常運行時,變加載壓力無法保持,持續(xù)緩慢下降,液壓油溫度較高。與液壓缸內漏現象不同的是,正常情況下就地壓力表顯示泵出口壓力大于變加載壓力,但液壓油泵損壞時,泵出口壓力會小于變加載壓力。
原因分析:系統(tǒng)變加載壓力是指液壓缸有桿腔內油壓與油箱內的靜壓之間的壓力差,當油泵損壞后,泵出口壓力首先持續(xù)降低,系統(tǒng)壓力跟著泵出口壓力降低,因此會出現泵出口壓力小于變加載壓力的情況。更換液壓油泵后可恢復正常。
3 結語
該廠自投運以來,磨煤機液壓油系統(tǒng)頻繁出現故障,主要是磨煤機液壓油中雜質引發(fā)的相關故障。液壓油中雜質產生的途徑主要有:
(1)液壓油系統(tǒng)密封缺失,外界雜質進入如油箱內部密封、油缸活塞桿密封等位置。
(2)液壓油系統(tǒng)內部產生雜質。磨煤機液壓缸在運行過程中一直處于往復運動中,長期運行必然出現密封件磨損、缸體磨損等而產生雜質。
(3)油品本身產生雜質。磨煤機液壓油油溫較高,長期在高溫工況下運行會加快油泥的產生。
為減少液壓油系統(tǒng)中的雜質,該廠制定了針對性措施:
(1)升級磨煤機排渣系統(tǒng)。將原有磨煤機開放式排渣系統(tǒng)升級為密閉式排渣系統(tǒng),降低磨煤機排渣時揚塵對液壓油造成的污染;同時,提高磨煤機區(qū)域保潔要求,杜絕液壓油系統(tǒng)各裝置表面有臟污,保證區(qū)域衛(wèi)生情況達標。
(2)加裝磁性過濾器。針對磨煤機液壓缸磨損等產生的金屬雜質,可以在油箱內安裝磁性過濾器,對金屬雜質進行過濾,減少系統(tǒng)中的金屬雜質。
(3)改善磨煤機液壓油濾油系統(tǒng)。原有磨煤機液壓油系統(tǒng)過濾裝置僅為300 mL的雙桶過濾網,無法滿足磨煤機連續(xù)運行時液壓油的顆粒度要求,可加裝一套外置在線濾油器,增大過濾桶容量,并保證過濾器24 h連續(xù)運行,增加液壓油系統(tǒng)自清潔能力。
經過以上改進,該廠磨煤機液壓油系統(tǒng)出現故障的次數明顯減少。
[參考文獻]
[1] 張利平.液壓閥原理、使用與維護[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
[2] 王佩文.火力發(fā)電廠設備手冊[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8.
[3] 馬耀峰,孫兆勛.ZGM-95型磨煤機的運行特性淺析[J].寧夏電力嗎,2005(S1):1-2.
收稿日期:2020-07-14
作者簡介:曹佳赟(1987—),男,山西臨汾人,工程師,研究方向:火力發(fā)電廠設備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