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嵐
對于對性能和功能要求并不是很高的用戶來說,這些二手配件就是非常好的選擇了,其中不少產(chǎn)品完全可以滿足入門甚至主流需求。不過二手市場畢竟“水很深”,雖然我們之前已經(jīng)多次介紹過挑選原則和常見的注意事項,但世易時移,近期那些與本次換代潮有關的二手配件也有了一些新“坑”,我們還是在本文中更有針對性地了解一下吧。
這次升級主要是因處理器而起,那么被淘汰的舊處理器肯定是二手產(chǎn)品中的主力了。從目前的實際性能需求來看,第八代和第九代酷睿和奔騰處理器、第七代中端酷睿、第一代和第二代銳龍、銳龍核心的速龍?zhí)幚砥鳎▓D1)等都是還有數(shù)年生命力的產(chǎn)品。而更早的處理器產(chǎn)品因為使用的時間已經(jīng)過長,壽命堪憂,同時相關的周邊配件也已過時很長時間,難以買到且價格昂貴等,筆者并不推薦入手。
從性能上來說,奔騰、速龍和合顯卡的銳龍3處理器更適合一些最基本的入門應用,如低端學習/辦公/娛樂電腦、家庭網(wǎng)絡/存儲/多媒體服務器等。第八代、第九代的酷睿i3、第七代酷睿i5、銳龍3的性能則仍然可以滿足主流辦公、家用,甚至入門級游戲平臺的需求。
如果能買到近期的酷睿i5、i7或銳龍5、銳龍7的話,那么基本可以保證3A游戲流暢運行,或者很好地運行一些中高端辦公、設計應用。實際上即使是要求最高的游戲和消費級辦公、影音處理、設計軟件,對配置的要求也極少有超過第八代酷睿i7和第二代銳龍7的(圖2)。
由于這些處理器的配套主板等配件也大都過時了,沒有繼續(xù)升級的潛力,因此筆者不建議大家選擇全新產(chǎn)品,最好能直接購買包含主板,最好帶有散熱器、內(nèi)存等周邊配件的7套裝,總價應不比目前同等級處理器單價明顯更高。例如二手八代奔騰+H310主板的價格應在329元左右(目前第十代奔騰G5900的單價)或更低,依此類推。
近期二手處理器出現(xiàn)了兩個新問題。第一是在海外市場中,有不法分子利用換殼的方式制造了一批“假”處理器(圖3),內(nèi)部是低端型號或舊核心,它們可能會出現(xiàn)在二手市場上。這些產(chǎn)品一般只要上機就可以被識別,有些甚至從底部觸點就可以看出問題,例如應該使用LGA1151接口的i7-9700K處理器,觸點卻是側(cè)面帶有空白區(qū)的LGA1150(圖4)。
第二點則主要出現(xiàn)在第九代可超頻酷睿處理器上,它們的芯片與金屬外殼間采用了導熱能力更好的釬焊工藝,但長時間、大幅度超頻的壓力很可能會使得釬焊出現(xiàn)裂紋,影響導熱效果,進而造成晶體管損傷。所以如果購買第九代酷睿的可超頻版本,一定要通過識別軟件和拷機程序確認一下核心數(shù)量、緩存容量、最高頻率等是否正常。
要說值得選擇的主板,其實我們主要考慮與前文推薦的處理器相匹配就好,唯一的例外就是在購買二手銳龍時,如果有機會一定要選擇搭配B450主板。因為其二手價格與二手B350主板很接近,但未來有機會升級到更新的Zen3核心銳龍(第四代銳龍),而B350支持當前的第三代銳龍都很“勉強”,已經(jīng)不是AMD的推薦搭配(圖5),未來有很大可能會被徹底放棄,不會有面向下一代銳龍?zhí)幚砥鞯腂IOS了。
當然二手主板也有一些新問題,因為新的顯卡過于厚重而遮住了卡榫,很多線纜的接頭開始配置卡扣,這些都使得接口連接更加緊密,很多人在拆卸配件時稍不注意就會拉壞插槽和接口(圖6),因此在購買前和到手后都要重點檢查接口和插槽是否正常。
本次的平臺升級中并不包括內(nèi)存,不過因為第十代酷睿支持更高頻率的內(nèi)存,即將到來的第四代銳龍也可能繼續(xù)提升內(nèi)存頻率需求(圖7),所以也會有不少內(nèi)存進入二手市場。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我們同樣希望能和處理器一起購買到標準配置的內(nèi)存,不過希望不一定能成真,而且可能有些用戶希望借機收購一些內(nèi)存用來升級。
這里我們?nèi)匀灰⒁忸l率,最好能買到處理器的標配頻率內(nèi)存,例如仍在使用第九代及更早的酷睿i3,就可以購入一些本次升級被徹底“淘汰”的DDR4 2400內(nèi)存。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的是基于DDR4 2666的酷睿i5/i7處理器,也同樣可以考慮借著這次二手DDR4 2400“拋售”的機會低價入手,因為頻率差別不大,所以更大容量帶來的性能提升遠遠超過頻率略低帶來的影響。
由于新一代顯卡還得再等一段時間才會上市,所以也要再等一段時間才會有大量顯卡流入二手市場。好在下一代顯卡的設計重點、大致型號、性能規(guī)劃,甚至上市順序已經(jīng)有所泄露或者可以很容易地“猜”出來(圖8),所以二手用戶可以期待的顯卡也就可以談一談了。
首先是只玩休閑、主流游戲的玩家,筆者建議至少也應該考慮GTX 1650/1660和RX5500等千元左右價位的較新顯卡。問題是入門級顯卡在每一代顯卡的發(fā)布順序中總是排得非常靠后,所以指望二手市場很快出現(xiàn)大量GTX 16系列顯卡并不現(xiàn)實。不過要注意的是,性能達到這一檔次的并非只有較新的型號,GTX 10606G以上,特別是GTX 1070和RX Vega 56也是可以考慮的型號,而且因為這些用戶頂住了上一次升級的誘惑,很可能有足夠的資金直接升級到下一代中高端顯卡,所以相應的顯卡會更多、更早地被淘汰而進入二手市場。不過這些往日的中高端產(chǎn)品配置豪華(圖9),所以二手價格可能會較高,筆者個人認為可接受的價格應該不高于一手的GTX 1650~GTX1660 SUPER,當然這可能就要看大家的口才了。
對于考慮當前3A游戲甚至未來3A游戲的玩家,必須選擇擁有6GB以上,最好達到8GB的顯存和性能足夠強大的顯卡,有較流暢的光追特效則可當做加分項。最符合這些要求的是RTX 2060 SUPER及更高端的N卡,不過因為它們有著足可再戰(zhàn)幾年的能力,估計被直接升級投入二手市場的數(shù)量也不大。那么只能犧牲光追特效,考慮GTX 1080/1080 Ti、RXVega 64了,如果不開啟光追的話,預計在未來數(shù)年內(nèi),它們應該都能在全高清乃至2K分辨率下流暢運行最新3A大作。當然這些顯卡的問題同樣是曾經(jīng)高高在上,因此在二手市場中也難免顯得比較“高貴”,筆者給出的價格高限是一手GTX 1660 Ti的價格,大家可以根據(jù)情況靈活掌握。
其實每次平臺大規(guī)模升級,也免不了有些其他配件大量流入二手市場,例如本次就可能有不少SATA接口固態(tài)硬盤或中低速M.2固態(tài)硬盤、中等功率的電源、LGA 115x散熱器等,其中也有不少是殘留壽命較長、值得考慮的產(chǎn)品,大家可以根據(jù)需求來選擇。至于挑選原則和方式、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等都可以參考本刊2019年第16期的《“老兵”不滅PC舊貨指南》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