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軍政
摘 要: 對獼猴桃花腐病如”病原、發(fā)病、癥狀進行了詳細介紹,并針對性的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供種植者參考。
關鍵詞: 獼猴桃;花腐病;防治
文章編號:2096-8108(2020)04-0041-02? 中圖分類號:S663.4? 文獻標識碼:A
Control Measures of Blossom Blight of Kiwifruit
MENG Junzheng
(Zhouzh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Xian 710400, China)
Abstract: The pathogen, disease and symptoms of blossom blight of Kiwifruit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 and the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for reference.
Keywords: kiwifruit; blossom blight; control measure
花腐病容易造成獼猴桃花蕾、花冠和花柄的腐爛,輕者花器不能很好地發(fā)育和開放,重者花器腐爛脫落不能坐果,絕產絕收。去年在獼猴桃的花蕾期,出現(xiàn)了低溫多雨天氣,為花腐病的滋生侵染創(chuàng)造了條件,周至和眉縣產區(qū)的徐香、翠香和海沃德等獼猴桃品種出現(xiàn)了花柄嚴重腐爛,花蕾花冠萎蔫干枯脫落,花腐病特別嚴重的現(xiàn)象。及時預防花腐病,促進獼猴桃花器正常發(fā)育,提高果實產量是獼猴桃栽培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
1 花腐病的病原
多數(shù)文獻報道獼猴桃花腐病是由細菌侵染引起,首屆中國林業(yè)學術大會論文集(2005年),田呈明等的文章《陜西獼猴桃花腐病和葉圍微生物的初步研究》報道,獼猴桃花腐病的病原是復雜的,不一定是細菌,也許跟鈣質等元素的缺乏導致組織壞死有直接關系。說明獼猴桃花腐病可能是細菌性病害,也可能是營養(yǎng)缺乏引起的病害。
2 發(fā)病癥狀
獼猴桃花腐病4月下旬至5月初花蕾露白開始發(fā)病,5月上旬盛花期達到高峰。發(fā)病初期花蕾、萼片和花柄都可出現(xiàn)癥狀,病斑起初黃褐色,有微凹斑點,經過幾天侵染,花瓣變?yōu)槌赛S色至黃褐色,花瓣閉合或半開直到脫落,有個別花瓣即使開放也不能正常坐果。剝開花瓣花蕊,柱頭和子房變黑,擠壓有粘性。 按其癥狀可以分為3種類型:
1)柄腐型。病斑從花柄中部開始腐爛,向兩邊曼延,切斷了花蕾水分和養(yǎng)分供應,使花蕾干枯直至脫落。
2)花腐型。病斑從萼片和花瓣開始腐爛,向花內和花柄曼延,花蕾花冠萎縮干枯直至脫落。
3)柄花綜合型。病斑從花柄、萼片和花瓣同時開始腐爛,向花內漫延萎縮干枯直至脫落。
3 發(fā)病的原因
1)用感染花腐病的花粉授粉。有些果農對病原傳播的認識不足,在花粉的采集制作過程中將感染了花腐病的雄花花粉一并采集,用含有花粉病的花粉進行授粉使雌花感染花腐病;有些花粉生產企業(yè)沒有花粉生產基地,在花粉生產過程中從果農手中收購雄花,有些果農將感染了花腐病的雄花賣給花粉生產企業(yè),花粉生產企業(yè)生產的商品花粉攜帶有花腐病,果農在購買了商品花粉授粉以后雌花感染上花腐病。2)用感染花腐病的種子、接穗和苗木建園,促進了花腐病的傳播。3)摘除副花在花柄上造成傷口不能及時愈合,成為花腐病侵染的門戶,促進花腐病的感染傳播。4)低溫多雨加速花腐病傳播感染。去年周至、眉縣產區(qū)低溫持續(xù)時間較長,花蕾期的4月26-27日降水2 d,花期5月5-8日降水4 d使花期前后溫度降到10 ℃左右,花腐病又是一種低溫病害,靠雨水傳播,降雨低溫加速了花腐病的感染傳播。5)營養(yǎng)不良容易感染花腐病。樹勢較弱,營養(yǎng)不良,抵抗能力差容易感染花腐病。
4 花腐病的防治
4.1 農業(yè)措施
4.1.1 不用感染花腐病的雄花采集花粉
果農自制花粉和花粉生產企業(yè)生產商品花粉都不能使用感染花腐病的雄花生產花粉。要加強自律自我約束,加強檢驗檢疫,不使用、不收購感染花腐病的雄花采集花粉,絕對保證生產的花粉不帶花腐病,避免授粉時花腐病傳染給雌花。
4.1.2 不用感染花腐病的種子、接稼苗木育苗或建園
不用感染花腐病植株上的果實種子、接穗培育苗木,不用帶有花腐病的苗子建園,以防花腐病的傳播。
4.1.3 注意摘除副花的時間及其后的管理
摘除副花注意在天氣晴朗的上午進行,以便花柄上產生的傷口及時愈合,防止花腐病的侵染傳播。摘除以后及時噴藥保護花柄上造成的傷口,避免花腐病感染,減少花腐危害。及時撿拾發(fā)病的花蕾和花朵,帶出園外銷毀或深埋,減少園內病源數(shù)量。
4.1.4 加強肥水管理,多施有機肥
加強水肥管理,多施有機肥,避免樹勢虛旺。采果后9月至10月每667 m2施有機肥2 500 kg,生物菌肥400? kg,每株施鈣鎂磷肥1? kg、硼砂50~100 g;春季花蕾顯白前葉面噴施鈣硼速效肥料2~3次,增強細胞活力。硼砂隔年施1次,或次年減少施用量。 對掛果較少、營養(yǎng)枝粗壯的植株,在秋冬季施肥時斬斷部分主根,降低植株對水分和氮素吸收量,提高細胞質濃度和C/N比,提高花芽質量。
4.1.5 加強早園管理,改善園內通風透光條件
加強果園管理,改善園內通風透光條件,降低園內溫濕度,創(chuàng)造不利病害發(fā)生的環(huán)境條件,抑制花腐病的擴展蔓延。對于冬剪留條過多、架面比較郁閉的果園,要及時疏除過密的枝條,促進果園通風透光能力,降低田間濕度。易積水果園及時做好排水工作。
4.1.6 環(huán)剝
主干環(huán)剝應在開花前1個月進行,在距離地面30 cm的主干位置進行環(huán)剝,寬度1~2 cm,能有效降低花腐病感染率。環(huán)剝從試驗對照來看對樹勢沒有影響,能使葉部光合產物暫停向下輸送,集中供給花和果實,提高了對花腐病的抵抗力。
4.2 化學防治
花蕾期用2%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全園噴霧預防和防治。每7~10 d噴1次,可連噴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