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秋子
母親說,她還能勞動,用她的說法,還能“做生活”。母親從她媽媽那里繼承下來的“做生活”這個詞匯,我在別處還聽過類似的說法,比如說“做營生”。做這、做那、做活兒,除不開是為生活下些大力氣。
我能想象出來,母親怎么“做生活”。對于她,“做生活”不完全是通常說的干活兒。“做生活”,好像就是生活本身,就是伸展運動,比如去取點吃的東西,去做飯,去外面曬太陽,劈木柴,打炭、取炭,洗一把臉,澆一下花草,沏壺茶,倒掉廢水,剪枝、撫順葉片,不一而足。她理解的“做生活”,還包括思謀事情,國家大事、世界大事和個人的小事。也包括冥想,那是另外一些事情,形而上學(xué)那樣式兒的。還包括讀書、看報一類。她眼睛還算好的時候,為我父親念幾頁書,念幾版或幾段報,念幾條小信息,解釋一條或幾條電視里演示的事故;還有小孩子們領(lǐng)來別的小孩子們,七八個、十來個,趴滿她的一間或兩間平房寫作業(yè),在她鋪了干凈炕單的大炕上爬上翻下……“做生活”的內(nèi)容是繁多的,超出想象的復(fù)雜。而且她雙腿盤坐在那里唱蒙古族老歌時,也是那種“做生活”的感覺。
她說,有時候,一想點深刻的,到黑就睡不著了。
她靜默地待著,有人推門進(jìn)來——常有人說想她啦,來看一眼——問她:大娘(或者是嬸嬸、姨姨、大姐、老鄭),做什么呢?她只是笑,不答,因為“做生活呢”。能看見的,不用說。問的人,也不是就要問你做的是什么,他或是她,只是問好似的,進(jìn)了門,走過來,和她打聲招呼。后面只需默守時間,說多說少,意思互為通達(dá),各自心里照舊圓滿歡喜。
她拍拍身旁的空地兒,讓進(jìn)來的人坐下。情況好,能在地面來回走的話,她會慢慢挪動不方便的腿腳去取些好吃的,奶食、點心、糖、水果,干果里的杏仁、腰果、開心果一類,還有我們一回來就給父母剝出的瓜子仁,她想讓來的人吃,就著熱茶,慢慢品嘗。到了開飯時間,她說:“不要走,在這兒吃飯。”
除了正餐,平常母親吃一些奶制品和面包、點心,偶爾吃一點水果,想不起吃別的。因糖尿病并發(fā)癥導(dǎo)致失明的父親,喊她:“老鄭同志,有什么吃食,搜集一點來?!彼魭鎏欠稚俚臇|西遞給父親。然后,就等有人進(jìn)來,遞給他們。她臉上的表情,跟勞動帶給她的感覺沒有差別,安生、簡樸。她從這個房間進(jìn)到那個房間,就是為了給人們找吃的。我見她如此感覺著的時候比較多,老想問問她,你動的時候、或者不動的時候,怎么老是一副安寧、幸福的樣子?但一次也沒去詢問這種話。
央視的《半邊天》欄目主持人張越采訪我的專輯播出以后,有觀眾打電話問欄目組,那個誰,怎么會有幸福感,怎么會有那么多幸福感。不知道,就是感覺到幸福。我只說了意識到的東西。
平心而論,幸福感是我經(jīng)常能夠感覺到的,生活中我和我的家人,也許并不那么如意,但幸福感的確比較多地涌進(jìn)我心里。感覺幸福的渠道,一直存在著。
有一年,我回旗里,從車站往家走,遠(yuǎn)遠(yuǎn)地,見回家的路邊上,母親站著往車站方向看。我說:“呀,你知道我回來?”她說昨夜里夢見我回來。她高興得直笑,笑著、笑著,眼淚要出來。然后她說,嗨,回都回來了。又變成全是笑。
小孩四個月大時,我抱著小孩回到旗里。時值四月初,旗里剛下過一場大雪,孩子用棉被包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像棵加長了的大白菜。我斜抱著裹住孩子的大包袱,邁進(jìn)院子,剛繞過院里堆的雪山,就見母親向門外沖,她的身體撞到門框上,左邊、右邊,彈過來、彈回去,來來去去好幾趟,終于出了門,迎住我們娘兒倆,把孩子接下。
又是個春天。我們旗正刮特大黃毛風(fēng)和沙塵暴。我費了很大力氣才跨進(jìn)家門,一邊脫大衣抖沙土,一邊說:“看看,這叫什么春天?!蹦赣H說:“春天好?!蔽艺f:“好嗎?凈是沙子?!蹦赣H說:“春天好是真的。因為春天總刮風(fēng)沙就說它不好,是白長了人不長心。春天就是春天,就得刮風(fēng)起沙,翻出新底兒。”好吧,隨你。春天挺好。
母親這個人,有時候在常規(guī)里,有時候在常規(guī)外,不好把握她在哪種狀況里待的時間多一些。而且不知道什么時候,她突然地從這一種狀態(tài)轉(zhuǎn)換到另一種狀態(tài)。
我從歐洲的藝術(shù)節(jié)回來,去內(nèi)蒙古接了母親來北京住。她跟我聊天時說,她從沒有恨過一個人。
她說出這個話,我驚著了。
那天下班回來,我敘述了一點點在外面遇到的事情?,F(xiàn)在想不起那天遇到的是件什么事情,跟誰有關(guān)。但忘不了,當(dāng)時內(nèi)心郁結(jié),憤懣而悲傷。我們一起做了飯菜,吃過飯,放下筷子,之后,母親對我說了這句話。
這句話把我一下子打蒙、打成彎腰折背的塌秧形狀,打回了老家。緩過一口氣,我說:不能吧,怎么會,老太太。
她大不以為然?!皼]恨過?!彼终f了這樣的話。
她大概這樣理解:另一些愛、或者說更多的愛,是不需要緣故的——所以才這么講。
她怎么說就怎么是吧。我不想爭論。
不過,她能一輩子不恨一個人,還是感染了我。我動了心。
(摘自中國作家網(wǎng),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