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艷,袁聽,丁瑜琰,彭廣能
(1.重慶三峽職業(yè)學院,重慶 萬州 404000;2.回聲動物醫(yī)院,重慶 萬州 404000;3.四川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0)
小動物臨床骨折病例中,除四肢骨骨折外,髂骨骨折是常見的損傷之一。
病犬為博美犬,雄性,1歲,體重4.75 kg,其受碾壓傷,后肢無法站立。
2.1 臨床診斷 患犬精神不佳,后肢不能負重,無法站立,呈俯臥姿勢,右腿腫脹,其排尿正常,未見尿血,心音及呼吸音無明顯異常,體溫36.5 ℃,心率180 次/min。病犬后肢反射存在,痛覺缺失,肛周反射缺失。
2.2 實驗室診斷 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如表1,生化檢查結果如表2。
2.3 影像診斷 DR拍片顯示患犬左側薦髂關節(jié)脫位,右側髂骨體骨折,坐骨骨折,恥骨骨折,薦骨與第一尾椎脫位,軟組織嚴重損傷(如圖1,圖2所示)。硫酸鋇造影后發(fā)現(xiàn)病犬有特殊的會陰疝(如圖3,圖4所示)。
2.4 診斷結果 根據(jù)臨床癥狀及各項檢查,診斷該犬左側薦髂關節(jié)脫位,右側髂骨體骨折,坐骨骨折,恥骨骨折,薦骨與第一尾椎脫位,并發(fā)會陰疝。泌尿系統(tǒng)逆行性造影發(fā)現(xiàn)患犬膀胱與尿道無破損。
對病犬進行內固定的同時修復會陰疝。
表1 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
表2 生化檢查結果
圖1 術前骨盆側位圖
圖2 術前骨盆正位圖
圖3 胃腸硫酸鋇造影側位圖
圖4 胃腸硫酸鋇造影正位圖
3.1 術前準備 器械常規(guī)無菌處理,準備適合該犬的骨科器械包,對應的PRCL-5 mm骨板、螺釘、螺釘起子等。鎮(zhèn)靜選用乙酰丙嗪靜脈推注,鎮(zhèn)痛選用美洛昔康靜脈推注,丙泊酚進行誘導麻醉后用4.5 mm的氣管插管,接上異氟烷維持麻醉并實時監(jiān)測麻醉情況。
3.2 手術過程 術部消毒,臀后部做切口,切開皮膚發(fā)現(xiàn)患犬病部肌肉已撕裂,部分組織輕度壞死。將腸道送回腹腔后修復部分肌肉。繼續(xù)分離肌肉、骨骼,清理血凝塊,暴露術區(qū),見骨折的髂骨,用持骨鉗和復位鉗對右側髂骨骨折處進行復位,復位后用PRCL-5 mm 的骨板塑形,骨折線兩側各植入1個1.5 mm的皮質螺釘,頭側再植入1 個2.4 mm 的鎖定螺釘,尾側植入1 個2.4 mm的鎖定螺釘,隨后把骨折線兩側1.5 mm的皮質螺釘更換為2.4 mm 的鎖定螺釘。左側薦髂關節(jié)脫位處分離薦棘肌和臀中肌,復位髂骨與薦骨前薦骨選用1.8 mm鉆頭打螺孔,髂骨用2.4 mm鉆頭打螺孔,隨后選用2.4 mm螺釘以拉力螺釘方式進行復位。復位時避開神經、血管,打孔時助手用生理鹽水沖洗降溫,并用吸引器吸干水分,防止溫度過高和空腔積液。
圖5 術后骨盆側位圖
圖6 術后骨盆正位圖
會陰疝疝內容物主要為腸管,其腸管顏色、厚度均正常,遂常規(guī)閉合疝孔。最后用3-0 的PDO可吸收線對肌肉進行縫合,用3-0 PGA縫合皮下筋膜和皮膚。
術后患犬靜脈輸注廣譜抗生素,連用5 d,并給予罐頭補充營養(yǎng)。創(chuàng)傷導致該犬小便暫時性失禁,肛周反射缺失,大便失禁,其術后應嚴格籠養(yǎng),限制活動。術后1 周左右病犬腹部的瘀血好轉,術后第4 d 后肢能站立行走,第11 d 小便恢復正常,右后肢點地不著力,術后第20 d,后肢能運動,恢復良好。
發(fā)生嚴重車禍的犬只,要防止漏診或誤診,影像學檢查時需要多角度拍攝標準的X光片,同時胃腸造影防止漏診會陰疝。
手術前應對膀胱和尿道情況進行評估,以防膀胱或尿道破裂危及患犬性命。此外,手術存在引起并發(fā)癥的風險,因此術前術后均應進行尿檢。
該犬為小型犬,抗損傷能力較弱,骨質單薄。手術的關鍵是薦髂關節(jié)固定和髂骨體固定,術中采用了非典型拉力螺釘?shù)姆绞街踩肼葆敚@孔深度維持在60%以上,該深度正好在犬薦椎體容納范圍之內又不會過深,可防止損害椎內神經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