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她沒有子女,卻入選“全國百名優(yōu)秀母親”;
她沒有存款,卻在大山深處辦起一所免費高中。
她就是“云嶺楷模”“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十大女杰”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她參加縣里的婦代會,全體與會代表和縣領導得知她的病情,紛紛為她捐款,有人甚至把僅有的5元車費都捐了
張桂梅1957年出生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18歲那年,她支邊來到云南,先在一家林業(yè)企業(yè)做行政,后轉(zhuǎn)崗到林業(yè)子弟學校當老師。再后來,她考取師范學院,畢業(yè)后和丈夫一起到大理教書。
1996年丈夫不幸因病去世后,張桂梅申請調(diào)到了麗江市華坪縣華坪民族中學。華坪縣位于滇西高原,條件十分艱苦。沉浸在喪夫悲痛中的張桂梅,原想在大山里了此一生,但孩子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讓她漸漸擺脫了失去愛人的痛苦,重新振作起來,一心撲在了教學上。
民族中學有很多少數(shù)民族學生。有的學生家庭困難,冬天穿著破舊的塑料涼鞋上學。張桂梅看著心疼,節(jié)衣縮食資助了幾個貧困孩子。
1997年4月,張桂梅患了子宮肌瘤,腹部腫脹,醫(yī)生建議她立即住院做手術。但她不想給學校添麻煩,更怕耽誤畢業(yè)班考試,忍著病痛堅持工作,直到孩子們進了考場才去住院,手術中切下一個重達兩公斤的腫瘤。
但這次手術做得并不徹底,還需要進行二次手術,張桂梅卻因費用問題久久沒有去醫(yī)院。直到1998年她參加縣婦代會,全體代表和縣領導得知她的病情,紛紛為她捐款,有人甚至把僅有的5元車費都捐了。張桂梅感動得聲音哽咽:“我沒給縣里做什么,你們卻對我這么好?!被匦:?,她把全部捐款用來給學校架電,說“讓孩子們在亮堂堂的教室里讀書更重要”。
不久后的一天,張桂梅突然暈倒,被送進醫(yī)院急救,才進行了第二次手術。
經(jīng)歷兩次手術后的張桂梅,身體很虛弱,但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她在教學上仍全力以赴。她帶的班,考試成績在全縣總是名列前茅。1998年,張桂梅光榮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民族中學女生本來就少,上著上著還有人不來了。于是,張桂梅只身進山家訪。有個高三女孩,學習成績不錯。張桂梅趕到她家問她為什么不上了,女孩的媽媽說:“家里沒錢,她不上了,能省下錢給她弟到縣城補習?!睆埞鹈凡唤猓骸澳芑ㄥX給弟弟補習,為什么不讓姐姐讀完呢?”對方來了句:“女孩子讀書沒用!”張桂梅很是震驚。
當時張桂梅兼任華坪縣兒童福利院義務院長,她發(fā)現(xiàn)被遺棄的孩子也大都是女嬰。她意識到,山區(qū)重男輕女,婦女的素質(zhì)亟待提高。她暗暗發(fā)誓,無論如何也要讓女孩兒讀書,這是她們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
2002年,張桂梅開始籌建女子高中,她要建一所讓女孩免費入學的高中。大家都覺得她的想法太瘋狂,不可能成功。
女子高中開學第一學期,先后有9個老師辭職,學校面臨停辦。她的倔勁又上來了:“抗戰(zhàn)年代只要有一個黨員在,陣地就不會丟失,何況我們有6個!”
從2003年到2007年,張桂梅每年寒暑假都到城里募捐。盡管她帶著自己的教師資格證、優(yōu)秀教師榮譽證書和黨員證復印件,但仍被別人當成騙子:“戴著眼鏡,手腳利落,還出來騙錢?”前后5年,她籌集了不到2萬元錢。
2007年,張桂梅要參加全國黨代會,當?shù)卣o她發(fā)了一筆置裝費,她卻用這筆錢給學校配了電腦。在北京參會期間,有位女記者注意到了她,因為在排隊進入人民大會堂的時候,她穿的牛仔褲后面有個破洞——家訪時經(jīng)常在田間地頭席地而坐,她的褲子磨破了,但她一無所知。女記者采訪了她,聽她講完籌資辦學的夢想,感動得連夜寫了一篇報道,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
2008年9月,在社會各界支持下,一所免費女子高中——華坪女子高級中學落成,首批招生100名。所有學生的學費、服裝費、住宿費、書本資料費等全免,特別貧困的學生還可申請生活費補助。
學校只有一棟樓,沒有圍墻和大門,沒有專門的學生宿舍,學生晚上就住在由教室改造而成的簡易宿舍里;也沒有廁所,師生如廁要到鄰近的民族中學。
為保障學生安全,夜里學生上廁所時由一名男老師和一名女老師護送;同時學校安排男老師在教學樓的樓梯間搭起木板床,輪流值守;張桂梅夜里更是跟學生睡在一起。
幾乎沒有入學門檻,學生基礎薄弱,有的孩子上課聽不懂,家長意見很大:“課都聽不懂,怎么學得會?女孩子家浪費那個時間有啥用?還不如回家干幾年活早點嫁人?!?/p>
第一學期沒結(jié)束,就走了6個孩子。張桂梅急得不行,一邊給學生上課,一邊抽時間走訪失學學生,做學生家長的思想工作。一番努力,她勸回兩個孩子。她給學生們打氣:“不要灰心,咱們一個字一個字地學,也要上完高中?!?/p>
同時,張桂梅給全體老師鼓勁:“一定要把孩子們的成績搞上去,最少讓她們考上二本?!庇械睦蠋熡X得她的想法簡直是天方夜譚——辦學條件差,學生基礎差,有的孩子不可能考上二本!加上工資待遇低,沒多久,就有9個老師扛不住壓力先后辭職。老師越來越少,最后加上張桂梅只剩8個人,學校面臨解散,各種質(zhì)疑也鋪天蓋地而來??h里決定將女子高中的學生安排到其他學校,承諾繼續(xù)免學費。但在張桂梅看來,這就意味著她的夢想破滅,意味著山區(qū)女孩兒失去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她不甘心。整理交接資料時,她發(fā)現(xiàn)剩下的老師里連她在內(nèi)有6名黨員,她頓時眼前一亮,倔勁又上來了:抗戰(zhàn)年代只要有一個黨員在,陣地就不會丟失,何況我們有6個!她隨即在教學樓的墻壁上畫了一面黨旗,把入黨誓詞寫在墻上,帶著其他5名黨員重溫入黨誓詞。誓詞還沒讀完,幾位老師已激動得哭了……
從那以后,剩下的老師每人都身兼多職,忘我地工作。每天早上5點起床,夜里12點后休息,3分鐘之內(nèi)從教室趕到食堂,吃飯不超過10分鐘……人手不夠,只能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學生們則拼命刷題。為了高考,大家都拼了。2011年,第一屆華坪女高96名畢業(yè)生,有69名考上了本科。
長時間高強度工作,讓身體羸弱的張桂梅患上了骨瘤、血管瘤、肺氣腫等多種疾病。同事勸她去檢查治療,她一口回絕:“不浪費那個時間,能干活就不怕。”但她已經(jīng)無力站在講臺上授課。盡管如此,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手抓著樓梯扶手艱難地從一樓爬到四樓,把每一層樓道的電燈摁亮,開啟一天的工作。她說:“女孩兒膽小,把燈提前打開,她們來晨讀會感覺更安全、更踏實?!?/p>
張桂梅對學生要求很嚴,堅持每天給學生叫早。因為身體越來越差,無力喊出很大聲音,她就提著一個小喇叭喊學生起床、早操、自習。她笑稱學生背地里稱她“魔鬼”,但她不怨學生:“孩子們基礎差,嚴格督促她們是想讓她們好好學習,考上大學,走出大山。”平時她對老師、學生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抓緊唄!”
截至2020年,已有1804名基礎薄弱的山區(qū)女孩從華坪中學畢業(yè),考入全國各地高校。從2011年起,華坪女高連續(xù)10年高考綜合上線率100%,一本上線率從首屆的略高于4%,上升到2020年的44%,居麗江市前列。但年逾花甲的張桂梅對已有成績并不滿意,她希望她的學生都能上一本,甚至清華、北大。
為了不增加家長負擔,華坪女高至今沒有開過家長會,家訪是張桂梅的一項重要工作。她走過的家訪路已超過5萬公里。徒步家訪的路上,她因患有嚴重骨質(zhì)疏松癥,摔斷過兩根肋骨。
幾次病重入院,她都跟縣領導申請預支她的個人喪葬費,她想親眼看到這筆錢花在學生身上
2020年6月29日,赴昆明領罷由云南省委宣傳部頒發(fā)的“云嶺楷?!豹?,張桂梅匆忙趕回學校陪考。她對這一屆畢業(yè)生特別放心不下。疫情期間,早8點到晚11點的網(wǎng)課,因山區(qū)網(wǎng)絡信號不穩(wěn)定,張桂梅沒少操心。她再三和授課老師商量,如何把線上課做得更好。老師講課時,她坐在空蕩蕩的教室門口陪著。由于不能長時間久坐,她就在教室門口支張床躺著聽。教學樓晚上熄燈,只有講課的樓層亮燈,她靜靜地躺著,聽到學生認真回答問題,老師滿意地表揚學生,她的心才覺得安穩(wěn)。直到老師下課,熄了最后一盞燈,她才放心去睡。
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首屆畢業(yè)生周云麗,2011年考取了云南師范大學。畢業(yè)后知道母校缺老師,她毫不猶豫地回來了,決心像張媽媽一樣做個好老師。張桂梅始終堅信,改變一個學生的命運,就是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周云麗對此有切身體會。當年她和妹妹都考上了高中,家里無力供養(yǎng)。是張媽媽上門帶她們來到華坪女高,她才有了今天。如今,她和妹妹都從師范院校畢業(yè),做了老師。
張桂梅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佳最美鄉(xiāng)村教師”等榮譽。她把全部獎金和大部分工資都捐給了教育事業(yè),合計超過100萬元。她沒有自己的家,每天晚上睡在女生宿舍,而且堅持睡在最靠近門口的位置:“萬一有什么情況,我能第一時間為孩子們擋點風險?!?/p>
若問此生何所寄,唯愿桃李盡芬芳!張桂梅希望將更多的山里女孩培養(yǎng)成知性、體面、有夢想的現(xiàn)代女性。
如今張桂梅還在想辦法籌錢,想把學校建設得更好。幾次病重入院,她甚至申請預支她的個人喪葬費,想親眼看到這筆錢花在學生身上。而對自己的身后事,她考慮得很簡單:“死后,燒了,把骨灰撒到金沙江就行?!?/p>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