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桂明,王玉霞,王 衛(wèi),唐素芳
(天津市藥品檢驗研究院,天津 300070)
匹多莫德(pidotimod)是一種化學合成的免疫調(diào)節(jié)劑,結構類似于二肽,是一種具有口服生物活性的免疫促進劑,具有抗病毒、抗感染、抗氧化性及抗刺激性等特點,既能促進特異性免疫反應,又能促進非特異性反應,從而發(fā)揮顯著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1]。臨床上主要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急慢性感染和反復發(fā)作感染的治療,如用于反復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的治療等,同時也可作為急性感染時抗菌藥物治療的輔助用藥[2]。匹多莫德目前在國內(nèi)外藥典中均未收載,在新藥轉正標準[3]中也未對其特異性雜質(zhì)進行測定的方法。筆者采用HPLC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對照法對匹多莫德原料藥中的4種有關物質(zhì)同時進行測定,可有效地檢測其特定雜質(zhì)(基本信息見表1),方法靈敏、準確,結果可靠。
表1 匹多莫德原料藥有關物質(zhì)基本信息
1.1 儀器 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譜儀,包括二極管陣列紫外檢測器、Open-lab CDS色譜工作站;METTLER XS205電子天平;Kromasil 100-5-C18(250 mm×4.6 mm,5 μm)色譜柱。
1.2 試藥劑 匹多莫德原料(批號Z140907、Z140908、Z150102);L-噻唑烷-4-羧酸對照品由EUTICAL S.p.A公司提供(批號 08/0701,純度:99.5%);L-焦谷氨酸對照品由EUTICAL S.p.A公司提供(批號1371943,純度:100.1%);雜質(zhì)Ⅰ對照品由TorontoResearch Chemicals公司提供(批號4-YKZ-93-1,純度:98%);雜質(zhì)Ⅱ對照品由Toronto Research Chemicals公司提供(批號1-AJK-66-1,純度:98%);匹多莫德為中檢院對照品(批號100588-201402,純度:99.9%)。甲醇和異丙醇均為色譜純(天津市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磷酸二氫鈉為分析純(阿拉丁化學試劑),水為純化水。
2.1 色譜條件 采用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譜儀,Kromasil 100-5-C18(250 mm ×4.6 mm,5 μm)色譜柱;流動相為0.01 mol/L磷酸二氫鈉溶液(磷酸調(diào)節(jié)pH值至 2.50 ± 0.05)-甲醇-異丙醇(97∶2∶1),流速為1.0 ml/min;檢測波長為 210 nm,柱溫:25 ℃,進樣量:10 μl。
2.2 溶液的制備
2.2.1 供試品溶液 精密稱取匹多莫德原料25 mg,置50 ml量瓶中,加流動相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2.2.2 對照品溶液 精密稱取L-噻唑烷-4-羧酸、L-焦谷氨酸、雜質(zhì)Ⅰ、雜質(zhì)Ⅱ和匹多莫德對照品各10 mg,置20 ml量瓶中,加流動相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對照品儲備液,精密量取1 ml,置100 ml量瓶中,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2.2.3 雜質(zhì)對照品溶液 精密稱取L-噻唑烷-4-羧酸、L-焦谷氨酸、雜質(zhì)Ⅰ、雜質(zhì)Ⅱ對照品各10 mg,分別置同一100 ml量瓶中,加流動相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2.3 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精密稱取L-噻唑烷-4-羧酸、L-焦谷氨酸、雜質(zhì)Ⅰ和雜質(zhì)Ⅱ對照品各10 mg,分別置同一20 ml量瓶中,加流動相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雜質(zhì)對照品貯備液。精密稱取匹多莫德原料藥50 mg,置100 ml量瓶中,加流動相適量使溶解,精密加入雜質(zhì)對照品貯備液1 ml,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溶液,精密量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理論板數(shù)按匹多莫德峰計算不低于3 000,匹多莫德峰與相鄰雜質(zhì)峰之間的分離度應符合要求。見圖1。
圖1 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HPLC圖
2.4 專屬性試驗
2.4.1 空白溶劑 精密量取溶劑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空白溶劑無干擾。
2.4.2 酸破壞試驗 取匹多莫德原料約10 mg,置20 ml量瓶中,加4 mol/L鹽酸溶液2 ml溶解后,室溫放置4 h,用4 mol/L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至中性,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
2.4.3 堿破壞試驗 取本品約10 mg,置20 ml量瓶中,加1 mol/L氫氧化鈉溶液1 ml,室溫放置3 h,用1 mol/L鹽酸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至中性,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
2.4.4 氧化破壞試驗 取本品約10 mg,置20 ml量瓶中,加流動相約5 ml使溶解后,加3%過氧化氫溶液1 ml,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室溫放置2 h。精密量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
2.4.5 高溫破壞試驗 取本品約10 mg,置20 ml量瓶中,加適量流動相溶解,水浴加熱4 h,放冷至室溫,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
2.4.6 光照破壞試驗 取本品約10 mg,置20 ml量瓶中,用流動相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日光下放置2周。精密量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
結果表明,匹多莫德原料藥經(jīng)酸破壞、堿破壞、氧化破壞、高溫破壞和光照破壞后,各雜質(zhì)峰之間及與主成分峰均能完全分離。見圖2。
圖2 空白溶劑(A)酸破壞(B)堿破壞(C)氧化破壞(D)高溫破壞(E)光照破壞(F)高效液相色譜圖
2.5 線性關系考查 精密量取“2.2.2”項下對照品儲備液適量,用流動相逐步稀釋使成梯度濃度,分別精密量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以濃度為橫坐標(X),以相對應的峰面積為縱坐標(Y),分別進行線性回歸,并以方程斜率(K)計算校正因子,匹多莫德及各雜質(zhì)的回歸方程和校正因子見表2。
表2 匹多莫德及各雜質(zhì)的回歸方程和校正因子
2.6 定量限和檢測限考查 精密量取“2.2.2”項下對照品溶液適量,采取逐步稀釋法測定,記錄色譜圖。以信噪比(S/N)為 10∶1計算定量限,以信噪比(S/N)為3∶1計算檢測限。L-噻唑烷-4-羧酸、L-焦谷氨酸、雜質(zhì)Ⅰ、雜質(zhì)Ⅱ和匹多莫德的定量限分別為3.0、2.4、1.7、5.0和0.8 ng,檢測限分別為 0.9、0.6、0.6、2.0 和 0.3 ng。
2.7 精密度試驗 取“2.2.2”項下的對照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重復進樣6次,記錄峰面積。L-噻唑烷-4-羧酸、L-焦谷氨酸、雜質(zhì)Ⅰ、雜質(zhì)Ⅱ和匹多莫德峰面積的 RSD分別為 0.3%、0.7%、1.3%、0.3%和0.2%,表明色譜系統(tǒng)精密度良好。
2.8 穩(wěn)定性試驗 取“2.2.1”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分別于室溫條件下放置0、4、8、12和24 h后取樣測定,記錄色譜圖。結果表明,隨著放置時間延長,L-焦谷氨酸、雜質(zhì)Ⅰ均有增長的趨勢,其中雜質(zhì)Ⅰ顯著增長。故供試品溶液須臨用新制。
2.9 重復性試驗 按“2.2.1”項下的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共6份,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L-噻唑烷-4-羧酸、L-焦谷氨酸、雜質(zhì)Ⅱ均未檢出,雜質(zhì)Ⅰ峰面積的RSD為0.89%,表明本方法重復性良好。
2.10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已知各雜質(zhì)含量的匹多莫德原料藥(批號Z140907)50 mg,共6份,分別置100 ml量瓶中,加流動相適量使溶解,分別精密加入“2.2.3”項下雜質(zhì)對照品溶液1 ml,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記錄峰面積并計算加樣回收率,結果L-噻唑烷-4-羧酸平均回收率為100.1%,RSD為1.6%;L-焦谷氨酸平均回收率為101.0%,RSD為0.8%;雜質(zhì)Ⅰ平均回收率為99.4%,RSD為0.9%;雜質(zhì)Ⅱ平均回收率為101.4%,RSD為1.7%。見表3-表6。
表3 L-噻唑烷-4-羧酸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n=6)
表4 L-焦谷氨酸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n=6)
表5 雜質(zhì)Ⅰ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n=6)
表6 雜質(zhì)Ⅱ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n=6)
2.11 樣品中有關物質(zhì)測定 取匹多莫德原料藥3批,按“2.2.1”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記錄峰面積,并按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對照法計算各雜質(zhì)的含量。經(jīng)對3批樣品測定,結果見表7。
表7 匹多莫德原料藥中有關物質(zhì)測定結果
3.1 色譜柱品牌的選擇 筆者在前期試驗中選擇較常用的 phenomenex Luna C18(250 mm × 4.6 mm,5 μm)和Agilent C18(250 nm×4.6 mm,5 μm)色譜柱分別測定樣品,匹多莫德峰與相鄰雜質(zhì)峰分離度均小于1.5,不符合《中國藥典》要求。而采用Kromasil 100-5-C18(250 mm× 4.6 mm,5 μm)色譜柱測定樣品時,匹多莫德峰與相鄰雜質(zhì)峰分離度大于2.0,滿足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的要求。
3.2 流動相pH值的影響 在流動相的篩選優(yōu)化時發(fā)現(xiàn),流動相的pH值對匹多莫德與各雜質(zhì)的分離度影響很大。當pH值<2.45時,L-噻唑烷-4-羧酸與相鄰溶劑峰分離度欠佳;當pH值>2.55時,匹多莫德峰與相鄰雜質(zhì)峰不能完全分離。因此,試驗應嚴格控制流動相pH值在2.50±0.05的范圍內(nèi)。
3.3 各雜質(zhì)限度的擬定 根據(jù)ICH指導原則,結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的雜質(zhì)限度,擬定匹多莫德的雜質(zhì)限度為:L-噻唑烷-4-羧酸、L-焦谷氨酸、雜質(zhì)Ⅰ和雜質(zhì)Ⅱ均不得過0.2%,雜質(zhì)總量不得過0.5%。
綜上所述,采用筆者建立的HPLC-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對照法測定匹多莫德原料藥中的4種有關物質(zhì)靈敏、準確、可靠,可有效控制匹多莫德原料藥的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