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產學研互動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
        ——特定組織氛圍的調節(jié)作用研究

        2020-09-18 11:27:30吳志平虞紅霞王啟亮
        三明學院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科技成果科技研究

        吳志平,虞紅霞,王啟亮

        (1.宜春學院 政法學院,江西 宜春 336000;2.浙江師范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4)

        在產學研合作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同時,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的問題長期以來沒有得到有效解決[1]。究其根源,關鍵在于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技研發(fā)以政府財政投入為主,研究方向選擇是科研人員根據其對科技發(fā)展趨勢及世界科技競爭態(tài)勢的判斷來確定,沒有主動去考慮企業(yè)等熟悉市場需求的主體的意見,沒有真正形成以需求為導向的研發(fā)模式,造成其技術研發(fā)活動在立項階段就可能與市場需求脫節(jié)[2]??萍佳邪l(fā)與市場需求的脫節(jié),令科技與經濟成了難以粘合的“兩張皮”,而要掃清這一從科研到市場的障礙,離不開企業(yè)與高校和科研機構之間的良性互動。產學研互動不僅有利于高校和科研機構科研人員轉變思維,在鉆研世界前沿科技的同時,充分考慮市場導向和企業(yè)需求,讓相關研究自立項之日起便與市場導向、企業(yè)需求形成天然勾連,為后期成果轉化從源頭上掃清障礙,而且有助于企業(yè)在產學研合作中發(fā)揮更為重要的“主體價值”,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有效的互動機制,在向高校和科研機構表達科技訴求的同時,也為科研人員提供切實可行的成果轉化路徑,并借助熟悉市場需求的優(yōu)勢,與科研人員協(xié)同攻關,將成果轉化為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回歸以往文獻,國內外學者已探討了個人因素、組織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對產學研互動的影響,但這些研究尚未有效說明產學研在科技研發(fā)與成果轉化過程中的互動關系。另外,雖然部分學者從科技供需矛盾的實際出發(fā),對產學研互動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影響進行了相應探索,并得出一些有益的研究結論,但現有研究多以理論分析為主,定量分析顯得頗為不足,尤其是產學研互動如何影響科技成果轉化績效還缺乏更為細致的解釋。同時,根據情景依賴觀點,產學研互動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關系研究不應忽視組織成員的行為認知問題,因為產學研是完全不同的系統(tǒng)組織,他們擁有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實踐經驗、不同的競爭機制和思維模式,其組織成員的行為認知亦不相同,致使產學研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進而弱化了產學研互動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作用效果[4]。組織中共享的行為認知可描述為特定組織氛圍,它是基于組織和管理者們對特定現象和行為的關注而產生的,是一般組織氛圍在特定現象和行為上的體現[5]??梢姡囟ńM織氛圍可能是影響產學研互動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關系的關鍵因素。然而,在這樣的特定組織氛圍情景下,產學研互動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作用效果是如何變化的,當前研究對這一問題的關注也比較有限。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在產學研合作、特定組織氛圍等相關理論指導的基礎上,從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主體即企業(yè)層面,探討產學研互動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影響,并引入特定組織氛圍調節(jié)變量,展現了在不同特定組織氛圍情景下,產學研互動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影響效果的動態(tài)變化,在理論上形成產學研互動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影響研究的完整體系框架。同時,通過杭州地區(qū)217家科技型企業(yè)調研所得的樣本數據,對研究假設逐一進行檢驗,以進一步豐富和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理論,并為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實踐提供具體指導。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產學研互動是產學研合作深入發(fā)展的表現形式,主要體現為合作各方為完成任務目標而進行的知識、資源、行為方面的交互作用。在產學研互動的構成方面,國內外學者進行了諸多探討。但從資源基礎理論和組織行為理論的角度來看,國內學者陳勁等基于“互惠知識分享、資源優(yōu)化配置和行動最優(yōu)同步”的分類框架具有較強的實踐指導意義[6],因為企業(yè)與高校、科研機構是完全不同的異質性組織,要想增強合作方之間的互動強度必須具備這三個方面的基礎。故而,本文將從互惠知識分享、資源優(yōu)化配置、行動最優(yōu)同步等三個維度對產學研互動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影響進行討論,并考察特定組織氛圍對兩者之間關系的影響。

        1.1 互惠知識分享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

        知識分享可以看作是突破知識所有者之間的壁壘,實現知識在一定范圍內的自有流動,它對知識創(chuàng)造和知識運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7]。知識分為學術知識和經驗知識,學術知識強調普遍有用,而經驗知識強調能夠直接應用于具體情境,具有很強的時空聚焦性。陳勁等研究認為,學術知識是理解和應用經驗知識的基礎,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不僅注重知識的開發(fā)和創(chuàng)造,更強調知識的靈活應用和價值轉換[6]。產學研各自擁有獨特的知識優(yōu)勢,大學及科研機構作為知識的生產者和提供者,擁有眾多具有豐富知識底蘊的教學和科研隊伍,而企業(yè)作為知識的應用者和需求者,擁有經驗豐富的一線工程技術人員和詳實的數據資料,但產學研各自在某些發(fā)展方面所必需的知識又尚顯不足。

        本質上來講,產學研合作就是充分利用企業(yè)、大學、科研機構等創(chuàng)新主體的各自優(yōu)勢,將經濟發(fā)展、知識生產和知識運用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知識資源分享和優(yōu)勢互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以實現各合作方的互利共贏[8]。通過知識分享,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機構不僅能從企業(yè)那里獲取研發(fā)資金和經驗知識,而且還可以通過應用實踐將科技成果轉變?yōu)橥苿悠髽I(yè)發(fā)展的切實力量,縮短了科技成果轉化周期;另一方面,企業(yè)也能從高校和科研機構那里獲取智力知識、人力資本和信息技術等,以推進前期基礎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挑選優(yōu)質項目進入企業(yè)研發(fā)部門進行深層次的應用研究,縮短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fā)進程,提高了科技成果轉化績效。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1:互惠知識分享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具有積極影響。

        1.2 資源優(yōu)化配置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

        資源優(yōu)化配置是指能夠帶來高效率的資源使用,它主要包括資源配置結構和資源配置方式兩個方面的優(yōu)化。白春禮研究認為,多年來我國一直存在著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不力、不順、不暢的痼疾。在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fā)兩個階段,科技成果轉化不暢具體體現為科學研究孕育技術突破的能力不強,具有轉化價值的技術開發(fā)成果比例不高[2]。雖然以上這兩個方面問題的根源不同,但都與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資源配置結構和配置方式密切相關。從資源配置結構來看,我國科學研究孕育技術突破能力不強,主要原因在于對高校和科研機構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不夠。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投入總量逐年增長,但基礎研究投入不高,占全社會總研發(fā)投入的比例約5%左右,而大部分科技發(fā)達國家平均約為20%左右。從資源配置方式來看,我國具有轉化價值的技術開發(fā)成果比例不高,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和科研機構技術研發(fā)機構的資源配置方式相對封閉。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和科研機構技術研發(fā)和企業(yè)生產體系相對獨立。政府資助的技術研發(fā)機構以財政投入為主,成果評價主要由科技人員認定,成果鑒定結果又與技術研發(fā)單位的資源配置密切相關,這就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資源配置模式[2]。“十二五”以來,圍繞資源配置、計劃管理改革、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中央和地方聯(lián)合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建立財政政策引導、社會參與的科技創(chuàng)新投入機制,科技資源配置方式發(fā)生了重大變化。2015年,我國1466所高等學??萍冀涃M投入1356.1億元,其中,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委托經費413.7億元,比2010年增加了29.7%;技術轉讓合同8617項,合同金額54.0億元,比2010年增加了62.2%;承接高等學校技術轉讓合同的所有企業(yè)當年新產品開發(fā)實際收入23.4億元,比2010年增加了12.5%。從這個角度來看,調整科技資源配置方式,建立財政政策引導、社會參與的科技創(chuàng)新投入機制的帶動和放大效應正在凸顯?;谝陨戏治觯疚奶岢鋈缦录僭O:

        H2:資源優(yōu)化配置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具有積極影響。

        1.3 行動最優(yōu)同步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

        科技成果轉化主要涉及科技研發(fā)、成果轉化及其產業(yè)化三個階段。在科技研發(fā)階段,我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研究方向選擇是科研人員根據其對科技發(fā)展趨勢及世界科技競爭態(tài)勢的判斷來確定,沒有主動去考慮企業(yè)等熟悉市場需求的主體的意見,結果是雖然每年都產生大量的科技成果,但真正具有轉化價值的科技成果比例不高[2]。在成果轉化階段,相對于高校和科研機構成果供給的一端而言,我國企業(yè)當前研發(fā)投入強度低,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相對較弱,承接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強。在成果產業(yè)化階段,我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科技成果相當一部分還是實驗室成果,實現產業(yè)化還需要繼續(xù)投入研發(fā)經費進行中試來提高成果的成熟度,但由于高校和科研機構自身中試熟化條件有限,而企業(yè)對尚未完成產品化開發(fā)的成果投資意愿又較低,導致科技成果在向市場轉化的過程中存在投入缺位的問題。正如陳勁等所言,我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在科技研發(fā)的過程中只重視科技成果的生產,但沒有重視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yè)化,在產學研三方合作的過程中忽視了行為的最優(yōu)同步化[6]。為了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需要不斷加強上下游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同步協(xié)同。(1)科技研發(fā)與成果轉化同步協(xié)同。一方面,要將科技成果的產生與轉化并重,提高研發(fā)活動的針對性,確??萍汲晒┙o從頂層和源頭上更加符合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現實需要;另一方面,要準確把握科技成果轉化規(guī)律,突出企業(yè)成為成果轉化的應用主體,支持企業(yè)聯(lián)合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服務中介機構,共同組建科技成果轉化實體,開展科技成果的發(fā)現、評價、培育和推進等工作。(2)成果轉化與產業(yè)化同步協(xié)同。目前,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呈現出新特點,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fā)到產業(yè)化,各個環(huán)節(jié)產生的成果都可能實現轉化,有些領域在實驗室里即可誕生產品。因此,除了要將科技研發(fā)與成果轉化并舉外,還需要將成果轉化政策與產業(yè)政策對接,盡快把科技成果轉化現實生產力。(3)科技研發(fā)與產業(yè)化同步協(xié)同。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機構要以科技創(chuàng)新為根本,不僅要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還需要根據技術的市場需求進行科研活動,為產業(yè)化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9];另一方面,強調企業(yè)成為高校和科研機構研發(fā)投入和研發(fā)組織的主體,將科技成果產業(yè)化收益反哺科研,進一步促進科研活動的順利開展?;谝陨戏治?,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3:行動最優(yōu)同步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具有積極影響。

        1.4 特定組織氛圍的調節(jié)作用

        組織氛圍是指組織成員對所體驗到的事件、政策、實踐和過程,以及對被獎勵、支持和期望行為的共同認知,按照關注對象的不同可將其分為一般組織氛圍和特定組織氛圍[10]。特定組織氛圍是基于組織和管理者們對特定現象和行為的關注而產生的,是一般組織氛圍在特定現象和行為上的具體體現,與一般組織氛圍的區(qū)別在于組織成員共同感知的對象從組織內的一般政策、程序和實踐轉移到特定現象和行為[5]。目前,特定組織氛圍已成為組織氛圍研究領域的熱點,尤其近些年來,對不同特定組織氛圍間相互作用及其對結果變量的作用研究,日益引起學者們的關注。

        特定組織氛圍是影響科技成果轉化績效最為重要的調節(jié)變量。一定程度上,我們認為產學研互動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影響必須兼顧其所面臨的領導氛圍、創(chuàng)新氛圍等特定組織氛圍。在這里,領導氛圍是指組織成員對領導者為其提供的工作任務的指導和支持的共同感知[11];創(chuàng)新氛圍是指組織成員對與激勵創(chuàng)新的政策、程序和行為等相關環(huán)境因素的共同感知[12]。溫琳等研究認為,解決高校和科研機構科研與成果轉化之間的平衡與互動問題,應通過選拔能夠協(xié)調科技研發(fā)和成果轉化的領導人員、設立專門負責科技成果轉化的部門,促進科研與成果轉化協(xié)調發(fā)展[13]。張樹滿等研究認為,通過對科技創(chuàng)新鏈各環(huán)節(jié)實行股權激勵制度,有助于推動科技成果轉化[9]。以上理論認知與實踐基本相符。在實踐中,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無論是企業(yè)還是高校和科研機構都非常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對經濟和社會的推動作用,先后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進一步簡政放權、優(yōu)化科技成果轉化流程、激發(fā)科技人員創(chuàng)新活力等舉措,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營造良好的特定組織氛圍?;谝陨戏治?,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4:特定組織氛圍對產學研互動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間關系有正向調節(jié)作用。

        H4a:特定組織氛圍對互惠知識分享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間關系有正向調節(jié)作用。

        H4b:特定組織氛圍對資源優(yōu)化配置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間關系有正向調節(jié)作用。

        H4c:特定組織氛圍對行動最優(yōu)同步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間關系有正向調節(jié)作用。

        2 研究設計

        2.1 樣本選取與數據收集

        論文理論模型

        科技型企業(yè)是高校和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渠道。本文的研究樣本主要來自杭州地區(qū)的科技型企業(yè)。近年來,杭州的高速發(fā)展是有目共睹的。雖然杭州的GDP不高,只排在全國第十,然而按照目前的發(fā)展速度,杭州很快就能超越成都武漢位列全國第八。杭州的GDP主要是科技企業(yè)帶來的,特別是杭州濱江區(qū)匯集了大量的高新科技企業(yè),也是信息化、市場化、全球化進程較快的地區(qū),面對高度競爭、變化激烈以及技術進步不斷加快的經營環(huán)境,這一地區(qū)的科技型企業(yè)必須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較其他地區(qū)的企業(yè)有更好的表現,方能求得生存與發(fā)展。

        從2018年6月至8月,本文共發(fā)放問卷800份,回收問卷369份,回收率為46.1%,其中,有效問卷217份,有效率為58.8%。調查問卷的發(fā)放主要采用以下三種方式進行:①利用企業(yè)調研、個人及親友的關系網絡進行問卷發(fā)放;②根據企業(yè)黃頁提供的聯(lián)系方式與企業(yè)取得聯(lián)系,經對方認可后采取電子郵件或上門拜訪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③在部分高校在杭州地區(qū)開辦的MBA學員、工程碩士和高級管理人員培訓班的課堂上發(fā)放,請被調查者現場填答和回收。

        2.2 變量的定義與測量

        調查問卷中,產學研互動的指標體系直接借用國內學者陳勁等[6]對產學研互動結構維度分類的基礎上,并根據預調研的結果修正而成,包括互惠知識分享(RKS)、資源優(yōu)化配置(OAR)和行動最優(yōu)同步(OSA)三個方面,共有17個題項;特定組織氛圍的量表來源于Schneide[5]r、Chen等[11]、Van等[12]、王晨曦等[14]的研究,包括領導氛圍(LC)、創(chuàng)新氛圍(IC)兩個方面,共有7個題項;科技成果轉化績效(TPSTA)的量表來源于閻為民等的研究,[15]包括技術市場成交額、新產品銷售收入、新產品產值、新產品項目數四個方面,共有4個題項。

        本文還考慮了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影響較大的幾個常用控制變量,包括企業(yè)年齡(EA)、企業(yè)規(guī)模(ES)、企業(yè)類型(EC)、行業(yè)競爭程度(LCI)、行業(yè)發(fā)展程度(LDI)等五個方面。雖然這些變量不是本文的研究重點,但其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可能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文所選取的控制變量具體如下:①企業(yè)年齡,采用企業(yè)的成立時間與2015年之間的年數差額來測量;②企業(yè)規(guī)模,采用企業(yè)員工人數的自然對數進行測量;③企業(yè)類型,采用分類變量來測量,“1”代表國有企業(yè),“0”代表其他企業(yè);④行業(yè)競爭程度,采用Likert5點量表進行衡量,“1”為無競爭,“5”為完全競爭;⑤行業(yè)發(fā)展階段,采用 4級評分法進行衡量,“1”為投入階段,“2”為成長階段,“3”為成熟穩(wěn)定階段,“4”為衰退階段。

        2.3 問卷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是指用同樣測量方法對同一對象進行重復測量得到相同結果的可能性大小,通常以Cronbach′α系數來問卷的信度,一般認為0.7以上為可以接受的水平。本文的調查問卷信度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各問卷的Cronbach′α系數值都在可接受范圍之內,表明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

        表1 各變量的Cronbach′α值

        本文從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兩個方面對調查問卷進行檢驗。就內容效度而言,由于本文的調查問卷項目均來自國內外比較成熟的量表,很多學者曾使用這些量表測度相關變量并取得了良好結果。另外,在問卷正式定稿與展開調查之前,我們首先對部分企業(yè)屆人士進行結構化訪談和小規(guī)模預試;然后結合企業(yè)訪談和小規(guī)模預試的結果,在征求有關專家、學者的意見的基礎上,對調查問卷的項目內容、項目數量及項目措辭進行了適當的修改,因此,本文的調查問卷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就結構效度而言,本文采用驗證性因素分析(CFA)來驗證各研究量表的結構效度。一般來說,x2/d小于5、RMSEA低于0.08、GFI大于0.9、AGFI、NFI和CFI大于0.8,表示結構效度可以接受的水平。驗證性因素分析的各項指標如表2所示,可見,各指標均達到了可接受的范圍之內,表明問卷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表2 各變量的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

        3 統(tǒng)計結果與分析

        3.1 各變量間的相關分析

        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檢驗完畢后,為了進一步探討產學研互動、特定組織氛圍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關系,本文首先對各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表3中列出了各變量的均值、標準差、相關系數及顯著性水平。結果顯示,產學研互動、特定組織氛圍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之間均顯著相關。

        表3 均值、標準差和相關系數分析結果

        為了避免多重共線性對模型的影響,利用條件數(condition number)來判斷多重共線性問題。一般認為,如果條件數小于30,表明不存在共線性,在30到100之間表明存在一定程度的多重共線性,但不會對模型的回歸與解釋產生影響,如果高于100則表明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結果顯示,條件數為18.72,低于臨界值30,表明本文中多重共線性問題并不顯著,這為進一步探索其相互關系進行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2 直接效應分析

        本文采用多層線性回歸分析的方法,運用SPSS軟件對相關假設進行驗證。在每個模型中,控制變量(企業(yè)年齡、企業(yè)類型、企業(yè)規(guī)模、行業(yè)競爭程度、行業(yè)發(fā)展程度)都作為第一步進入模型,然后再輸入預測變量,表4列出了產學研互動、特定組織氛圍和科技成果轉化績效之間的回歸結果。模型 1 和模型 2 均通過了 F 檢驗(F1=1.375,p<0.01;F2=4.198,p<0.001;),其中,模型 2 用于檢驗產學研互動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之間的關系,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互惠知識分享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β=0.517,p<0.001),假設1得到驗證;資源優(yōu)化配置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β=0.420,p<0.001),假設2得到驗證;行動最優(yōu)同步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β=0.356,p<0.001),假設 3 得到驗證。

        表4 假設檢驗結果

        3.3 調節(jié)效應分析

        為了驗證特定組織氛圍的調節(jié)效應,本文需要引入特定組織氛圍與產學研互動的交乘項,由此在單變量IIUR和FC與交乘項IIUR×FC之間會產生比較嚴重的共線性問題。因此,我們應該對變量進行相應的處理以減少共線性問題。根據Algina等[1]6、溫忠麟等[17]研究的建議,在作調節(jié)效應分析時,通常將自變量和調節(jié)變量作中心化變換,即變量減去其均值。據此,本文首先對所有變量進行中心化處理以構筑交互項,然后用層次回歸方法分析它們之間的調節(jié)關系。在模型3中,中心化后的互惠知識分享與特定組織氛圍的交乘項系數顯著(β=0.411,p<0.01),這說明特定組織氛圍對互惠知識分享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關系的正向調節(jié)作用顯著,H4a得到驗證;中心化后的資源優(yōu)化配置與特定組織氛圍的交乘項系數顯著(β=0.325,p<0.001),這說明特定組織氛圍對資源優(yōu)化配置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關系的正向調節(jié)作用顯著,H4b得到驗證;中心化后的行動最優(yōu)同步與特定組織氛圍的交乘項系數顯著(β=0.316,p<0.01),這說明特定組織氛圍對行動最優(yōu)同步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關系的正向調節(jié)作用顯著,H4c得到驗證。綜上所述,特定組織氛圍對產學研互動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之間的關系具有調節(jié)效應,H4得到驗證。

        為進一步顯示特定組織氛圍的調節(jié)效應,本文采用了簡單斜率分析法進行分析。首先,本文按照高于特定組織氛圍的中位數與低于特定組織氛圍的中位數的標準,將科技型企業(yè)調查樣本數據分為兩組;然后,對兩組子樣本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得到特定組織氛圍調節(jié)效應模式如圖2~圖4所示。圖2說明,在良好的特定組織氛圍的情況下,互惠知識分享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影響比在低劣的特定組織氛圍的情況下要強;圖3說明,在良好的特定組織氛圍的情況下,資源優(yōu)化配置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影響比在低劣的特定組織氛圍的情況下要強;圖4說明,在良好的特定組織氛圍的情況下,行動最優(yōu)同步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影響比在低劣的特定組織氛圍的情況下要強。綜上,H4得到了驗證。

        4 結論與討論

        4.1 研究結論與討論

        第一,研究表明,互惠知識分享、資源優(yōu)化配置和行動最優(yōu)同步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具有積極影響。一直以來,理論界對產學研合作模式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影響探討甚多,卻忽視了合作創(chuàng)新主體之間的互動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影響作用。結果表明,在實踐中除了要不斷推行各種產學研合作模式之外,還要特別關注產學研合作創(chuàng)新主體在互惠知識分享、資源優(yōu)化配置和行動最優(yōu)同步方面的互動,這是科技成果能否實現順利轉化的關鍵。可以說,互惠知識分享、資源優(yōu)化配置和行動最優(yōu)同步等產學研互動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影響研究,為我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找到了管理重點。

        第二,研究還表明,特定組織氛圍對產學研互動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關系具有調節(jié)效應。雖然國內外部分學者從科技供需矛盾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對產學研互動的重要作用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相應分析,卻沒有發(fā)現特定組織氛圍的重要性。結果表明,領導氛圍、創(chuàng)新氛圍、容錯氛圍等特定組織氛圍在產學研互動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影響過程中具有積極的調節(jié)效應。這意味著產學研在互惠知識分享、資源優(yōu)化配置和行動最優(yōu)同步等方面的互動效果與其領導氛圍、創(chuàng)新氛圍和容錯氛圍等特定組織氛圍密不可分,因為產學研是完全不同的系統(tǒng)組織,它們擁有不同價值觀和利益訴求,其組織成員的行為認知亦不相同。為產學研互動營造良好的領導氛圍、創(chuàng)新氛圍和容錯氛圍等特定組織氛圍越好,其組織成員的行為認知越趨同,互惠知識分享、資源優(yōu)化配置和行動最優(yōu)同步等產學研互動對科技成果轉化的作用效果也就越好。

        4.2 研究意義與局限性

        本文對產學研合作、特定組織氛圍特別是科技成果轉化理論具有一定的貢獻。第一,傳統(tǒng)的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研究局限于產學研合作的影響,豈不知產學研合作的關鍵變量即產學研互動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影響更為重要。本文就互惠知識分享、資源優(yōu)化配置和行動最優(yōu)同步等產學研互動的三個維度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影響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不僅完善和推動了產學研合作理論,而且發(fā)展和彌補了“產學研互動”分析框架。“產學研互動”分析框架是在考慮產學研合作產生的基礎上提出的,其發(fā)生的邏輯是產學研互動進一步推動了產學研合作的深入發(fā)展。第二,目前學者們大多關注的是特定組織氛圍對工作投入或創(chuàng)新績效的影響,盡管有少量學者關注特定組織氛圍在產學研合作中的價值研究,但也僅局限于特定組織氛圍對合作創(chuàng)新績效的影響,卻鮮有文獻去探索特定組織氛圍在產學研互動中的價值。本文作為特定組織氛圍更深入研究需求的呼應,進一步擴展和豐富了特定組織氛圍的解釋力和適用空間。第三,本文以產學研互動、特定組織氛圍和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為變量,嘗試性地提出科技成果轉化績效影響機制的研究框架,研究指明了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構建和分析的新思路,從而為我國產學研互動營造良好的特定組織氛圍以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實踐指導。

        當然,與眾多研究一樣,本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在研究中由于受到資料來源方面的限制,重點對陳勁等[6]所論述的“互惠知識分享”、“資源優(yōu)化配置”、“行動最優(yōu)同步”等產學研互動問題以及Chen等[11]、Van等[12]所論述的“領導氛圍”、“創(chuàng)新氛圍”等特定組織氛圍問題進行了探討。事實上,產學研互動還包括契約式和嵌入式、任務性和情感性等成分,這些成分也會或多或少對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產生影響。同理,特定組織氛圍還包括政治氛圍、公平氛圍、多元化氛圍等成分,這些成分則會或多或少對產學研互動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之間的關系產生調節(jié)效應。第二,本文所構建的理論模型也僅僅是大致勾勒出產學研互動、特定組織氛圍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關系,并且對互惠知識分享、資源優(yōu)化配置和行動最優(yōu)同步以及領導氛圍、創(chuàng)新氛圍和容錯氛圍的測量均是主觀測量,盡管這種主觀測量方法在行為科學中得到普遍認可,但畢竟不是實際數據,與現實依然存在一定的距離。第三,本文只初步探討了特定組織氛圍對產學研互動與科技成果轉化績效之間的關系調節(jié)效應的產生機理,今后可以展開更為深入的作用機理研究。

        猜你喜歡
        科技成果科技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商周刊(2019年1期)2019-01-31 02:36:24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4年6期)2014-03-11 16:36:16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在线a人片免费观看国产| 日本肥老熟妇在线观看| 日本高级黄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卡一卡二卡3卡4乱码|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网站| 亚洲色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牛仔裤人妻痴汉电车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女老熟女一区二区久久夜| 和外国人做人爱视频| 国产在线美女| 成人在线视频亚洲国产| 91久久精品色伊人6882| 中国老熟妇自拍hd发布|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亚洲中文| 女人无遮挡裸交性做爰|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2019| 高清国产美女一级a毛片在线| 久久青青草原一区网站| 东北少妇不戴套对白第一次|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蜜桃 | 亚洲无码观看a| 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看| 激情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啪啪视频一区二区|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消息称老熟妇乱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天堂第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日本三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视频一区| 最新永久免费AV网站|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视频| 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人妻|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