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時,我告訴自己,共產黨員的本色不能褪,黨員的身份不能忘,信仰不能忘。借縣委這次公選書記的大好機遇,我要繼續(xù)發(fā)揮余熱,把黨培養(yǎng)多年的工作經驗,實踐到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中去,做一名新時代的合格黨支部書記?!?月2日,63歲的魏民生滿含深情又語氣堅定地為莘縣朝城鎮(zhèn)趙坑村黨員上黨課。
魏民生出生于1957年8月,大專學歷,1975年12月參加工作,1983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期間先后任鄉(xiāng)鎮(zhèn)中學教師、校長、鄉(xiāng)民發(fā)主任、莘縣交通局正科級干部,2017年8月退休。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退休后的魏民生并未停下為黨奮斗的腳步,他向縣交通局黨委申請成立了老干部黨支部,并當選為黨支部書記。在老干部黨支部,他切實落實“三會一課”“黨員主題活動日”等組織制度,認真過好組織生活,激勵和帶領一眾“老將”守初心、擔使命,在各個方面力所能及地發(fā)揮余熱,贏得了黨員職工的一致認可。交通局老干部黨支部連續(xù)兩年被評為“莘縣優(yōu)秀老干部黨支部”。
2020年3月,莘縣縣委為優(yōu)化提升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提高新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在全縣范圍內公開選拔農村黨支部書記,派到軟弱渙散村任職。聽到縣委需要和鼓勵退休干部繼續(xù)奮斗奉獻時,魏民生一顆隨時聽從黨的召喚、時刻為黨準備的心再次劇烈澎湃起來。他當即決定:再次披掛上陣,為黨奉獻余熱!
當他向家人說出自己的決定時,老伴和孩子并不贊同。老伴說:“在職期間你干得還不夠呀,那時年輕,即使廢寢忘食,身體也能承受得住,你現(xiàn)在年紀大了,扛不住再折騰啦!況且派去的都是后進村,你一個退了休的老頭子憑什么能治理好?”朋友也勸他:“你一個正科級干部去當個村官,管那些婆婆媽媽的事兒,不僅費力不討好,面子上也不好看啊!”
不管別人怎么勸,魏民生沒有絲毫的動搖。他找到縣委老干部局和縣交通局的領導,說明自己的想法,表示自己身體還很健康,有信心也有決心扎根農村,在有生之年為黨、為人民再干一些事情。組織深受感動,并給予大力支持:“你有經驗、有能力、有精力,我們相信你肯定能干好。放心,組織永遠是你堅強的后盾?!痹诮M織的支持下,魏民生說服了老伴和孩子,報名參加了黨支部書記公選。經過嚴格的考試、培訓、考察、體檢,4月14日,魏民生帶著鋪蓋卷兒,到朝城鎮(zhèn)趙坑村上任,正式成為一名農村的“土支書”。
提起趙坑村,在朝城鎮(zhèn)可是“美名遠揚”——上訪村、軟弱渙散村……每一個“美名”都背負著趙坑村群眾的失望、無奈和期待。盡管上任之前已有心理準備,但深入了解情況后的魏民生還是感到壓力很大,心情非常沉重。
趙坑村共128戶、520口人,耕地960畝,黨員20名,貧困戶14戶。三間小屋的村委辦公室建于1982年,屋頂還是茅草搭起來的;村里派系矛盾尖銳,信訪不斷;“兩委”班子服務意識不強,缺乏公信力;村里基礎設施落后,街道坑坑洼洼,排水不便;村內沒有支柱產業(yè),年輕村民大部分外出打工。群眾對改變現(xiàn)狀和發(fā)展產業(yè)的意愿非常強烈。
在魏民生任職見面會上,一位老黨員說:“魏書記,咱們都好幾年沒有正兒八經開過黨員會了,可不能再這樣下去了!”群眾代表趙守華說:“魏書記,咱們跟別的村差得忒多了,可不能再耽誤了?!笨粗h員群眾滿是期待的眼神,魏民生既感動又充滿壓力,怎樣挑起這副重擔,才能不辜負群眾的厚望,他好幾個夜里翻來覆去難以入睡。
“為黨奮斗了大半輩子,啥樣的困難我沒見過?哪一次我也沒丟掉陣地,這次更不會!”他暗暗給自己加油鼓勁,也下定了決心:拼了這把老骨頭也要把趙坑村治理好!
魏民生到趙坑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班子、帶隊伍,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的黨支部。到任32天里,他吃住在村,每天抽出時間進家入戶走訪黨員,咨詢村民代表,了解黨員和群眾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經過努力,終于摸清了村里的第一手資料,找到了很多問題的癥結。接下來,他開始著力整頓班子隊伍,嚴格按照上級黨委要求一絲不茍落實“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等各項組織制度,認真過好組織生活。剛開始,有的黨員不買賬,認為這都是虛的,興不了幾天就“黃了”,但魏民生硬是把這些“虛”制度堅持了下來。通過組織黨員群眾面對面談心談話、進行座談交流、調解遺留矛盾等方式,他一點一點發(fā)現(xiàn)各種矛盾癥結,耐心細致地為黨員群眾解開了心里的一個個“小疙瘩”。
幾個月下來,趙坑村的班子還是那個班子,黨員還是那些黨員,但精神頭卻是煥然一新,干部說話辦事開始“講究”了,開會再也沒人遲到早退聊閑天了,大家都開始真正思考著村里的發(fā)展,村里的風氣也變得越來越充滿陽光了。
作為村黨支部書記,魏民生一直把村民冷暖放在心中。通過挨家挨戶串門,他迅速摸清了全村14戶貧困戶、21位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掌握了廣大村民關注較為集中的焦點問題。隨著厚厚的筆記本被記得滿滿當當,他的心中也有了服務群眾的思路和方向。他自己帶頭,規(guī)定每名“兩委”干部和普通黨員對接幫扶一名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保證他們生活有人管、學習有人問,讓他們能夠感受到黨和社會的溫暖。他想方設法爭項目、跑資金,改善村內的基礎設施。經過與電業(yè)公司多方協(xié)調爭取,為趙坑村新架設農業(yè)線路,改造生活用線路,解決了困擾村民多年的用電不便的問題;就趙坑村道路問題向縣交通局主要負責同志進行了詳細匯報,得到大力支持,計劃在趙坑村修建5公里的硬化道路,解決村民出行難問題??h公安局工作組了解村里的情況后預計投資20萬元,為趙坑村修建一座高標準辦公室和村民休閑娛樂用的文化廣場。
魏民生的辛勤和付出,趙坑村520口人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也記在心里,更敬在心里。一位在外地工作的村民聽說村里的變化后,深受感動和鼓舞,表示將自費為村里安裝太陽能路燈,用實際行動向魏書記學習和致敬。
班子有力了、村民支持了,趙坑村的各項工作都進入了“快車道”。在走訪過程中,魏民生發(fā)現(xiàn)趙坑村種植杜仲的有12家、100多畝,村民趙孔義開著一個杜仲茶加工廠,每年的經濟效益都很不錯。由此,他萌生了以杜仲茶加工廠為基礎,發(fā)展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領群眾致富增收的好點子。想好就去做,魏民生趕緊邀請縣市場監(jiān)管局領導來村調研,詳細向他們介紹杜仲茶產業(yè)現(xiàn)狀和前景,說明了希望通過成立杜仲茶專業(yè)合作社來發(fā)展杜仲茶種植、加工產業(yè)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想法,得到了縣市場監(jiān)管局的認可和支持,并為成立合作社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和幫扶建議。目前,趙坑村杜仲茶種植、加工專業(yè)合作社已成功注冊成立,入社村民20戶,杜仲茶種植200多畝,今秋預計可達500畝,現(xiàn)已辦理了制茶家庭作坊許可證,目前正在著手擴建車間。
魏民生(左三)召開支委會商量村委事務。
新冠肺炎疫情穩(wěn)定后,魏民生又帶領村“兩委”成員、黨員、群眾代表赴先進村參觀了大型養(yǎng)豬場、蔬菜棚種植基地。通過參觀學習,黨員群眾看到了差距、不足,更看到了希望,大伙兒紛紛表示趙坑村已經落在人家后頭了,發(fā)展迫在眉睫,老少爺們必須摒棄前嫌,在魏書記的帶領下團結起來干事創(chuàng)業(yè),共同過上好日子。
老驥奮蹄,正是壯士不老志猶在,暮年秋色,卻是夕陽紅霞布滿天。4個多月,100多天,魏民生始終為了趙坑村的父老鄉(xiāng)親奔忙著,他用實際行動展示了一個道理:共產黨員的信念永不會淡去,只會更加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