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即一個目標: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4”即四個定位:學習傳播科學理論的大眾平臺、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堅強陣地、培養(yǎng)時代新人和弘揚時代新風的精神家園、開展中國特色志愿服務的廣闊舞臺;“5”即五項工作: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xù)深入移風易俗;“3”即三個到位:陣地資源整合到位、體制機制健全到位、服務群眾精準到位;“4”即提升四大能力:動員能力、整合能力、引導能力、服務能力。
要統籌運用傳統陣地和新載體新手段開展常態(tài)化宣傳教育,把理論宣講融入惠民服務、文化生活、情景體驗等;要注重對科學理論的消化轉化,讓身邊人說身邊事、用百姓話說百姓事、用大白話說天下事,把“大道理”講活講深講透;要組建來源廣泛、類型多樣、結構合理的理論宣講志愿隊伍,開展講故事能力培訓,增強理論宣講針對性吸引力。
要把縣(市、區(qū)、旗)域內的家底摸清、沉睡資源喚醒,避免空置浪費;要把各個條條塊塊中的資源整合起來,根據文明實踐活動需要和群眾需求再配置、再優(yōu)化;要推動省市優(yōu)質資源機制化下鄉(xiāng)、制度化安排、漸進式推進;要推動縣域之內、鄉(xiāng)鎮(zhèn)之間、村社之間資源流動互動、取長補短,最大限度發(fā)揮資源的綜合使用效益。
堅持把志愿者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主體力量,把志愿服務作為主要活動方式。要加強對志愿服務的組織引導,組建類型多樣的志愿者隊伍,打造高質量的志愿服務項目,精準對接群眾需求,特別是注重開展深入細致的精神撫慰和人文關懷,以品牌項目匯聚力量、凝聚群眾。要建立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完善志愿者登記注冊、激勵嘉許等制度,增強動力、激發(fā)活力,吸引更多志愿者扎根農村、服務基層。
要著眼立規(guī)矩,制定好記管用的村規(guī)民約,發(fā)揮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等自治組織作用,常態(tài)開展監(jiān)督檢查、相互評議評價、給予激勵懲戒等,形成系統化自我約束機制。要著眼抓示范,充分發(fā)揮黨員干部和先進模范帶頭作用,抓住“關鍵少數”、強化示范引領,帶動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壞人壞事有人抓、新風正氣傳得開、陳規(guī)陋習必須改”的生動局面。
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廣泛開展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文化活動,切實滿足群眾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要重內涵,積極創(chuàng)作推出反映新思想、謳歌新時代、說唱新生活的文藝作品,讓群眾在參與中獲得精神滋養(yǎng)。要送到位,組建“輕騎兵式”文藝小分隊、推動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常下鄉(xiāng)”、結合群眾需求開展“菜單式”“訂單式”服務。要種下根,以完善“結對子種文化”、帶動和培養(yǎng)基層文化能人為抓手,積極培養(yǎng)一批群眾身邊不走的文化工作隊伍。
堅持既要為了群眾也要依靠群眾,充分發(fā)揮群眾的主體作用,讓人人成為文明實踐參與者。要研究常態(tài)化聯系群眾的辦法,拓寬與群眾面對面、鍵對鍵、心貼心的聯系溝通渠道;要有針對性回應群眾訴求,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想群眾之所想、憂群眾之所憂、應群眾之所盼;要及時總結群眾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創(chuàng)新做法,引導群眾鄰里互助、守望相助。
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繼續(xù)加強統籌指導和掛點聯系工作,會同中央文明委有關成員單位把調研指導與加強學習結合起來、與發(fā)現問題結合起來、與改進提升結合起來,推動各試點地方堅持政治站位、落實政治責任,邊試點邊總結、邊改進邊提高。
省市兩級黨委宣傳部、文明辦要加強直接組織指導,進一步做實掛點聯系工作,加強出謀劃策、政策支持、督促檢查,大力推動理論宣講隊伍和成果下鄉(xiāng)進村入戶,推動各類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和力量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積極探索把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納入縣(市、區(qū)、旗)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納入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監(jiān)督檢查的具體辦法。
縣級黨委要履行好主體責任,發(fā)揮好“一線指揮部”的作用,統籌協調全縣域各類資源,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做實做精文明實踐志愿服務??h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要盡職盡責、率先垂范,帶頭摸清群眾需求,帶頭參加文明實踐活動,帶頭破解試點工作難題,推動形成有本地特點、受群眾歡迎的文明實踐良好態(tài)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