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軍
“茶葉喜歡酸性土壤,夏季覆草既能中和土壤酸堿度,又能保水、保土、保肥,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限制雜草生長……”在山東日照市嵐山區(qū)巨峰鎮(zhèn)后黃埠村的茶園里,志愿者丁明來用樸實的話語跟村民講授夏季茶園管理的竅門。
像往常一樣,這次“茶”文化講座吸引了當?shù)丶爸苓叴宓臄?shù)十名茶農。日照是全國著名的北方精品綠茶產業(yè)基地。茶農們明白,丁明來講的是一條條聽得懂、用得好的方法,掌握運用他的知識點,提高茶葉收成不在話下。
“不管是農閑,還是農忙的時候,我們都會邀請他來給我們授課,像我自己家就種了3畝茶園,天天管理茶園,但有些知識還是專家講的深刻,大家伙兒都愛聽?!焙簏S埠村茶農劉加山邊填寫傳習課程記錄表,邊笑著說。
如今,茶民們非常喜歡丁明來,紛紛邀請他上門為群眾傳授種茶新技術,引領致富奔小康,“作為一名新時代科技文明志愿者,我覺得責任很重大,老百姓對現(xiàn)代農業(yè)新技術有渴求是好事兒。經常在田間地頭,有人說我曬黑了。雖然曬黑了,但是我覺得看到老百姓能夠多掌握新技術,能夠把自己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好經營好,讓鄉(xiāng)親既增種又增收,我覺得自己這點付出是值得的?!?/p>
與“茶”文化品牌齊名的是嵐山頭街道推出的“漁”文化實踐品牌。他們先后在海屋社區(qū)、甜園社區(qū)、海州灣社區(qū)建成了以“和”“美”“法”文化為特色的活動品牌,將文明實踐活動重心從室內移到廣場、延伸到樓棟,架起服務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連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