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經濟水平顯著提升,并且由于經濟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也處于不斷增加地趨勢。礦產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因此礦產資源的有效使用十分關鍵,這也對地質礦產勘查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深入研究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提高方法,詳細地敘述了提高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必要性,闡述了地質礦產勘察的基本原則,提出了提高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的方法,以期更好的為地質礦產勘查工作做好準備,促使礦產資源開發(fā)工作更好的進行。
關鍵詞:地質礦產勘查;找礦技術;水平提高;必要性
一、引言
我國近年來工業(yè)化程度不斷加深,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經濟發(fā)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礦產資源的有限性對礦產資源利用率提出更為嚴苛的要求。但是現今我國在地質礦產勘查方面并沒有相對成熟的技術,在勘察的時候無法精準的定位礦床位置以及整個礦區(qū)的范圍,導致開采的時候會不可避免的對一些礦質資源造成損壞,從而出現礦質資源浪費的情況,基于這些原因,現今的地質礦產勘查工作對勘察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
勘查技術不僅要快速地找到礦區(qū)位置,同時還要精準的定位礦床位置,并且對整個礦區(qū)的范圍都進行全方位的勘測,為后續(xù)礦產資源開采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深入研究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提高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
二、提高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必要性
礦產資源是推動我國經濟水平發(fā)展的重要資源,但是目前我國礦產資源極度缺乏,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經濟水平提升速度。礦產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并且隨著開采工作的不斷進行,露頭礦和淺部礦的數量越來越少,為了保證我國經濟水平穩(wěn)步提升,對深度礦的勘察以及開采勢在必行,這反而對地質礦產勘查以及找礦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
雖然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也逐漸完善,但是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仍舊存在極大的差距,反而導致我國的國際競爭力顯著下降,因此提高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實現進我國勘察礦區(qū)以及找礦的重點。
三、地質礦產勘察的基本原則
(一)了解整體情況,進行合理規(guī)劃
在開展勘查工作時,要做到統籌全局,合理規(guī)劃,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把公益性地質調查與商業(yè)性地質勘查相結合,把礦產勘查與環(huán)境地質調查相結合。以中央地質勘查工作為指引,配合地方勘查工作,全面統籌各類規(guī)劃區(qū)的地質工作[1]。
國內地勘工作和地勘領域不應該封閉保守,應對外開放,與時俱進,積極學習國外的先進理論和先進的勘察找礦技術,同時還要合理規(guī)劃,提前部署。
(二)因地制宜
我國礦床復雜多變,使勘查工作舉步維艱,為減少勘察困難,要遵循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原則。必須充分掌握礦區(qū)的地質特點和成礦地質規(guī)律,并對我國資源的分布特點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還要充分了解我國的人口分布、國土利用、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鎮(zhèn)化格局,在這些基礎上進行勘查找礦工作,同時又要與設計單位相結合,以便使礦產勘查工作既符合礦床地質實際,又能滿足礦山設計建設的需要[2]。
(三)經濟合理,盡可能節(jié)約成本
地質勘查和找礦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國家投入大量資金,雖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不能和投入的成本相平衡,因此在礦產勘查過程中自始至終都要重視經濟合理的原則。
用盡量合理的方法,最少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在較短時間內取得最好的地質成果和最大的經濟效果[3]。應大力實施“科教興地”的戰(zhàn)略,加大對地質和礦產的研究力度,大力培養(yǎng)相關的技術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勘察隊伍。
四、提高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的方法
(一)礦產勘查技術方案不斷優(yōu)化
礦產勘查技術方案優(yōu)化從四個方面入手。
1. 工程測量
對于礦產勘查來說,工程測量屬于基礎工作,不僅可以為后續(xù)工作環(huán)節(jié)提供有效的依據,同時也是勘查工作質量的基礎保障。隨著國家標準坐標系統以及高程基準點環(huán)節(jié)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工程測量技術的發(fā)展速度也大幅度提升。如果是一些相對偏低的地區(qū),并且在想要勘察的附近并沒有可供聯測的全國坐標系統基準點時,可以使用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為該勘察地點建立獨立的坐標系統測圖進行工程測量,雖然能夠在為勘察后續(xù)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據,但是仍舊存在一定的誤差性[4]。
為了進一步保障工程測量工作的質量,在建立坐標系統測圖的時候必須使用精度相對較高的定位儀器,同時在建立坐標系統測圖的時候,不僅要按照儀器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操作,同時還要遵循國家出臺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不同比例尺對剖面進行實施測量,以保證測量的規(guī)范性以及科學性,極大程度上保證測量工作的準確性,為后續(xù)工作的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礦產勘查現場工程測量詳見圖1。
2. 地質填圖
任何的地質填圖都建立在地質觀察的基礎之上,并且按照同比例尺地質測量規(guī)范要求來確定自身的精度。如果需要進行礦產勘查或者是礦山建設,一般情況下都選擇比例尺相對較大的地質填圖。同時在選擇比例尺的還要綜合考慮礦床的實際情況,例如礦體的規(guī)模、這個礦區(qū)的復雜程度、每個勘察階段的基本要求等。礦產勘查對地質填圖的要求也相對較高,如果地方特殊或者礦床在界線附近,整體布設完成之后還需要在圖紙上進行展繪,必要情況下還需要進行特殊表示,以表明該區(qū)域的地質相對特殊,在開采的時候要格外注意。
3. 探礦工程
一般情況下,覆蓋層厚度在3 m以下屬于淺部礦體,因此在進行探礦的時候往往使用探槽以及淺坑的方法;覆蓋層厚度在3 m以上的屬于深部礦體,在進行探礦的時候往往使用淺井的方法。
使用探礦工程明確礦體的深淺之后,要按照鉆探規(guī)程的要求開始進行鉆探工作。如果礦體的位置相對特殊,例如在礦芯及頂、底板3.5 m范圍內的巖石及標志層或全孔巖芯,對鉆探工作的進行就有明確要求,對采取率的要求相對較高,規(guī)定不得低于相關規(guī)定或勘查設計的要求。如果在5 m的范圍之內,連續(xù)出現未達標的礦體,則要立即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來進行解決。鉆孔或鉆井需要反復的進出礦體時,要對礦體的實際情況進行測量,例如礦體的頂角、方位角以及深度等,以保證鉆孔或鉆井的進出點符合工程的設計要求[6]。如果鉆孔或鉆井的進出點與工程設計要求存在差異性,則需要結合礦床的實際情況確認是否需要使用砂鉆,切記不可以使用套管采樣。
開孔、穿礦、終孔的環(huán)節(jié)的施工都需要對鉆頭的內徑進行測量,并且根據工程的整體設計要求對坑探工程進行施工,從根本上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礦產勘查探礦工程詳見圖2。
4. 采樣
礦產勘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采樣。采樣環(huán)節(jié)的進行也需要按照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以及工程的相關規(guī)范來進行,避免采樣環(huán)節(jié)中出現混樣或者是錯號等情況。為了進一步保證采樣工作的完成質量,相關管理人員就要對采樣環(huán)節(jié)進行全過程的管理以及控制。
在采樣過程中,如果出現無法及時識別或者是礦化地段的礦石,應該采取分別取樣的方式,對每個特殊地段的礦石都進行采集,不能為了工作方便而僅僅在個別地點進行取樣,要保證采樣的全面性,才能更好地為勘察工作的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1)對煤質采樣,則需要先對煤質的特點進行分析,例如煤的類別或者時煤的使用方法等,確定砂礦樣的淘洗、稱重。
(2)金屬或者非金屬的礦石樣本,在加工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喬特公式來進行,并且要保證樣品的加工總損失率在5%以下。任何一種樣品的分析和測試都要交由被專業(yè)認證的,并且具有分析和測試資格的專業(yè)化化驗單位來完成,可以進一步保證分析結果的真實性,以保證采樣環(huán)節(jié)的高質性。
(3)內檢樣品,必須由專業(yè)機構進行加密之后,返回原單位進行驗證。
(4)外檢樣品,不僅需要專業(yè)機構進行加密,還需要附上相應的分析說明,然后交由指定單位按照規(guī)定進行外檢。
(二)了解地區(qū)地質背景,遵循礦產分布規(guī)律
礦產勘探工程開始之前,還要對需要勘察區(qū)域的地質背景以及整體板塊運動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以期更為直觀的了解需要勘察區(qū)域的實際情況,為勘察工作的進行提供有效的依據[7]。
作為勘察人員,除了要掌握這些信息以外,還要對這些信息進行深入地分析,以更好的確定區(qū)域成礦與地質構造之間的關系,進而了解整個礦床的特征,從根本上保證勘察工作的質量。前期全面的了解工作以及深入的分析工作可以更好地探尋礦產分布規(guī)律,基于礦產分布規(guī)律可以更為方便的找到成礦位置,為礦質資源的找尋提供極大的便利。
(三)深入分析找礦信息,增強勘察工作合理性
不同于前期的了解工作以及分析工作所獲得的二次信息,深入分析找礦信息是直接獲取礦區(qū)信息,可以更為直接的發(fā)現礦區(qū)位置以及礦區(qū)范圍,從而達到精準定位的目的。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視找礦信息,特別是礦化信息,只有將這些有效的信息和分析研究的結果充分結合起來,才能為找礦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在研究找礦信息時,要結合其他找礦信息,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評價,這樣能夠收到更好的找礦效果。同時為了勘察找礦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相關部門在進行現實工作部署時,可以按照點面結合的方法進一步落實找礦工作。
在實際的找礦施工中,要綜合成礦區(qū)的所有信息,以找到可能有礦產資源的礦點并圈定找礦遠景區(qū),隨后進行化探、重磁等工作,進一步縮小找礦范圍,逐漸地實現找到礦區(qū)的目標。
(四)加強先進找礦技術應用
1. 基于“同位成礦”的找礦技術
“同位成礦”的找礦技術適用于一些形成過程相對穩(wěn)定,并且礦區(qū)范圍相對較大的礦床勘察?;凇巴怀傻V”的理論可以更為全面的了解該礦床的演化過程以及地址情況,從而為后續(xù)開采工作的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基于“同位成礦”的找礦技術還深入的分析了地質環(huán)境以及地質事件兩者之間的關系,從而掌握成礦的全面信息。在掌握成礦信息的基礎之上,利用斷裂帶的級次關系就能完成相對高質量的勘察工作,為礦產資源的勘察以及找尋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2. 基于“物化探測”的找礦技術
為了能夠更好地勘察到更加深層次的礦產資源,就需要了解整個礦區(qū)的成礦規(guī)律,對深部礦區(qū)成礦環(huán)境、成礦系統以及成礦機制的整個演變過程進行深入的分析,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整個礦床的深度空間和制約因素,為深層礦床的勘察提供有效的依據。為了進一步提高找礦的有效率,需要對區(qū)域成礦系統有更為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非常熟悉各種礦床的類型以及熟練掌握成礦系統的發(fā)育深度,只有充分的了解這些信息才能達成深度找礦的目的。
深入找礦的方法有兩種。
(1)通過物探技術進行深度找礦
物探指的是球物理勘查技術,其研究范圍包括磁效應、重力、地震、放射性以及地熱等。物探技術在勘察能源礦產、金屬礦產以及非金屬礦產方面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對著這些礦產類型的敏感程度要遠高于其他找礦技術。
但是物探技術同樣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巖體、地層以及礦層的參數和情況符合物探技術的基本要求才能充分的物探技術的找礦作用,否則找礦有效率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2)通過化探技術進行深度找礦
化探是指地球化學勘查技術,與物探相比,化探在金屬礦產的尋找工作中具有更加明顯的效果?;郊夹g往往被應用于對水系沉積物以及土壤進行檢測,礦床原生暈法中也常使用化探技術。
一般情況下,地球化學圖都是以單元素進行制作,色區(qū)的著色以及元素的含量范圍詳見表1。
目前找礦的主要趨勢在于對層次相對較淺、接近地表區(qū)域以及顯露出來的礦區(qū)進行開采。而在勘察方面,對許多隱伏礦區(qū)進行勘察是主流趨勢,基于這些情況,都對化探技術找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促使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同時也促使了各種高精度以及高靈敏度儀器的出現,這些先進儀器應用于化探技術之中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化探技術的找礦水平,使得化探技術可以更為充分的發(fā)揮自身的作用,為更加深層次礦區(qū)的勘察與發(fā)現奠定良好的基礎。
3. 基于“地質體運動”的找礦技術
掌握地質體的運動特點并能根據時空的定位信息進行應用,十分有利于礦產勘查工作的展開。
(1)將“地質體運動”的相關理論作為指導,以成礦區(qū)帶的穩(wěn)步和成礦的類型為根據,根據成礦圍巖和成礦的類型進行布局找礦。
(2)運動“地質體運動”相關理論對各個區(qū)域進行預測和判斷,以求更為精準的定位。
(3)對明確區(qū)域的礦產資源儲備量進行實際的測量,一般段礦區(qū)范圍的大小,為后續(xù)開采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4. 基于“地磁測量”的找礦技術
地磁測量包括陸地磁測、海洋磁測、航空磁測和衛(wèi)星磁測四個方面的內容,是一種以時間的變化和空間的變化為依據,分析研究地磁場數據的找礦技術。以測量的精確程度和目的為依據,地磁測量可以分為區(qū)域性的測量、全球性的測量、地方性的測量。
五、結語
現今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為了保持經濟水平的穩(wěn)步提升,礦產資源的供給就十分重要。因為任何一個國家經濟水平的發(fā)展都與礦產資源都存在非常密切的聯系,相對充足的礦產資源可以為經濟水平快速發(fā)展提供有效的助力。但是就目前我國礦產資源儲備情況來看,消耗與發(fā)現處于相對不對稱的情況,即發(fā)現以及開采的礦產資源量遠不及經濟水平發(fā)展對礦產資源的消耗量,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制約了我國經濟水平的發(fā)展速度。
為了進一步加快我國的發(fā)展速度,就需要發(fā)現以及開采更多還未被發(fā)現的礦產資源,這就對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茖W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促使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也面臨不斷創(chuàng)新與改革的局面,越來越多先進的勘察以及找礦技術被研發(fā)出來,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勘察以及找礦技術的技術水平,在精準定位礦區(qū)位置的同時,更好的完成勘察以及找礦工作,為后續(xù)礦產資源的開采奠定有效的依據,促使礦產資源開采工作更好的完成,極大程度上擴大礦產資源的發(fā)現量,以達到推動經濟水平顯著提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任琴.論提高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的方法[J].建材與裝飾, 2019,09(29):209-210.
[2]楊崗,閆小偉.淺談如何提高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J].居舍, 2019,07(28):81.
[3]饒年生,徐庭生.提高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方法的分析[J].中國金屬通報, 2019,05(09):261.
[4]史寶平.如何提高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J].有色金屬設計, 2019,04(03):100-102.
[5]徐峰.提高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的方法[J].中國金屬通報, 2019,03(04):172-173.
[6]王俊峰.提高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的方法[J].華北自然資源, 2019,02(01):21-22.
[7]陳超.提高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的方法探討[J].中國金屬通報, 2018,08(12):58-59.
[8]劉慶海.提高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的方法[J].世界有色金屬, 2018,04(14):111.
通訊作者:王星琰,1988年1月,男,漢族,河北懷安人,就職于河北省地質調查院,中級工程師,本科學士學位。研究方向:礦產地質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