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新建高鐵及既有鐵路提速的不斷發(fā)展,大量跨越鐵路的橋梁建設工程日益增多。在既有運營鐵路線施工跨線橋與轉體工藝是最能降低對既有線運營影響的方案?;诖?,本文結合成都局集團公司管內(nèi)襄渝線跨運營線人行天橋平轉法施工案例,對該技術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人行天橋;轉體施工;平轉法
中圖分類號:U445.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6-6903(2020)12-0000-00
0前言
隨著我國新建高鐵及既有鐵路提速的不斷發(fā)展,為確保列車的安全通行和構建穩(wěn)定良好的路外安全環(huán)境,既有營業(yè)線均實行全線封閉管理。封閉以后為保證沿線居民的正常出行,需建設一定數(shù)量的人行天橋。其中大部分的人行天橋較為偏僻,施工可利用空間較小,大型吊裝機械難以進場,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施工過程對運營線路的影響,采用轉體法施工是一種較合理的工藝。本文以成都局集團公司管內(nèi)襄渝線跨運營線人行天橋施工案例為依托,對人行天橋平轉法施工技術進行了探討[1]。
1施工工藝原理及工藝流程
1.1施工工藝原理
平轉法轉體的基本原理是梁體重量通過墩柱傳遞于混凝土下嵌式無中軸平面鉸后,再通過轉鉸傳遞至承臺。待梁主體施工完畢以后,解除轉鉸臨時約束,進行稱重和配重,利用鏈條葫蘆人工單點同步牽引,使橋體轉動到位。
1.2混凝土下嵌式無中軸平面鉸
混凝土下嵌式無中軸平面鉸分為上、下轉盤。下轉盤與基礎相連,下轉盤頂面上設一層2cm厚的Q345鋼板,鋼板底面與下轉盤的預埋鋼筋焊接;鋼板上鋪設一層聚四氟乙烯板,并在下轉盤上設置8個保險腿;上轉盤為1cm厚的Q345鋼板制作成的中心下凸平面轉鉸,并在上轉盤底面加設一層不銹鋼鋼板。
1.3施工工藝流程(圖1)
2轉體施工工藝及注意事項
2.1輕型橋梁轉體系統(tǒng)施工
2.1.1混凝土下嵌式無中軸平面鉸施工
(1)混凝土下嵌式無中軸平面鉸加工要求:圓盤橢圓度≤2mm;鋼板摩擦面光潔度Ra為20~50μm;聚四氟乙烯采用環(huán)氧砂漿或鋼釘固定,其平整度≤1mm;上下轉盤豎直間隙5mm,水平間隙2mm;確保運輸過程不變形。
(2)混凝土下嵌式無中軸平面鉸安裝
1)安裝工序:下轉盤基礎施工→下轉盤安裝、對中、調(diào)平→下轉盤鋼筋固結→下轉盤及保險腿砼澆筑→環(huán)氧砂漿抹平→四氟乙烯板安裝、涂抹硅脂→上轉盤安裝→轉盤混凝土澆筑→轉盤磨合。
2)注意事項:下轉盤平整度調(diào)節(jié)可通過電子水準儀配合十字水準管實現(xiàn);為便于轉動,保險腿混凝土澆筑高度可比下轉盤內(nèi)鋼筒抵0.5-1cm,安設上轉盤后要磨合至順滑。
2.1.2鏈條葫蘆人工單點牽引系統(tǒng)施工要點
地錨埋設深度以2~2.5m為宜;錨環(huán)周長≥30cm,錨環(huán)材質(zhì)可采用鋼絞線或粗鋼筋(圓鋼);轉向滑輪緊固后間距≥2m,牽引端間距≥4m;牽引索要水平平行[2]。
2.2轉體施工
2.2.1轉體準備
(1)儀器設備準備:鏈條葫蘆20t兩臺,25-30m長Φ24-26mm鋼絲繩2條,繩卡20個以上;電燈、發(fā)電機、50t千斤頂四臺,20t千斤頂2臺、木楔等應急設備準備。
(2)轉體范圍障礙物排查:如支架阻擋、保險腿和上轉盤間間隙雜物清理。
(3)在轉體就位處架設臨時支墩:在其上設置梁端水平限位裝置,防止超轉。
(4)測試主梁端部底面和臨時支墩頂部標高,保證梁底和支架有足夠的間隙。
(5)在主梁端部設置標尺以便轉體時觀測梁端標高變化。
(6)在某個保險腿和對應的上轉盤外邊緣位置標注零刻度,再在轉動方向上轉盤面上標注角度,以便觀察轉體過程中實際轉動角度。
2.2.2試轉試驗
為保證轉體過程的安全可控,在正式轉體前兩天應進行試轉,試轉速度和正式轉體一致,且保證主梁端部行程不侵入鐵路界限。試轉主要測試實際牽引力大小、牽引系統(tǒng)是否正??捎?、轉動結構在轉體中的動態(tài)穩(wěn)定性。
2.2.3轉體實施
(1)啟動:采用鏈條葫蘆牽引,牽引應緩慢啟動,人工拉動鏈條頻率一致。
(2)牽引轉體:根據(jù)轉體天窗時間作業(yè),平轉過程中測量人員需實時動態(tài)觀測梁端部位高程變化。勻速轉動,平轉至設計位置約1m處降低速度,距設計位置0.5m處,采取點動操作,精確點動控制到位,結合限位裝置,防止超轉。
(3)定位:轉體就位后,采用千斤頂在轉盤處精確調(diào)整結構姿態(tài),并用型鋼將保險腿和上轉盤臨時固結;交界墩墩頂與梁底調(diào)節(jié)至設計標高后臨時固結,防止梁體在外力作用下擺動。
2.2.4應急措施
(1)首次不能正常啟動原因分析:由于非正常因素導致首次啟動不能正常啟動時,可借助千斤頂進行助推,使結構轉動。
(2)牽轉困難:根據(jù)試驗數(shù)據(jù)配置牽轉設備,牽引力按2倍考慮,當牽引系統(tǒng)的力達到計算牽引力而橋梁結構仍不發(fā)生轉動時,應檢查上轉盤與保險腿之間接觸處是否有雜物將其卡住或凍住。
(3)轉體擦角:轉體前認真檢查,提前切割處理,轉體前在保險腿支墊鋼板處涂抹硅脂或黃油,即使出現(xiàn)擦角,仍可繼續(xù)轉體。
3結語
實踐證明,跨運營線人行天橋平轉法由于其對既有線的運輸影響較小,且具有施工方便高效安全等特點,其已在成都局管內(nèi)的人行天橋項目中得到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傅賢超,王正儀,王興猛.輕型橋梁轉動體系的研究分析[J].鐵道建筑,2012(1):23-26.
[2]曹文,王正儀,王興猛.輕型橋梁轉體施工專項試驗研究[J].鐵道建筑,2011(11):13-15.
收稿日期:2020-11-05
作者簡介:羅斌(1986—),男,廣西賀州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鐵路既有線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