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
摘 要:隨著公路里程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公路修建于不良地基之上,比如膨脹土路基。若處理不當,極易出現(xiàn)路面沉降、開裂等病害。為此,必須采取合理的改良方案。本文首先闡述了膨脹土路基常用的幾種路基改良方法,并結合具體案例,提出了相應的處治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公路工程;膨脹土;改良方法
中圖分類號:U416.1 文獻標識碼:A
1 膨脹土路基改良常見方法
膨脹土是一種多縫隙、膨脹性顯著的土體形式,主要構成部分包括:蒙脫石、伊利時等。膨脹土作為一種不良土質,其主要特征為吸水易膨脹、失水易收縮。若在此類土質上修筑公路工程,極易破壞工程結構,引發(fā)交通安全事故。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新技術、新工藝被廣泛用于公路建設。結合國內外膨脹土研究現(xiàn)狀,目前,膨脹土路基改良技術主要包括夯實法、化學改良法等,具體方法與特點如下:
(1)夯實法。通過夯實處理,可以有效提升膨脹土的密實度,與此同時,其內摩擦角和粘聚力也隨之提升,從而提高地基承載力。作為一種經濟、高效的處治方法,在弱膨脹土地基改良處理中具有良好適用性。
(2)換土法。在膨脹土處理中,換土法較為直接,可直接利用普通土體進行地基膨脹土換填,通過該方式,可有效提升基礎強度,防治膨脹土危害工程質量與安全。一般情況下,多在強膨脹土地基處治中采用換土法,其缺點為成本偏高。
(3)保濕法。通過不改變土體內的含水率,達到膨脹土地基脹縮性統(tǒng)一的目的。在工程實踐當中,多采用密封法用于已成型的地基頂部處理,比如,密封土工布、灑布瀝青材料等。相比其他改良方法,保濕法效果有限,僅能起到輔助作用。
(4)化學改良法。作為膨脹土路基改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化學改良法是指將不同類型的無機物質或有機物質摻入土體內,通過改變膨脹土顆粒的表面活性,促使膨脹土和水之間關系的改變,最終保證在吸水條件下膨脹土仍可滿足工程強度規(guī)定。
(5)生物改良法。將微生物附著于膨脹土土體表面,以此減小粘土礦物液面張力,并實現(xiàn)粘土礦物表面疏水化,大大增強顆粒間的粘聚力和土的抗剪強度,滿足工程建設需求。
2 工程概況
某公路路基土石方工程,主要工程量如表1所示。在道路全線內存在大量膨脹土,無法用于路基直接填筑。在全線共設棄土場5個,占地面積達到223畝,棄土場占地面積過大,其中占用耕地情況嚴重,加之后期棄土場維護管理難度較大。為了保護耕地資源,減少對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應采取一定措施,充分利用挖方棄方,降低借方量。通過勘查結果顯示,本路段多為中、微膨脹土,為減少棄方,合理利用資源,決定采用生石灰改良膨脹土,并用于填筑路基。
為確保路基填筑質量滿足設計要求,可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路段作為試驗段,即k10+210~k10+410,共200 m,采用生石灰改良膨脹土,1 m為填筑厚度。
3 膨脹土路基處治施工技術要點
3.1 測量放樣
利用GPS、全站儀等設備,結合復測導線點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將路線中樁放出。同時,還要將路基邊緣、護坡道邊緣等位置準確標注出來,并復核用地寬度,進行橫斷面測量和繪制。
3.2 填前處理
填筑路基前,要清理干凈施工范圍內的雜物,比如樹根、表土、垃圾、淤泥等,并運送至棄土場。本工程路基原地面坡度在1:5以下,路表清理干凈后,可直接采用壓路機碾壓原地表,保證壓實度大于90%。
3.3 原地表下封層施工
采用碎石土用于原地表下封層,50 cm為總厚度,可分2層進行壓實厚度控制。當下層屬于特殊路基段的情況下,需處理完特殊路基之后,便可進行膨脹土改良處治,無需下封層施工。
3.4 改良膨脹土施工
根據(jù)工程現(xiàn)場實際情況,決定采用路拌法進行膨脹土改良施工,施工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1)擺放生石灰。結合工程現(xiàn)場情況,采用袋裝生石灰用于本工程。在袋裝生石灰攤鋪前,可按照摻灰用量,在素土上打出方格,做好生石灰用量合理控制。按照試驗室配合比情況,確定4%為生石灰摻量,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路拌法施工時,摻量可適當提升0.5%,因此,實際生石灰摻量為4.5%。按照5 m×5 m網格間距計算,松鋪厚度及密度分別以30 cm、1.30 kg/ m3×103 kg/ m3為準,經計算可得:
V=5×5×0.3=7.5 m3;M=7.5×1.30×103=9 750 kg。
基于生石灰摻量4.5%,最終得出生石灰摻量:
9 750×4.5%=438.75 kg
待每格用灰量確定后,即可擺放生石灰。通過人工方式,將生石灰均勻撒布其上,保證攤鋪均勻。
(2)拌和。待完成上述施工后,可通過路拌機進行拌和,拌和遍數(shù)和時間由現(xiàn)場實際情況為準,保證混合料粒徑在≤150 mm。拌和過程中,要指派專人進行拌和厚度的檢查,拌和機需向下一層打入1 cm~2 cm,避免素土夾層現(xiàn)象發(fā)生,同時,需按照“兩側—中間”的順序拌和。并詳細檢查拌和中生石灰土的含水量和生石灰劑量,若不符合施工規(guī)定,需及時補灑,并重新進行均勻拌和,直至滿足施工要求。
(3)初步整型。拌和均勻之后,可先通過人工方式找平不平整部位,隨后再利用推土機進行排壓。松鋪系數(shù)設為1.18,通過木樁控制標高。整平時,可采用平地機,保證整平后各項指標均可達到規(guī)定要求。
(4)碾壓。在混合料含水量滿足最佳含水量要求的基礎上,即可合理配置壓路機設備進行碾壓施工。碾壓過程中,可采用振動壓路機先進行2遍小振,隨后進行大振,保證壓實度滿足設計要求,隨后進行1遍靜壓,直到表面無顯著輪跡現(xiàn)象。碾壓施工后,需進行壓實度的準確記錄,若壓實度不符合,應再次進行壓實,直至滿足壓實度要求,才能結束碾壓施工。
(5)養(yǎng)生。完成上述施工后,需進行7天以上的灑水養(yǎng)生,在此期間禁止車輛通行,待滿足施工要求后,便可進行上層施工。
(6)檢測。施工結束后,要對灰劑量、壓實度、厚度、高程等進行檢測,保證生石灰改良膨脹土路基質量良好。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常見的土質結構,膨脹土力學性質穩(wěn)定性較差,一旦遇到外界水分,極易發(fā)生膨脹問題。若在此類土質上修建公路工程,將會對路基結構穩(wěn)定性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必須做好膨脹土改良處治。摻加生石灰,可以有效改善原有土體結構,改善膨脹土的使用性能。在實際施工中,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規(guī)定要求,規(guī)范施工流程,加強質量控制,才能最大限度減少膨脹土危害,提高路基承載力與穩(wěn)定性,延長工程使用年限。
參考文獻:
[1]王友濤.分析高速公路石灰改良膨脹土路基施工技術[J].低碳世界,2019,9(10):220-221.
[2]梁瑞福.石灰改良膨脹土及在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0,02(23):321+275.
[3]連玉超.石灰改良膨脹土集中預拌路拌法填筑路基施工技術[J].交通世界,2016,23(1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