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維淳
一席斑斕多彩、充滿墨香詩韻的丹青組合《江南春憶——章致中、錢杲、陳培祖、項偉君中國畫展》在綠水青山點綴的江南古城美麗呈現(xiàn),她猶如江南水岸競放的艷麗春花,芬芳馥郁,令人陶醉。
大凡志趣相投的書畫家們總以作品聯(lián)展的形式來表達他們的價值趨同和藝術主張?!敖洗簯洝币嗍窃谶@種藝術主張的認同下的情緣組合。40年前四位青年懷著同一個夢想走在一起,成為那個特殊年代蘇州一所業(yè)余美術學校的同窗學子;在文化斷層,藝術荒蕪的年月,他們懷揣對藝術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求的美好夢想,利用工作余暇,刻苦學習,勤奮實踐,為自己筑起了成就藝術理想的未來之夢。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和煦春風吹遍神州大地,偉大祖國響起了改革開放的進軍號角,文化教育事業(yè)也迎來了她的春天。1977年8月我國恢復了中斷十一年的高考制度,但當時大學的錄取名額有限,遠遠不能滿足由于“文革”而失去上大學機會的青年的求知欲望。美術高考同樣面臨這種狀況。在文化積淀深厚的古城蘇州,有著無數(shù)受傳統(tǒng)文化熏陶,熱愛藝術、鐘情書畫的青年,他們有著強烈的學習愿望,但由于十多年藝術教育的中斷,他們大都已有自己的工作崗位,報考美院已不現(xiàn)實。在這樣的背景下,蘇州各系統(tǒng)、行業(yè)和文化教育界的有識之士在教育行政部門的關心支持下,適時創(chuàng)辦了各類夜大學和業(yè)余文化學校,受到了積極進取、渴求知識的廣大青年的歡迎。其中蘇州業(yè)余美術??茖W校和蘇州業(yè)余美術學校是這個特殊時期功不可沒、影響深廣的兩所學校。
1980年底籌建,翌年春由江蘇省美術教育學會主辦,蘇州工藝美術學校校長周迅出任校長,蘇州美術教育學會會長張紀度任常務副校長的蘇州業(yè)余美術學校在蘇州成立,該校設國畫和西畫兩個專業(yè),學制三年,每周三個晚上和周日下午授課。學校雖屬業(yè)余性質,卻以完整的教學大綱,嚴格的考核制度,優(yōu)質的師資力量,用高度敬業(yè)的負責精神,培養(yǎng)了無數(shù)出眾的美術人材,如今他們已成為當今活躍于吳門畫壇的一支中堅力量。
蘇州業(yè)余美術學校在籌建階段亦同時進行招生工作,經過統(tǒng)一考試擇優(yōu)錄取,于1981年3月正式上課。當年都是帥小伙子的章致中、錢杲、陳培祖是國畫班的同班同學,項偉君在一年后也成了他們的校友。他們有幸受到了吳門名宿、畫家王子振、朱月耕、陳必強和著名畫家劉振夏、徐達、嚴佩玲、徐漢章、馬路等老師的親授指教;有幸聆聽一代吳門宗師張辛稼、吳養(yǎng)木、蔣風白、張繼馨、崔護等的諄諄教誨。莘莘學子極其珍惜這寶貴的學習時機,發(fā)憤勤勉,孜孜以求,三年的學習生涯為他們開啟了通往中國傳統(tǒng)藝術殿堂的大門,獲得了吳門畫派的精典要義,對藝術學習近四十年的不離不棄,成就了如今尤可珍視的喜人成果。予觀夫黔山奇峰,峽江濤聲,武陵春霧,黃山煙云,無不在開合有度、筆墨凝煉的畫幅中吟唱出章致中對祖國壯美河山的禮贊和赤子情懷;若品清雅淡然之水仙,嫵媚婀娜之紅杏,雍容華貴之牡丹,青翠欲滴之修竹,亦可體味出錢杲于工筆花鳥畫傳承創(chuàng)新中保持的含蓄雋永、工致雅逸的吳門畫風和士人氣質;又賞冰雪紅梅,傲霜秋菊,風荷翠鳥,婆娑竹影,一幅幅墨彩淋漓、生趣盎然的生態(tài)畫境,總能感受到陳培祖對自然生靈傾注的真摯情愫和以筆墨形態(tài)表達的高尚情趣;再讀翠蓋掩映的出水芙蓉,東籬滿屏的點點黃花,灼灼其華的碧芽春桃,含露欲滴的玉簪風姿,于老辣率真的水墨交融中彰顯出項偉君曠達、灑脫、激越的寫意風采。
四十年前特殊年代的“藝門同窗”,以“江南春憶”抒情,攜手舉辦中國畫作品聯(lián)展,來感恩改革開放浩蕩春風帶來的圓夢機遇,來匯報他們同游藝海所結出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