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新平
摘要:文化學習是英語語言學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跨文化意識的滲透是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因子,所以,在小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過程中,跨文化意識的滲透同樣重要。英文繪本,一方面圖文并茂,能使英語學習更具趣味性,讓學生快樂閱讀,學生的主動性得到提高,學習效率自然也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包含原始地道的英語語言和其本土民族的文化,不僅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真實的原汁原味的英語語言,也可以幫助孩子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使他們通過感知自身文化和他人文化差異,開闊自己的視野,增強對另一種文化的理解能力,真正成功地掌握英語語言交際能力。
關鍵詞:英語繪本;跨文化意識;跨文化交際能力
1.引言
根據(j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計劃綱要》的精神,首先,小學英語教學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tài)度和文化意識,操練聽說讀寫能力,并在學習過程體會和掌握英語語言本身所蘊涵的文化精髓,學會處理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形成開放和包容的個性品質。其次,教材修訂既要重視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也要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并提高對相應的文化的敏感度,讓學生在體驗中外文化的異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識,從而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英語繪本不僅給小學生提供的有效的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小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滲透方面起著重要的意義。
2.小學生跨文化意識滲透的重要意
2.1.文化學習是英語語言學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國語言學家Sapir在《語言論》說:“語言的背后是有東西的,那就是文化,而且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許國璋從語言與人、客觀世界以及文化這三層關系來闡釋文化的內涵。就語言和文化的關系,他指出語言是文化信息的載體。社會語言學研究院蔡富有歸納出語言的12種基本屬性,其中也明確指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和信息的載體。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它就像一面鏡子記錄并反映文化的每個層面包括生活方式、傳統(tǒng)習俗、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等。所以在語言教學產(chǎn)生的同時,文化的滲透也應該同時發(fā)生,語言學習不能脫離文化學習。
2.2跨文化意識的滲透是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因子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美國William B.Gudykunst教授指出跨文化交際(ICC)由認知,情感和行為三部分構成。其中認知就是指交際者的跨文化意識,情感是指其跨文化敏感,行為是指其跨文化能力。良好的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敏感是獲得良好跨文化能力的基礎。三者結合最終體現(xiàn)出交際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就是指與母語為英語的人們交流過程中,學生對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認知,也即對文化差異現(xiàn)象所表現(xiàn)出自覺反應。
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要從小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滲透開始。如果英語教學只側重于語法知識的傳授,而忽略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將會是高語法能力,但低語用能力,最終影響其語言交際能力,正如何自然和張巨文在研究中指出:較差的跨文化意識會導致學生在真實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中無法有效調動和使用他們的語言知識,也即他們的交際能力無法與他們的語言知識相匹配。小學階段,學生可塑性最強,易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根據(jù)心理學研究結果,學習主體的情感交織在思維機制中,或成為動力,或成為障礙。
3.利用英語繪本滲透跨文化知識,培養(yǎng)小學生跨文化意識.
3.1圖文并茂,激發(fā)閱讀興趣,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化差異
加拿大兒童文學家Perry Nodelman這樣定義繪本:“繪本是通過一連串的圖畫和相對較少的文字(有時沒有文字),相互結合傳遞信息和講述故事的兒童書”。繪本通過圖畫和簡單精煉但又不乏風趣活潑的文字相結合來傳遞信息和講述故事,貼近兒童的世界和兒童的視角,也符合兒童的思維和語言水平。根據(jù)心理學的研究,兒童在不怎么識字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具備一定的讀圖能力。對于兒童,圖畫是閱讀的最初入口,也正是圖畫激發(fā)了他們的閱讀興趣。
3.2深掘跨文化知識,提高學生跨文化理解能力
語言教學研究者鄧炎昌和劉潤請認為應本族文化與他族文化并重,也即學生學習外語的目標應該是在保持自己的的文化身份的同時成為合格的外語使用者??凳缑粽J為,具有本民族文化自覺才可能高質量傳遞信息,熟悉他族文化方能準確理解對方所傳遞的信息;為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本民族文化自覺和他族文化意識,增強對文化的敏感性和包容性,引領學生對文化差異的理解和認同。例如:學生在閱讀原文繪本《小豬佩奇》系列故事中的 Peppa’s Fist Sleepover 時,老師引導學生完成故事和語言文字的閱讀后,可以因勢利導對“sleepover”一詞所承載的跨文化信息“sleepover party ”展開進一步的滲透。例如。告訴學生Sleepover也被稱作Sleepover party, Slumber party或 Night party(留宿聚會、過夜派對、留宿狂歡等)。
4.結束語
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文化遷移是跨文化交際最大的障礙之一。英語語言的教育從小學做起,文化教育也要同步進行,語言與文化學習融合,能使英語學習更具趣味性,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自然也得到提升,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語言教學和學習的目的。英文繪本包含原始地道的英語語言和其本土民族的文化,不僅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真實的原汁原味的英語語言,也可以幫助孩子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使他們通過感知自身文化和他人文化差異,開闊自己的視野,增強對另一種文化的理解能力,真正成功地掌握英語語言交際能力。語言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跨文化意識的滲透也同樣是點點滴滴進行的,教學相長,在教授學生英語學習的同時,教師的也要不斷自己的文化知識和文化素養(yǎng),并不斷了解和學習跨文化外語教學的策略,和新型語言文化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蔡富有.社會語言學的若干理論問題[J].中國社會科學,1990年03期.
[2]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學習——英漢語言文化對比[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120.
[3]何自然,張巨文.外語教學中的語用路向探索[J].山東外語教學(4):3-8,2003.
[4]康淑敏.教育生態(tài)視域下的外語教學設計[J];外語界;2012年05期.
[5]胡文仲.文化與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6]胡文仲.文化教學與文化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1993年01期.
[7]培利·諾德曼.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M].劉鳳芯譯,臺灣:天衛(wèi)文化圖書福分有限公司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
(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qū)景賢小學 529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