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 余宏
核心閱讀:桂花村,位于墊江縣裴興鎮(zhèn),是重慶的市級貧困村。作為桂花村第一批建檔立卡貧困戶,王茂強靠著勤勞的雙手,在荒地上種起了被當?shù)厝私凶觥盎墓稀钡拿郾灸瞎稀T趭^斗的路上,王茂強不僅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而且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鄉(xiāng)親們在田地里種下脫貧致富的希望。
Core Reading: Guihua Village, located in Peixing Town, Dianjiang County, is a municipal poverty villagevillage in Chongqing. As the first batch of poverty family recorded and filed in Guihua Village, Wang Maoqiang,relying on his hard-working hands, planted Miben pumpkin called "wild melon" by the local people on thewasteland. On the way to struggle, Wang Maoqiang not only took off the label of "poverty family". but also joined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ading the villagers to plant the hope of getting rid of poverty and becoming rich inthe fields.
7月14日,墊江縣裴興鎮(zhèn)桂花村四組。
在一大片南瓜地里,我們尋見了王茂強。他正俯著身子,察看南瓜的長勢。
茂密的南瓜葉下,一根根南瓜藤貼地而生,相互纏繞。藤蔓上,結滿了足球大小的南瓜,一道道青黃相間的紋路格外喜人。
“這種南瓜叫蜜本南瓜。”王茂強說,七月原本是收獲的季節(jié),不過因為上半年雨水多,這些南瓜還要一個月才能成熟?!暗饶瞎鲜炝耍ど系那帱S紋路會變成橘色。蜜本南瓜熬的湯,不用放糖就很甜。”
王茂強是村里第一個大面積種植蜜本南瓜的,他指著對面的山坡一揮手:“從這里到前方的山頭,你能看到的,都是我種的南瓜,一共兩百畝?!?/p>
順著王茂強的手勢,我們看到了滿坡的瓜田,碧綠青翠間點綴著燦爛的黃花。
荒地里種起荒瓜
Wild Melons are Planted in the Wasteland
與蜜本南瓜結緣,源自王茂強內(nèi)心深處的那個田園夢。
2013年,因父親治療肝硬化花去了6萬塊錢,王茂強家成了村里的第一批建檔立卡貧困戶。
那一年,王茂強24歲。年輕力壯的他可不樂意戴這頂“貧困戶”的帽子。為了改變家庭的狀況,王茂強來到浙江溫州一家鞋廠做工。進城務工雖然比務農(nóng)收入高,但他卻始終難以融入那座陌生的城市,思緒常常飛回家鄉(xiāng)那片綠水青山。
2015年,王茂強回到老家。回鄉(xiāng)后干點啥?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王茂強。
經(jīng)朋友推薦,他開始關注蜜本南瓜的種植??僧斔露Q心種南瓜時,耳邊常常有一些質(zhì)疑的聲音一一“荒瓜有啥子可種的?”“荒瓜又不值錢,為啥子不種點值錢的?”
在桂花村,南瓜還有另外一個名字一一荒瓜。那是因為任何荒坡上,只要撤上種子,它就能生長,村里人都覺得南瓜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面對質(zhì)疑,王茂強選擇用行動回答,他開墾了村里20畝荒地,種起了蜜本南瓜。
萬事開頭難,開墾荒地尤其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巴恋鼗膹U太久,有些地里長的草,比我的個子還高?!睘榱粟s進度,他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午飯就在田間地頭簡單對付,一直要干到天黑。
努力得到了回報。2015年,王茂強收獲了4萬多斤南瓜,收入近兩萬元。也是在這一年,他家實現(xiàn)脫貧。
貧困戶變身致富帶頭人
Poverty Family Becomes the Leader for Wealth Creating
如今,王茂強把家安在了裴興鎮(zhèn)上,但山灣里的老土房一直保留著。老房子位于半山腰,站在院子里望去,眼前一片起伏的山地,都是王茂強流轉(zhuǎn)的土地。
每天早上,王茂強都會6點起床,從鎮(zhèn)上開二十多分鐘的車來到這里,把老房子里養(yǎng)的100只鵝和500只雞放到山上覓食,然后下地開始一天的農(nóng)活。
老房的土墻上,那塊鮮紅的“共產(chǎn)黨員戶”銘牌非常醒目一一這是墊江縣委組織部頒發(fā)的。王茂強正式提交入黨申請書,是在脫貧那年,他的初衷,就是想幫其他貧困戶樹起脫貧信心。在王茂強看來,作為一名黨員,“帶領大家脫貧致富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p>
2016年,王茂強注冊成立了重慶迪通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和村集體以及農(nóng)戶采取了“村集體+基地+農(nóng)戶”的合作模式,希望通過產(chǎn)業(yè)化、規(guī)范化的經(jīng)營管理,把村里的南瓜產(chǎn)業(yè)做大做強。
除了大規(guī)模種植南瓜,王茂強還把這種模式推廣到西瓜和青菜頭。2017年底,王茂強收獲了160余噸鮮菜頭,收入8萬元,為當?shù)刎毨藛T增收近4000元。
同時,王茂強還吸納當?shù)刎毨艟徒鼊展?,傳授種植經(jīng)驗,帶動他們發(fā)展產(chǎn)業(yè)。在基地務工的村民,每人每天不僅有60元的務工費,還能享受一頓免費的午飯和面包車接送“上下班”的待遇。
從建檔立卡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王茂強確實帶動了不少村民。
今年65歲的李合權就是其中之一。2015年,李合權因為肝膽結石手術,花去6萬塊錢,他家也因病致貧成為貧困戶。
2016年開始,在自家的8畝地里,李合權上半年種南瓜,下半年種青菜頭,當年就收入了一萬五千塊錢。第二年,李合權就靠著自身的努力順利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