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吉椒18號
栽培歷史: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學研究院選育。2009年以自交系“H9”為母本,自交系“H25”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選育而成。
2016年通過吉林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定名“吉椒18號”。
分布區(qū)域:吉林省各地露地栽培
特征特性:
種子性狀:種子為短腎形,扁平稍皺,金黃色,千粒重5.5~6.5克。
植株性狀:植株生長勢強,連續(xù)結(jié)果能力好,株高平均65厘米,株幅為60厘米左右,花白色,始花著生在主莖第12節(jié)上,分枝多,單株結(jié)果數(shù)7~12個。
果實性狀:果大燈籠形,青果綠色,老熟果紅色,單果重平均150克,果縱徑平均13厘米,果橫徑12厘米左右,果肉厚約0.45厘米,皮薄稍有皺褶,辣味適中,味清香,每百克辣椒鮮重Vc含量150.5毫克。
抗病、逆性:抗辣椒病毒病及炭疽病能力強。
生育日數(shù):從播種到商品果采收為107天左右。
產(chǎn)量結(jié)果:平均公頃產(chǎn)量48000千克。
栽培要點:
播種育苗:在吉林省長春地區(qū)單層大棚栽培時,一般1月下旬至2月上旬溫室播種育苗,出苗后白天控制在25~28℃,夜間15℃左右,2葉1心時移植。達到株高約20厘米,可見真葉11片以上,莖粗0.3厘米,無枯葉,無病株,植株顏色正常時,即可定植,定植前5~7天開始煉苗。
定植:大棚或日光溫室內(nèi)10厘米深土壤中,一周內(nèi)溫度穩(wěn)定通過12℃以上,即可定植。保護地種植時,采用畦作或池作,株距30厘米,大行距120厘米,小行距50厘米。
施肥:定植前每公頃施腐熟好的有機肥30000千克以上,尿素100千克,二銨200千克,硫酸鉀150千克。
田間管理:定植時澆透水,7天后澆足緩苗水,然后進入蹲苗環(huán)節(jié),一般蹲苗12天左右,主要促進辣椒根系的發(fā)育。門椒及以下的側(cè)枝要及時摘除,促進營養(yǎng)生長。
生長中后期要小水勤灌,注意防旱排澇。栽培過程中可追肥兩次,第一次在對椒開始膨大,每公頃追施尿素150千克,第二次在辣椒結(jié)果盛期,每公頃追施尿素200千克,同時可加入15%左右的磷酸二氫鉀。
采收:早期果要及時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