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閆紹峰 傘慧洋 韓家金
摘 要:本文介紹了浮頭式換熱器的設計過程,主要包括設計方案的選擇、工藝設計計算、強度設計計算和結構設計等,根據(jù)設計計算結果利用Auto-CAD繪制了裝配圖和零部件圖。
關鍵詞:浮頭式換熱器;工藝設計;強度設計;Auto-CAD
1 設計方案的選擇
1.1 主要技術參數(shù)
1.2 設計方案的選擇
浮頭式換熱器管束可從殼體內抽出,便于清洗,不產生熱應力。適用于管殼程溫差應力比較大的情況,介質不易清潔的場合。本次設計的介質是石油液化氣和水。其中石油液化氣的入口溫度是120℃,出口溫度是89℃,流量為500kg/s,工作壓力是0.69MPa;水的入口溫度是70℃,出口溫度是95℃;工作壓力是0.4MPa。由于兩種介質的溫差較大,會產生很大的溫差應力,而且石油液化氣是清洗介質,水是容易結垢的介質,所以選用浮頭式換熱器,一可以消除溫差應力,二便于清洗。再者,考慮工藝要求,該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冷卻石油液化氣,故選擇石油液化氣走殼程,可以更好的散熱;水走管,可以起到更好的冷卻效果。
2 工藝設計計算
2.1 計算傳熱面積
熱負荷
Q=WcCpc(t2-t1)=1.84×106W
根據(jù)兩流體的情況,設:
K=150W/(m2·℃)Δtm=0.9× 43.7=39.3℃
2.2 計算換熱管數(shù)
選φ19×2mm無縫鋼管,材質10號鋼,管長6m。
拉桿數(shù)為10,因此實際換熱管數(shù)為1826個。
2.3 殼體直徑的確定
Di=a(b-1)+2l=25(52-1)+2×38=1351mm
取Di=1400mm
2.4 核算壓強降
管程壓強降
ΣΔPi=(ΔP1+ΔP2)FtNP=8175.4+2180.1=10355.5Pa
殼程壓強降
ΣΔP0=(ΔP1+ΔP2)FsNs=(1.7×105+1.63×105)×1.115×1=3.83×105Pa
換熱器的壓強降在10×100kPa范圍內,滿足工藝要求,從上面計算可知,該換熱器管程與殼程的壓強降均滿足題設要求,故所設計換熱器工藝參數(shù)合理。
3 強度設計計算
3.1 筒體壁厚的設計計算
設計壓力
P=0.15×1.1=0.165MPa
對于16MnR鋼,最小壁厚δemin=3+2.19=5.19mm,根據(jù)
鋼材規(guī)格取δn=10mm。
3.2 封頭壁厚的設計計算
同理:
為了使筒體與封頭受力均勻,通常將封頭壁取與筒體壁厚相等,即δn=10mm。
4 結構設計
4.1 總體結構設計
4.2浮頭和右封頭結構設計
4.3焊接結構設計
4.4爆破片結構
反拱型爆破片的厚度是正拱形爆破片的幾倍,厚度偏差對爆破壓力的影響相對較小,故制造精度較高。正常操作直至失穩(wěn)時,反拱型爆破片工作時的應力均在彈性范圍內,抗疲勞性能好。適用于中低壓、承受背壓或脈動載和的工況(見圖5)。
5 小結
本設備設計按照國家目前最新標準GB150-2011《壓力容器》和GB151-2014《熱交換熱器》的規(guī)定,設計技術參數(shù)完全模擬錦州某公司的在役設備,設計計算結果與工程實際基本一致;圖紙結構合理,表達清楚。通過本次設計,設備結構有所改進,傳熱效果明顯提高,流體阻力比原設備大大下降,達到了高效節(jié)能的目的。本設備結構簡單、緊湊;管子清洗方便,易于更換;主要應用于管、殼程溫差較大的場合。
參考文獻:
[1] GB 150-2011.壓力容器[S].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2.
[2] GB/T151-2014.熱交換器[S].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5.
[3]錢頌文.換熱器設計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2.
[4]鄭津洋,董其伍,桑芝富.過程設備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
[5]陳敏恒等.化工原理[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
[6]化工機械手冊編輯委員會.化工機械手冊[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1.
作者簡介:
張濤(1995- ),男,漢族,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市人,本科學歷,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yè)。
閆紹峰(1963- ),男,漢族,遼寧興城人,碩士學歷,遼寧工業(yè)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yè)教學與設計。
傘慧洋(1996- ),男,滿族,遼寧葫蘆島興城人,本科學歷,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yè)。
韓家金(1998- ),男,漢族,遼寧沈陽人,本科學歷,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