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網絡文學是互聯網發(fā)展時期新興的一種文化產業(yè),在資本的運轉之間被轉換成為各種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深受網民和受眾的喜愛。但是這種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在內容方面出現了字數優(yōu)先、片面追求點擊率、跟風模仿、追逐宮斗等一系列問題。針對以上問題,進行問題追蹤和溯源,以希望解決網絡文學在內容方面出現的不足,實現網絡文學自身的文化價值。
【關鍵詞】 網絡文學;內容方面;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12-0043-03
對網絡文學的理解有這樣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已經出版過的文學作品復制為網絡文字進行傳播;第二種是直接發(fā)布在網站讓觀眾閱讀。所以,對于網絡文學的重新定義,指的就是第二種。即直接發(fā)布在網絡的文學作品等。而目前我國的網絡文學在內容方面出現一些問題。
一、 網絡文學面臨的問題現狀
(一)字數優(yōu)先,不重視質量
網絡文學作者為了贏得更多的稿費,為了吸引更多讀者的關注,會故意把情節(jié)寫得曲折,甚至上百萬字,遠遠超出了長篇小說10萬字的標準。這樣的寫作可能在某些方面迎合了讀者的需求,卻忽視了小說本身情節(jié)的發(fā)展。同時很多文學網站的作者在某種意義上只能說是寫手。他們之間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是否擁有稿費。作者出書是擁有稿費的,但是寫手卻不同,他要想獲得點擊率,必須和網絡聯合,通過與網站簽約,才能獲得一定的收入。
原來的出版社是通過發(fā)行量進行結算的,然而網絡文學作品確實通過字數進行結算。所以字數對于網絡文學作品而言就變得尤為重要。當然,評價一部作品是否優(yōu)秀,不能通過字數作為唯一的標準,但為了利益的最大化,為了賺到更多的錢,字數在網絡文學作品中的分量變得尤為重要。比如創(chuàng)世中文網站,在簽約機制中也說得很清楚,只有發(fā)布一定的字數,才能得到資深主編進行的審核,而審核通過后才可能進行簽約。所以以字數作為評判標準,就會無意之中造成網絡寫手追求作品的字數,忽視作品本身的情節(jié)發(fā)展,造成作品質量不高、拖沓冗長、邏輯性不合理等各種問題。
(二)點擊率優(yōu)先,不符合標準
以目前的評判標準,網站對網絡小說的優(yōu)劣標準有兩個:第一是點擊率;第二是可延伸價值。
首先點擊率是網站對網絡小說評判的一個基本方法。只有點擊率高,才能吸引到更多的讀者,有點類似現在視頻網站的直播。網紅由于視頻的因素,可以制造很多的噱頭,但是網絡小說在制造噱頭方面就困難很多。因此只能在內容、情節(jié)、情感方面迎合讀者心理,滿足受眾的需求。
其次就是作品的可延伸價值。網絡寫手上傳文章后,編輯和主編必須經過后臺審核,根據網絡平臺上受眾的需求,評判作品改編的可延伸價值,是否可以進行游戲、影視劇等的改編機會,從而衍生出其他相關產業(yè)的開發(fā)。
所以點擊率和可延伸價值這兩個標準,從根本上都不能保證網絡文學的質量,標準都不太合理。文學作品應該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對生活的提煉。而文學作品的點擊率就純粹靠受眾的喜愛。所以網絡寫手想要贏得點擊率,就必須迎合受眾的心理,按照他們喜愛的方式去創(chuàng)作,在某種程度上就可能違背了生活的真理,情感的發(fā)展。同時網絡小說的受眾一般以20歲年齡段為主,本科以下受眾就占據百分之九十多,而他們沒有什么生活的經歷,對于網絡小說的追求以娛樂為主。同時一味追求網絡文學作品的可延伸價值,渴望衍生其他行業(y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對網絡文學作品的評判標準也不太合理。
(三)宮斗類優(yōu)先,不重視內容
現在的網絡文學作品,在內容方面受到的約束較少。雖然網監(jiān)也會不斷凈化網絡環(huán)境,會規(guī)定不能使用的字眼,不能談及的內容,但是網絡寫手還是會使用不同的字眼來代替。所以網絡小說在內容方面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有某些負能量,在某種程度上偏離主流思想。比如,在網絡文學作品中,主要以宮斗類和職場類小說為主,而這類小說的主題以猜測和設計為主,對年輕的受眾而言,可能是一種錯誤的引導。年輕人在社會上打拼,主要靠的是能力,而不是手段。宮斗劇追逐的更多的是使用怎樣的手段達到目的,最終吸引觀眾的眼線。
網絡小說在內容方面的不良影響,主要有三點原因:第一,網絡寫手水平參差不齊,不能保證質量;第二,受點擊率的影響,網絡寫手會受到受眾的影響,趨同他們的認識;第三,網絡寫手在與讀者互動的過程中,不免會應受眾的要求進行作品的再創(chuàng)作,使作品違背原來的本意。
(四)跟風模仿多,不注重題材
目前網絡文學在題材方面最主要的表現就是跟風模仿多,題材重復。
為什么網絡文學作品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第一就是當年某個網絡文學作品爆紅,那么這種題材就會被跟風模仿;第二就是為迎合受眾喜愛,把同類型題材的情節(jié)編寫得相似度很高。比如男女戀愛,一同做杯子、送杯子的情節(jié),就可能在不同的網絡文學作品中多次出現;還有就是網絡小說中經常出現的穿越重生、誤打誤撞、俘獲芳心的情節(jié);諜戰(zhàn)片中的懸疑只突出我方的英勇;宮斗類女一號灰姑娘出身,一路打怪,得到幫助,最終脫離險境,榮升高位。
這種跟風模仿的題材被廣大網友稱之為“套路”。這些套路作品的最大弊端就是急功近利,追求短暫的風光,獲得暫時的利益。而文學作品,不論是網絡還是紙質,究其根本,都是人生的一種經歷的提升,是為了更好處理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關系。因為真正意義上的精品,是需要經得起實時間的檢驗的,是有更強的邏輯性,符合人物情感發(fā)展的,同時關照世界萬物的,各種經驗的集合,而非某類暫時大紅大紫的網絡叫賣小說。
(五)違背史實多,不注重邏輯
網絡寫手為了先發(fā)制人,免除自己的責任,躲避抄襲現象,往往會在網絡小說的開頭注明“本文情節(jié)為虛構,謝絕考證”等相關字樣,為自己在創(chuàng)作時的天馬行空推脫關系。這樣一來,為了情節(jié)的推動,作者可能就不顧及歷史的真實而肆意發(fā)揮。除了穿越、玄幻之類的網絡小說,那么基于一定的歷史關系而進行創(chuàng)作的網絡作品,雖然不必完全按照事實,但是在歷史發(fā)展的延續(xù)中,還是需要一定的史實基礎的。例如,佛家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原,那么在西漢初期就不能出現這種現象。還比如在宋代才出現的食物,就不能的出現唐朝的文學作品中。更有甚者,把宋代的書法作品直接布景時候,搬到了唐朝的時代,這也是違背歷史規(guī)律的,違背邏輯的,在某種程度上會誤導年輕一代。
網絡文學寫手為什么會特別中意穿越、仙俠之類的題材,就是因為這種題材可以不顧及歷史,隨意創(chuàng)作。尤其現在網絡寫手以年輕人為主,受網絡、利益、名譽等的推動,作品創(chuàng)作后又來不及進行反復的揣摩,不自覺間,就會存在邏輯方面的不一致現象。這些對于追逐網絡文學的中學生、大學生而言,就會產生不良影響。
二、 網絡文學產生問題的原因
關于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的問題,有兩大反面的原因:
一是網絡寫手本身的原因。他們自身的教育背景、人生經歷、對生活的感悟、對人物之間關系的理解、寫作的目的等不同,那么最終創(chuàng)作出來的網絡文學作品的水平也會參差不齊。更有甚者,以利益為先,可能就會出現上述的種種現象。
二與文學網站的經營和管理模式有關。這里從幾個方面詳細論述。
第一,從投稿的程序來看,一般的文學網站都會讓作者進行實名認證,然后才能填寫有關作品的系列信息。同時對于網絡作品,優(yōu)先考慮長篇小說,言情、宮斗、仙俠、偵探系列。因為這些作品收到現在的熱捧,所以編輯一般都會優(yōu)先退出,同時會規(guī)定字數要求,至少一萬字以上的作品,才能偷出。所以從投稿的流程中,可以看到題材的重復。
同時實名認證,雖然一方面保證了網站編輯和網絡寫手直接的快速聯系,但也會存在暴露網絡寫手隱私的問題。我們都了解,網絡作為一種虛擬世界,本身就是匿名的,這樣才能更大程度去關注作品而非作者本人。但是一旦暴露身份,很可能對網絡寫手而言造成生活上的不必要的干擾。
第二,從網站的經營來看,所有的網站首先需要生存,那就必須追求經濟利益。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網站的點擊率高。那怎樣確保這種高點擊率呢?從根本上說就是需要網絡寫手不停地更新,字數必須多,才能不斷吸引受眾的眼球。而真正的文學作品寫出后是需要反復修改,不斷揣摩的。網絡文學作品的實時更新,就使得網絡寫手沒有更多的時間用來揣摩就直接發(fā)出,同時每天的更新也讓網絡寫手心里壓力很大,對作品更高更好的追求方面就會大打折扣。
同時所有的網站作為一種經營性的行業(yè),網站的設計和編輯以及后期的管理更新都需要專門的技術型和管理型人才,而這些人的工資待遇也會直接影響網站的質量。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文學網站更多的是創(chuàng)造效益。
第三,從網站的盈利方式來看,文學網站是通過廣告贊助和網絡文學寫手的分成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當然,一般讀者在文學網站瀏覽網頁或者文學作品前幾章時候,依然可以享受免費政策。這里的利潤就是從文學網站的首頁中的大量的廣告費用獲取的。同時,網站和寫手之間也會達成利益的分成,以實現網站的增值。所以寫手的作品在后幾十章的閱讀中可能就會涉及收費,以產生更多的利益。當然有些網站也會設置積分兌現制度,使得網絡寫手可以獲得更多的時間豁免權,來保證寫手的時間。
三、 網絡文學內容方面的問題的影響
網絡文學在內容方面所產生的五大問題歸結起來就是文學網站的機械化創(chuàng)作。一般而言,文學創(chuàng)作時自由的,從題材到內容到形式到創(chuàng)作者的時間,都不可能是固化的。但是因為作為一個高產出的文學網站,既要有作品,還要有效益,那么最大的影響就是剝奪網絡寫手的創(chuàng)作激情,使他們的靈感創(chuàng)作便成了工業(yè)化的作業(yè)形式。具體從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網絡文學評價機制來說。
第一,從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說,文學創(chuàng)作本身就是極具個性的、表現社會生活的、囊括人類方方面面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種特殊體驗。所以文學網絡寫手的自由是不應該被限制的。因為不同的寫手可能采用不同的創(chuàng)作手法。有的寫手是先寫提綱然后再慢慢斟酌細節(jié);有的寫手是寫著寫著不斷修改和補充細節(jié);有的寫手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停下時間去思考和安排剩余的情節(jié);還有一些寫手可能不擅長網絡小說而只喜歡短篇或者詩歌、戲劇等其他形式。這所有的種種在網絡文學的平臺上都可能受到限制。因為網絡文學平臺從根本而言是經營性行業(yè),是以營利為目的而非公益。所以網絡文學需要的是快速、有點擊率、有付費收入,這就要求網絡文學寫手必須摒棄原先的創(chuàng)作方式,適應網絡平臺的需求,這本身就是對網絡寫手的巨大的時間、自由的沖擊。
第二,從網絡文學的評價機制來說,網絡平臺最終是以收益為主。哪種題材更能受到觀眾的喜愛,那么這段時間可能就會集中推出這種題材,而不會去管網絡寫手是否喜歡這種重復題材的創(chuàng)作。同時這種題材是否能夠開發(fā)、延伸出多種形式,能夠更大程度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所以在這種急功近利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中,在這種以營利為目的的評價機制中,網絡文學作品只能淪為快餐品,失去文學創(chuàng)作的獨特個性,無法實現他們所秉承的文化價值。而某些網絡文學作品也只能淪為附庸品。
參考文獻:
[1]王小英,祝東.論文學網站對網絡文學的制約性影響[J].云南社會科學,2010,(1):151-155.
[2]肖楠.淺談中國網絡文學的特點[J].商業(yè)文化,2008,(8):142-143.
[3]李志華.網絡文學產生的時代背景分析[J].文學教育,2011,(9):10-12.
作者簡介:
蔣珂,女,河南滎陽。講師。學歷:研究生,文學碩士學位。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