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池薇曼
高中時每到周末,我跟室友們最常進行的活動之一,就是逛步行街夜市。
下午四五點,陸續(xù)有攤主騎著載滿貨物的三輪車來到步行街,在街道兩邊規(guī)劃好的攤位搭好棚架,賣衣服,賣小飾品,賣小吃……商品琳瑯滿目,攤位鱗次櫛比,市民摩肩接踵,相當熱鬧。
像我們這樣囊中羞澀的高中生,通常都會選擇到此處買禮物送人。
夜市攤位流動性大,運氣好的話,還真能淘到不錯的商品。我多次作為同學挑選禮物的參謀,榮幸地陪同她們買禮物。
拆禮物的喜悅收禮物的人方能體會,而對買禮物的我們而言,挑選禮物的過程,才是獨屬于我們樂趣。
我印象里最深刻的一次陪伴買禮物的經歷,是高一時陪初中的好友Z。Z與我考上的高中不同,但那次她要送禮物的男生H是我們初中共同的同學,高一時正好跟我同班。
H生日快到了,Z跟他以姐弟相稱,她一再跟我強調,她是家里的幺女,特別想要一個弟弟。Z作為姐姐,H這個弟弟生日,她送一份禮物是理所當然的。少女時代的心事,我們總是自以為掩飾得天衣無縫,其實旁人一眼就看穿。
盛夏的夜晚,我與Z穿梭于夜市,把每一家賣男裝的攤位都仔細逛了一遍。多數時候,我是在發(fā)呆,只有Z全程認真地挑衣服,不時把選中的衣服給我過目,問我H會不會喜歡這件衣服之類的問題。
說實話,我跟H不熟,又怎會知道他的喜好?
Z所在的高中校規(guī)比較松散,不強制要求穿校服,而我與H就讀的高中必須每天穿校服。有時候周六補課或者周日晚上的晚自習課,我們可以穿私服,但是很遺憾,我對H的私服沒有任何印象。即便如此,我還是絞盡腦汁地給出建議,努力想象H是否適合那些衣服。
就這樣挑了一個晚上,Z選中一件衣服,又去精品店選了禮盒,店主熟練地層層包裹好盒子,交給Z。
其實Z原計劃讓我?guī)兔Π讯Y物轉交給H,畢竟她跟H不在一個學校,要專程跑去送給他。
猶豫片刻,Z還是沒有讓我轉交,選擇親自送給他。
那個盒子里裝的不僅是禮物,更是她層層包裹的少女心。
我不知道H有沒有穿過那件衣服,至少我沒有看見過。
前幾年Z結婚,新郎是她的大學同學。Z為之精心挑選過禮物,為他是否會喜歡這份禮物而忐忑不安的男生,終究不屬于她的人生。
但是,婚禮上的她很幸福,就像送禮物不只有一個選項,人生伴侶也不只有一個選項。
上大學乃至工作以后,我也給別人送過禮物,也會繼續(xù)做朋友們挑禮物的參謀。
我不再去逛夜市,更不會把從夜市地攤買來的東西送人。我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送高檔的、限量的、流行的物品給別人。有的時候,比起取悅他人,更像在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生活久了,我們很容易忘記,送禮物的初衷只是傳達一份心意,或許是愛情,或許是友情,或許是感謝……無論送出的禮物價值如何,它承載的,都是我們的心意。我們不該把感情物化,不該用價格標簽上的數字去衡量一份感情。
可這些,長大成人后的我們,似乎都忘了。
我有禮物要送給你,送出的不僅是物品,更是用金錢無法衡量,也買不來的我的心意。
望你能察覺。
望你能珍惜。
愿收到禮物的你,能與送出禮物的我一樣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