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開枝 譚世勛
華景同志還是離我們而了!像他的親人和眾多好朋友一樣,我們心如刀割,悲痛不已!我們與華景同志曾在廣東省委辦公廳同事多年。根據(jù)組織的安排,退休后我們又來到廣東省老區(qū)建設促進會,一起為老區(qū)和老區(qū)人民服務。幾十年來,我們志同道合,肝膽相照,相互珍重,配合默契。華景同志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一位好同志、好同事、好朋友,省老促會失去了一位好領導,革命老區(qū)人民失去了一位“好義工”。
回眸往昔,華景同志的歡顏笑貌猶在眼前,他的警句妙語縈繞耳邊,他的真誠熱情如拂面春風,他的高風亮節(jié)令人景仰!他忠誠黨的事業(yè)、情系老區(qū)人民,勤奮刻苦、鞠躬盡瘁、無私奉獻,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華景同志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從工礦企業(yè)調到廣東省委辦公廳工作二十多年,做過信息調研工作,當過三位省委領導的秘書,曾任第一秘書處處長、辦公廳副主任、省委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之后又擔任茂名市委副書記兼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陽江市委書記兼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人大常委會選聯(lián)工委主任。華景同志政治信念堅定,思想敏銳清醒,忠誠于黨和人民,工作勤奮刻苦,有才千、能力強、會千事,與他共事過的同志都印象深刻、交口稱譽。長期在省委領導身邊和重要崗位工作,華景同志養(yǎng)成了很強的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善于協(xié)調各方達成共識,善于從大處著眼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養(yǎng)成了細致嚴謹、深人扎實、講求實效的作風,總是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果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各種任務,深受上級領導的肯定和同志們的稱贊。華景同志逝世后,同志們朋友們深表悼念,對他的為人處事、高風亮節(jié)、所做貢獻大加稱頌。他曾經主政過的陽江市有很多網友悼念留言,充分肯定他對陽江市經濟社會發(fā)展所做的一件件實事好事。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深深地鐫刻在華景同志的骨子里。
華景同志曾在省委辦公廳長時間作信息調研、起草領導講話稿、省委文件審核把關等工作,勤奮認真刻苦,文字功夫非常過硬,要求甚高,文秘工作方面是專家中的專家。他分管文秘工作時,對文件稿的審核把關非常認真,下班后想到新的修改意見,當即給有關同志打電話指導修改,直接指出文件稿的第幾段第幾行應該怎么修改,有時甚至把整段文字背誦出來。他聰慧睿智,文史知識非常豐富,書法有相當造詣,文學修養(yǎng)頗高,雖然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不多,但也出手不凡。他牽頭撰寫過一篇全國農業(yè)勞模報告文學被評為一等獎,其篇名《綠野奇勛》也被作為該報告文學集的書名(書名由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田紀云同志題寫)。華景同志逝世前,在醫(yī)院病床上,發(fā)來了杜甫的《七律.登高》,傷感地說:以前能背誦很多唐詩,可惜現(xiàn)在能記住的不多了。華景同志博學多才是跟他勤奮刻苦學習分不開的。他特別愛讀書,閱讀范圍十分寬泛。他有一個習慣,就是離開廣州到國內外的某個城市,定要購買一兩本新書,以便旅途閱讀,并留作紀念,這個習慣堅持了幾十年。他家靠墻的幾個大書柜中滿滿的存放整齊的書,有相當一部分是這樣買回來的。他說過,當楊應彬同志秘書的幾年,是他看書最勤最多的幾年。楊應彬同志是同輩省委領導中有名的才杼,睿智、敦厚、慈祥,言傳身教、扶持激勵后輩,在出差路上或晚飯后散步,交談工作之余,應彬同志經常暢談諸子百家、哲學、經濟學、文學和天文、地理、歷史等等,引導他廣泛閱讀、開闊視野。華景同志說,面對這樣博學的好領導,唯有勤奮學習,才能勉強跟上領導的思路,才能做好工作。勤奮工作、勤奮學習,一直相伴華同葉年。
華景同志當過農村和工礦企業(yè)基層干部,對工人農民有著深厚感情,有很強的“平民意識”,很容易與一般干部群眾拉近距離,甚至成為朋友。他為人誠實正直,平易和藹,沒有架子,令人感到可敬可親。他團結同志,善于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有很強的人格魅力,工作時嚴肅認真、一絲不茍,閑暇時幽默風趣、妙語迭出,同志們在寬松融洽的氛圍中,特別愉快、高效地做好工作。他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要求別人做到的,他首先帶頭做到。他關心部下,主動地幫助解決工作中和生活上的困難,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省委辦公廳的許多年輕干部,從解決住房、家屬調動、小孩人學、急病看醫(yī)生、探親買車票等等,華景同志都主動關心,有時先于干部所想,就幫助解決了困難。被他幫助的好些干部,今天談起來仍記憶猶新、激動不已。他在茂名工作時,利用理發(fā)染發(fā)的時間,與市民打撲克聊天,詢問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他們一起交談,歡聲笑語,氣氛融洽。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是人們對華景同志的一致評價。
華景同志長時間在重要崗位辛勤工作,原打算退休后能多留時間好好陪伴家人,旅游訪友,處理自己的事務,專心整理幾十年來的所思所想。但是退休后,組織上需要他到省老區(qū)建設促進會工作時,他毅然放下自己的事情,到省老促會擔任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法人代表,全身心投入為革命老區(qū)和老區(qū)人民服.務。他協(xié)助會長,首先是做好換屆工作,物色人員、搭建新的領導架構,充實工作人員,使新班子很快正常高效地開展工作。他又和省老促會的領導、理事們一起深入我省原中央蘇區(qū)調研,考察江西、福建兩省落實扶持原中央蘇區(qū)政策的做法和經驗,提出我省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推動我省貫徹落實國家關于促進原中央蘇區(qū)加快發(fā)展的有關政策;他多次深入海陸豐老革命根據(jù)地調研,協(xié)助會長積極向省委省政府及有關部門反映該革命老區(qū)的存在問題和老區(qū)人民的呼聲,提出扶持該老區(qū)發(fā)展的建議,多方奔走、形成合力,終于成功爭取到扶持海陸豐老革命根據(jù)地十多個縣(市、區(qū))加快發(fā)展的優(yōu)惠政策;多次與省老促會領導一起,向省委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匯報我省老區(qū)的發(fā)展情況和存在問題,提出促進我省老區(qū)加快發(fā)展的意見建議。他和老促會的同志們一起,為促進全省革命老區(qū)加快發(fā)展,為做好革命遺址和紀念設施的保護、修復、利用,為傳承紅色基因、宣傳老區(qū)精神,為資助革命烈士后裔上學等,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受到老區(qū)干部群眾的贊揚。
為做好省老促會的工作,華景同志克服了大量困難,特別是長達數(shù)年帶著重病之軀,生命不息,奮斗不止。華景同志退休后,他愛人在深圳幫忙照顧孫女,他獨自留在廣州,從來只會專心工作而不會做家務、甚至連用電飯鍋煮飯都不會的他,六十幾歲了才開始學做簡單飯菜和家務,照顧自己。他周五下班后坐動車、轉公交去深圳與家人團聚,周日下午又趕回廣州。幾年前,被確診患上難治之癥后,他不動聲色、若無其事,堅持邊治療邊照常工作,任務繁重時還顧不上要正常休息。省老促會的大多數(shù)同志,長時間里都不知道他已身患重病絕癥。由于多次復發(fā),不斷的治療化療,2018年華景同志的體力精力明顯衰退,但是只要精神稍好,他都堅持工作,甚至還外出開會、調研。2019年在治療間隙,他多次主持有關會議,修改會議文件、率調研組到幾個市調研部分老區(qū)縣(市、區(qū))的情況,為省委省政府出臺政策扶持老區(qū)縣提出建議。2019年年中,他到珠三角幾個市參與專題調研老區(qū)發(fā)展史編寫進度及質量,審閱了多本書稿,在8月份舉辦全省第一期老區(qū)縣發(fā)展史書稿修改培訓班之前,他連續(xù)審閱了8本書稿,逐一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專門約請個別縣區(qū)的執(zhí)筆人來省老促會商談如何修改。我省革命老區(qū)縣發(fā)展史編纂工作,從動員組織編寫到督促檢查進度、指導書稿修改,從個別指導到多次主持專門會議、主持老區(qū)縣發(fā)展史編寫和書稿修改培訓班等,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很好成效,多次受到中國老區(qū)建設促進會的表揚。情系老區(qū)、忘我奉獻,是華景同志退休生活的真實寫照!
我們永遠懷念林華景同志!
(作者:陳開枝,廣東省老區(qū)建設促進會會長;譚世勛,廣東省老區(qū)建設促進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