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振
忽然發(fā)現(xiàn)不是父親的親生孩子是什么感覺?
被哥哥嘲諷你不配姓我們家的姓是什么感覺?
發(fā)現(xiàn)母親原來是小妾,什么感覺?
認(rèn)祖歸宗被認(rèn)為是來分家產(chǎn)的,又是什么感覺?
這都什么亂七八糟的呀,簡直稀巴爛。
對,這個叫做朱說(yuè)的少年,一出生就摸到了這么一副爛牌。
但是,他硬生生地把這副牌打造出了王炸般的頂級配置。
牛!
01
朱說的身世
朱說原本姓范,出生在北宋時期的蘇州(公元989年),父親在他兩歲那年去世了。母親馬上被趕出了家門,因為,她是妾。你以為老公死了,正妻眼里還能容得下一個小妾?合法的也不行。這個20歲左右的小媽媽只能選擇帶著兒子改嫁——生存,才是第一問題。
繼父是淄州長山縣的一個下級小官吏,工資不高,要養(yǎng)活好幾個孩子。好在他再艱難也要供孩子們念書——必須參加高考,這是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小朱說很要強,他在一個叫做澧全寺的廟里讀書。那里不提供伙食,當(dāng)然也不可能點外賣吃炸雞。他每天煮一鍋粟米粥,放涼后把凝成塊的粥劃做四塊,早晚各兩塊,伴些咸菜來填飽肚子。同學(xué)見他清苦,給他送來好吃的飯菜,他笑著拒絕了。吃了美食,以后還能吃得進(jìn)冷粥嗎?這就是“劃粥斷齏(jī)”的故事。
若要改變命運,就要對自己下狠手。你以為忍受貧窮才算對自己狠嗎?不,再來看看他是怎么學(xué)習(xí)的吧。知道自己的身世后,朱說更加拼命,進(jìn)了全國四大名校之一的應(yīng)天書院(今河南商丘,其他三個是嵩陽書院、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并稱“北宋四大書院”)。
這里升學(xué)率很高,所以學(xué)子們趨之若鶩。報不起補習(xí)班,他就自己給自己增加功課。沒有錢,他就去結(jié)交名士,免費跟他們學(xué)習(xí)本領(lǐng)。為了學(xué)習(xí),他五年不曾脫衣服睡覺,困了就用冷水洗洗臉。甚至皇帝到應(yīng)天府朝拜祖宗,他都忍住了,沒有和同學(xué)們?nèi)タ礋狒[。他說:“總有一天皇帝會召見我。”果然,26歲那年,他的愿望實現(xiàn)了——科舉高中,見到了皇帝。
他終于吁出一口氣,這么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工作第一件事,先把母親接過來享享福。那時繼父已經(jīng)不在了,母親想念兒子,天天哭,眼睛幾乎失明,可惜沒多久也去世了。
他想把母親下葬到朱家墳地被拒絕,只能葬在洛陽。他想要認(rèn)祖歸宗,卻受到百般阻撓。在那個時代,一個人沒有自己的宗族,就好比一棵樹沒有了根。他說他不要范家一分錢,才得到了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姓。29歲,他費盡全力,終于為自己爭來了一個光明正大的名字:
范仲淹。
02
趙禎的苦惱
如果有選擇,趙禎真不想當(dāng)這個皇帝,誰愛當(dāng)誰當(dāng)去。12歲,難道不應(yīng)該是一個男孩子騎著單車迎著陽光吹小口哨的年齡嗎?12歲,難道不應(yīng)該是一個男孩子穿著運動服在操場上踢球流一身臭汗的年齡嗎?就算老師拖堂、作業(yè)超多、考試掛科,至少不是還有“狐朋狗友”可以吐槽嗎?
然而這一切對于趙禎而言,都是奢望。他享受的是一對一的教學(xué)服務(wù),老師是全國優(yōu)選的頂級專家,德高而望重。
他學(xué)習(xí)的內(nèi)容不是語數(shù)外理化生,而是:《管理國家入門》《如何做一個好皇帝》《歷代亡國教訓(xùn)100條》《大宋基本國策之“抑武崇文》《駕馭大臣及后宮指南》……
他的作業(yè),都是長長的論文,沒有同學(xué)的可以拿來做“參考”。更悲催的是:那個養(yǎng)他長大、垂簾聽政的劉太后,根本不是他親媽。父親宋真宗不是有六個兒子嗎?為什么偏偏要讓排行老六的他來做這個皇帝?誰讓他的幾個哥哥都短命呢,皇帝的寶座只能他來坐。那個皇座像牢籠,鎖住了他的少年時代,鎖住了他一顆想飛翔的心,也鎖住了他的愛情。
他的皇后,是劉太后指定的,不管喜歡不喜歡,都必須娶。
他終于明白,這是他的宿命,與其反抗,不如接受。
他可以考慮“如何和遼國以及西夏和平相處”的問題;也可以考慮“如何避免前朝滅亡的教訓(xùn),不依賴皇親國戚、不依賴宦官、不依賴武將,和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的問題;可以聽無聊的課,可以做很多很多很多作業(yè),但是,就是不想再做這個傀儡了。
快20歲的人了,天天別人讓你怎么說你就怎么說,讓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這感覺,太不爽了。但是,他不敢反抗,這是先帝的旨意。
他,就是戲文里有名的“貍貓換太子”的主人公,歷史上第一個以“仁”為廟號、兩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宋仁宗。
03
多管閑事的老范
天圣七年(1029年)十一月,仁宗率領(lǐng)百官為劉太后祝壽。
中間發(fā)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都瞠(chēng )目結(jié)舌的事情。
一個皇家圖書館管理員(秘閣校理),竟然在大堂之上直接指責(zé)皇帝的做法不合禮儀——
皇帝不是應(yīng)該南面至尊嗎?給太后祝壽怎么能在內(nèi)殿?
就差說那句話了:太后你趕緊還政給皇帝吧。
這個圖書管理員,就是剛剛從地方官升職為京官的范仲淹。
這也太多管閑事了吧?宰相不說、諫官不說,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這事也輪不到你來說啊。況且你已經(jīng)40歲了,怎么就不明白明哲保身的道理呢?老范啊老范,你不知道京官拿的工資比地方官多得多嗎?你和錢有仇啊還是咋滴。除了官職收入,還有各種績效、補貼,兩年下來,絕對能在汴京買房子了。做京官晉升機會多,你原來不是說“不為良相就為良醫(yī)”嗎?況且孩子還能在京城上名校。奮斗了十三年,好不容易從地方來到中央,做好自己分內(nèi)的事還不行?唉,真是的。
宋仁宗看著范仲淹,這個老范愛管閑事,他不止一次聽說了——
在安徽廣德縣法院做辦事員(司理參軍),操的心比法官還多。經(jīng)常因為審理案件的事和上司吵架,吵就吵吧,還把爭吵的內(nèi)容都記在屏風(fēng)上。工作上的事情怎么能隨便發(fā)朋友圈呢?在江蘇泰州做個收鹽稅的小公務(wù)員,竟然給市長寫信,建議修筑捍海堰。
誰知剛一開工就遇見大暴雨,民工紛紛逃跑,他硬是把這件事頂住了。此時有個和他并肩戰(zhàn)斗的兄弟,叫滕子京。其間母親去世,他需要守孝三年,這叫“丁憂”。你知道老范同志在丁憂的時候做了件什么事嗎?
他寫了幾封信,分別寄給宰相、太后、皇帝,陳述自己的政治變革思想。吵著說國家需要改革!這也太那個啥了吧?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還要謀其政?
太后過壽之后不久,不等她老人家秋后算賬,老范直接申請外放,到河中府(今山西永濟(jì))繼續(xù)做他的小官去了。
京城的房子泡湯了。
然而仁宗記住了這個霸氣十足的硬核老范。
04
老范是地球人嗎?
老范離開京城前,甩給皇帝兩封信:《如何培養(yǎng)儲備人才和加強官員隊伍建設(shè)》、《論高考制度改革的若干問題》。(《奏上拾物書》《上執(zhí)政書》)
然后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簡直不要太瀟灑。
之后,愛管閑事之心依舊不改。
他操的那些心,不僅有水利、司法、教育、衛(wèi)生、稅收等等,還有,時時不忘提醒太后要還政給皇帝這件事。
明道二年(1033年),劉太后薨了,23歲的小皇帝立馬提拔了一批新人。自己當(dāng)家作主的感覺,爽!當(dāng)然忘不了老范,三月太后死,四月就召老范入京,擔(dān)任右司諫,專門給皇帝提建議。誰知還不到一年時間,老范就被貶官了。原因是仁宗非要廢掉跋扈的皇后,難道小皇帝要尋覓自己的愛情?老范吧啦吧啦說了一堆反對的話:你以為你是普通老百姓啊,說離婚就離婚?注意點政治影響好不好?
這次管閑事管得太寬了。
不過,誰看了老范去的地方誰羨慕。這真的是被貶官?確定不是來度假的嗎?睦州,現(xiàn)在浙江淳安,那里的鱸魚味道真鮮美啊。但是,老范吃魚也不忘寫詩:
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fēng)波里。
吃魚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漁民,你看人家多辛苦,簡直是拿命在為你們捕魚啊。蘇州,這是老范的老家,他還買了一塊地準(zhǔn)備在這里養(yǎng)老呢。但是,聽說這里的風(fēng)水能出進(jìn)士,他立刻把這塊地拿來辦學(xué)校了。所以蘇州文人輩出,是因為這個原因么哈哈。工作間隙,時不時地還要寫封信給仁宗,提醒他不要忘了改革的事。
兩年時間不到,仁宗就想老范了,又把他召回了京城。
46歲的老范一回來就吆喝:官僚機構(gòu)太龐大,光拿工資不干活的人太多,要裁員!宰相呂夷簡一看,小范這是要整我呀。當(dāng)宰相二十年,哪個部門沒有我的人?于是,他找了個機會讓老范風(fēng)風(fēng)光光去開封府做市長去了。他怎么會這么好心?
首都市長!看著風(fēng)光,簡直要把人忙死,估計工作一天回到家,頭一挨枕頭就能睡著,還有心思想別的?呂夷簡太低估老范了——這家伙竟然抽空給仁宗畫了一張思維導(dǎo)圖:《百官圖》。
誰是通過考試、誰是通過推薦、誰是通過提拔,畫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放眼望去,整個朝廷遍布呂夷簡的人。呂夷簡快哭了。
精力這么充沛,這是地球人嗎?
05
老范去打仗了
不到一年,老范又被貶官了。
呂夷簡這個老狐貍,他抓住了仁宗最忌諱的一點,給老范扣了一頂“結(jié)黨營私”的帽子。
誰讓他能力那么強呢?簡直是專業(yè)救火隊員,別人搞不定的難題,他都能輕松搞定,在老百姓心中威望太高。
當(dāng)時京城流傳著一首歌謠:
朝廷無憂有范君,京城無事有希文。
希文,是范仲淹的字。
這可是天子腳下啊,被皇帝聽到了,我呂夷簡還不得歇菜?老范被貶官的消息剛一傳出來,立刻有一堆小迷弟沖出來反對,其中嗓門最大的,是歐陽修。他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叫做《朋黨論》。對,我們就是朋黨,我們是君子黨!這篇文章一夜之間突破十萬加,上了熱搜,“君子黨”成為年度熱詞。
還有,老范一出京城,就發(fā)了條微博: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靈烏賦》)
我老范就是一只烏鴉,就算你討厭我,我也要叫!
呂夷簡頭都快炸了。
別人的貶官叫“懷才不遇”,老范的貶官叫“順勢而為”。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老范51歲了,忽然接到一道神秘的圣旨,要他去打仗。
原來,在大宋國的西北方,有個西夏國,這些年悶聲發(fā)大財,兼并了不少土地。老大元昊貪心不足,對大宋的富庶開始流口水了。
別看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是武將,但他定下來的基本國策卻是:抑武重文。
因為他目睹了唐朝是怎么滅亡的,其中藩鎮(zhèn)割據(jù)、武人跋扈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抑武重文的結(jié)果是:北宋軍隊攻擊力和防御力大大下降,士兵估計連做個廣播體操都不會。
老范一到前線,立刻進(jìn)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并提出“積極防御”的作戰(zhàn)方針。
防御?老范呀,你不是很硬核嗎,怎么不進(jìn)攻呢?
老范也想進(jìn)攻,可大宋“積貧積弱”太久,硬核絕不是冒傻氣。
此時,他寫了一首非常著名的詞:
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圓滿
皇祐四年(1052年)五月二十日,范仲淹病逝于徐州,終年63歲。
消息傳來,百姓痛哭。
邊遠(yuǎn)山村的百姓都為他戴孝,邊疆一些少數(shù)民族主動為他舉辦法事,仁宗也流下了眼淚,親自為他書寫墓碑。歐陽修、富弼、王安石、司馬光等人紛紛為他寫下祭文。
大家鄭重把他的謚號定為兩個字:文正。
文學(xué)大家、一生剛正。
這兩個字高度概括了范仲淹的一生。
三百年后,一個蘇州籍的范姓官吏要被處斬,明太祖朱元璋趕緊詢問,此人果然是范仲淹后裔。
朱元璋一邊命人將他釋放,一邊寫下一幅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老范風(fēng)骨,蔭庇后人?!坝埠恕狈吨傺?,用一生努力,把稀巴爛的人生打造出了王炸般的頂級配置。
他,獲得了人生的圓滿。
那么他的頂頭上司宋仁宗呢?
宋仁宗一生都活得憋屈,他性格懦弱、優(yōu)柔寡斷,經(jīng)常被大臣堵在大殿聽他們的建議,連包拯的唾沫星子噴到臉上,他都能擦擦繼續(xù)聽。他是最不像皇帝的皇帝。
但是在他的治理下,北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人口過億的大帝國,經(jīng)濟(jì)發(fā)達(dá)、百姓安樂,出現(xiàn)了一大批光耀史冊的名字。
包拯、晏殊、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蘇洵、蘇軾、蘇轍、曾鞏、韓琦、富弼、狄青……
相對于這些在歷史中閃閃發(fā)光的名字,宋仁宗的存在感實在太弱。但是他通過實現(xiàn)這些人的價值,收獲了一個帝王的圓滿。
范仲淹去世十一年后,宋仁宗駕崩。
開封罷市,哭聲數(shù)日不絕,連乞丐都在燒紙錢痛哭不已。
訃(fù)告送到遼國,遼道宗抓住使者的手嚎啕大哭,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p>
如何才能獲得人生的圓滿?
途徑有二:對外自我實現(xiàn),對內(nèi)自我和解。
對于普通人范仲淹如此,對于皇帝宋仁宗也是如此。
再來欣賞一首范仲淹的詞吧:
蘇幕遮·懷舊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首詞,寫在一次打仗前。老范還被人告狀,說他戰(zhàn)前散播消極情緒,最終,還是仁宗把這件事壓了下來。
你們都想家了嗎?我懂。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09
彩蛋
最后放個彩蛋:老范寫那篇《岳陽樓記》,其實他人根本就沒有去岳陽,而是根據(jù)滕子京給他帶去的一幅畫,想像著寫出來的。
沒錯,你所熟悉的“予觀夫(fú)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shāng),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全是想像。
而現(xiàn)在,岳陽樓和黃鶴樓、滕王閣、鸛雀樓并稱“四大名樓”,成為了著名的人文景觀。
一篇文,捧紅了一座樓。
而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更是流傳千古、名垂史冊。
硬核范仲淹,你牛!你真牛!
(摘自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