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永杰
(福建天正建筑工程監(jiān)理有限責任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案例工程位于福建某縣工業(yè)園區(qū),主要是對該園區(qū)4家蜜餞和3家瓊脂生產企業(yè)工業(yè)廢水接入開發(fā)區(qū)污水管網前的污水集中預處理,處理規(guī)模近期按1.1萬m3/d,主要有新建固液分離機、旋流沉砂池、綜合廢水調節(jié)池、蜜餞廢水集水池、pH調整池、混凝反應池、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梯度供氧氧化池、污泥泵房、污泥濃縮脫水、應急事故池、機械澄清除鹽系統(tǒng)等處理單元。其中梯度供氧氧化池:長43m、寬42m、高6m,鋼筋混凝土結構,混凝土等級為c30s6,其主體結構工程完成后發(fā)現水池側壁出現裂縫,經滿水試驗后發(fā)現,池壁多點發(fā)生漏水,需對其進行結構修復處理,以滿足安全生產使用要求。
裂縫類型分別為:施工縫、溫度裂縫、離析裂縫3種。
2.1.1施工縫
該裂縫主要表現為,沿池壁一周水平方向,通長不規(guī)則先、后澆筑的混凝土之間上下交接縫,縫寬0.2~1mm不等,如圖1~圖2所示。
圖1 施工縫實景圖
圖2 施工縫實景圖
2.1.2溫度裂縫
該裂縫主要表現為,沿豎直方向分布一條或多條細微裂縫,如圖3~圖4所示。
圖3 溫度縫實景圖一
圖4 溫度縫實景圖二
2.1.3離析裂縫
該裂縫主要表現為,粗集料與漿料相互分離,出現骨料外露、蜂窩、孔洞等現象,產生局部由內而外的貫穿縫,如圖5~圖6所示。
圖5 離析縫實景圖一
圖6 離析縫實景圖二
2.2.1施工縫成因
因施工組織不當,池壁混凝土澆搗過程中,施工班組擅自中途暫停池壁混凝土澆筑,經參建各方積極協(xié)調處理,仍出現混凝土澆筑暫停4~10h不等,暫停期間未按原設計要求處理施工縫,且未采取任何保護和補救措施,導致先澆筑混凝土超過終凝時間,而與后澆筑的混凝土之間存在一個結合斷面,從而形成了不當的施工縫。
2.2.2溫度裂縫成因
水池壁長、寬均超過40m,高6m,壁厚400mm,屬于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炷翝矒v過程,由于混凝土體積大,聚集在內部的水泥水化熱不易散發(fā),混凝土內部溫度顯著升高,而其表面則散熱較快,形成了較大的溫度差,使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表面產生拉應力,從而產生混凝土表面溫度裂縫。
2.2.3離析裂縫成因
部分池壁混凝土振搗不充分,混凝土自由落料高度超過2m,從而產生混凝土離析。
根據不同裂縫種類,確定相應的修復方法。具體方法有加大截面法、壓力注漿碳纖維布封護法、置換混凝土法(表1)。
表1 裂縫修復方法表
加大截面法,即在原不規(guī)則施工縫兩側各增加100mm厚、寬400mm的鋼筋混凝土帶,從而增大混凝土截面面積,以提高原構件承載力、剛度和封堵止水能力。
3.1.1施工步驟
(1)先在施工縫兩邊按要求鉆孔,孔位、孔徑、孔深到達要求后進行清孔;
(2)進行Φ12螺紋鋼筋植筋,植筋長度15d,注膠采用粘膠灌注器;待植筋膠養(yǎng)護期結束后,綁扎Φ12@100寬約400mm的鋼筋網片(圖7~圖8);
(3)新舊混凝土交接面鑿毛,用水沖洗干凈并涂刷界面劑(圖7~圖8);
(4)抗拔力現場抽查檢測合格后,安裝模板并澆筑C35自密實混凝土(圖7~圖8);
(5)澆筑后12h開始養(yǎng)護,養(yǎng)護期不少于14d。
圖7 加大截面法示意圖一
圖8 加大截面法示意圖二
壓力注漿碳纖維布封護法,先利用灌機的持續(xù)高壓,將膠結材料注射到混凝土裂縫中,使裂縫中的水完全擠走,讓注漿料與混凝土形成整體,從而起到封堵止水;再將抗拉強度極高的碳纖維布用環(huán)氧樹脂粘結劑沿裂縫方向或垂直于裂縫方向粘貼在混凝土結構上,形成一個新的復合體,使碳纖維布與原有鋼筋混凝土共同受力,增大結構抗裂或抗剪能力,提高結構的強度、剛度、抗裂性和延伸性。
3.2.1施工步驟
(1)將粘附在混凝土裂縫表面的灰漿等污漬用高壓空氣處理干凈,并鉆孔安裝注漿嘴(圖9);
(2)用封縫膠將壓漿嘴及裂縫表面封閉密實(圖9);
圖9 壓力注漿碳纖維布封護法示意圖
(3)配置壓漿料用灌漿機進行壓力注漿,待出膠率保持穩(wěn)定后保持壓力30s即停止;
(4)壓漿完成第二天漿液固化后,進行外觀處理,并檢驗后沿裂縫走向涂刷一層改性環(huán)氧樹脂類結構膠;
(5)先沿裂縫覆蓋粘貼寬200mm的雙層碳纖維布,后再沿垂直于裂縫方向粘貼長1000mm、寬200mm的單層碳纖維布壓條,中心距300mm(圖10~圖11);
(6)碳纖維布表面,采用寬1100mm、50mm厚聚合物砂漿進行面層防護(圖11)。
圖10 壓力注漿碳纖維布封護法示意圖
圖11 壓力注漿碳纖維布封護法示意圖
置換混凝土法,主要解決混凝土結構中存在強度低、蜂窩、孔洞、疏松、離析等質量問題。該方法采用優(yōu)質混凝土將局部的劣質混凝土置換掉,從而達到原結構強度和基本功能。施工步驟如下:
(1)鑿除離析部位的混凝土,范圍擴大至無離析混凝土范圍內;鑿除面盡可能鑿毛,并形成C形回路,避免直通縫,保留原部位鋼筋(圖12);
(2)新舊混凝土面洗凈并涂刷界面劑;
(3)安裝模板并澆搗C35自密實混凝土;采用分段澆搗,先進行池壁內側封閉澆搗,待混凝土達到初凝狀態(tài)后,再進行池壁外側封閉澆搗,以達到完全封閉裂縫效果(圖12);
(4)待自密實混凝土強度到達設計強度80%以上后,粘貼0.167mm厚雙層碳纖維布無縫滿貼(圖13)。
圖12 置換混凝土法示意圖
圖13 置換混凝土法示意圖
隨著我國水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大力發(fā)展,城鎮(zhèn)污水處理工程急劇增長,對污水工程質量及環(huán)境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對蓄水要求較高的污水池體貫穿裂縫,不僅影響結構質量,更影響了其使用功能,并造成生態(tài)環(huán)境污染;池體工程應綜合考慮混凝土裂縫成因,對主要因素進行積極控制,避免裂縫出現。當工程質量有效控制后仍遇到類似裂縫問題時,可采取加大截面法、壓力注漿碳纖維布封護法、置換混凝土法等適當的修復方法進行積極處理,確保工程質量及其使用功能,從而滿足工程各方面需求。
梯度供氧池壁,在確認裂縫修復使用的鋼筋、結構膠等材料檢測,植筋抗拔力現場抽檢,自密實混凝土試塊28d強度,混凝土結構實體檢測均符合要求后,重新進行滿水試驗,未發(fā)現滲漏等異常情況,試驗結果滿足要求。由此可見,池壁混凝土的施工縫、溫度裂縫、離析裂縫,在通過相應的施工方法修復后,工程質量已達到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能滿足原設計及建設單位的各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