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
已然四月天,驚雷早就張揚聲勢,在驚醒了好幾個夜晚后,寒潮在撲朔迷離的詭譎天氣中愈發(fā)猖狂。一夜間,不少北方城市竟有“千樹萬樹梨花開”之勢。南方的夜多少有了些秋天的味道。多想鉆到郁達夫的筆端,洞悉他所有的心思,偷師所有的情緒。但我不是郁達夫,我永遠都不能夠懂他故鄉(xiāng)的秋究竟有幾般好。眼下這假象的營造,心甘愿圈套,忘記了雨夜入睡的舒適。也難得今夜,如此這般輾轉(zhuǎn),許是這夜吵鬧得只剩下了雨聲淅瀝,才讓人抓住一絲絲過往。
秋季還沒褪去雨季,時常刮起風,下起雨將周遭沖洗一遍。下雨時,站在門口看豆大的雨點鋪滿黃泥地、紅顏色的大石塊。先是沒有遮蓋的部分,后來黃皮樹下的紅顏色大石塊作的石階也全濕了。再看那黃皮樹,又重新涂上顏料,精神頭十足。這邊夜來香的藤架子,不知何時和葡萄藤纏繞上,這是野葡萄,口味酸澀卻也不失為解饞的選擇。假蒟熱情真誠,逢人就給出真心,此時也是熱烈。祖母最愛用它來煮田螺湯,濃郁鮮美。順著石階直上,就是以前住過的老房子。
那時還住在泥磚壘起的瓦房里。那是用粗圓的長木搭建的屋頂和房梁,三四米高的屋頂上面疊滿黛青色的瓦片。層層疊疊,抵住了大風和暴雨。厚重的泥磚為了不顯樸素,綴上了青磚在外頭。如果駐足細看,泥磚里夾雜的草屑、細石子簡直無處遁形。那點綴的青磚也涂抹上了雨水沖刷泥磚流下的黃泥水。雨再大些,將所有的污垢沖的一干二凈,黃泥磚,青磚,黛青色的瓦片各自鮮明,整整齊齊,倒也顯得有些可愛。
才四點多的光景,青煙從紅瓦煙囪悠悠飄出,裹挾著濕柴的腐味,蕩蕩悠悠地掛在黛青色的人字形屋頂。雨還沒停,分不清是炊煙還是未散去的雨霧。農(nóng)村吃夜總是早許多,大約五點多家家戶戶都開始吃飯了。雨天就更早些,早早從地里回來,也沒有別的什么事比吃飯重要?!俺砸梗∶?,“吃夜,小毛”,聲音悠長蒼老。這似乎是每家的殺手锏。只要長輩一喊吃飯,小孩子們就會從一戶人家跑出來。伸出手去接從屋檐滴下的雨水,噠噠的拖鞋,故意去踩泥窩里的淺水,攪渾雨水,再去過一遍清澈的積水,才心滿意足地噠噠跑開,安放在各自的家中。聽著家中長輩教訓,雨天還不安生,到處亂竄。對面人家的那兩只黃狗,抖了抖身上的雨水,也垂著耳朵,舔舐著一綹綹淋濕的毛發(fā)。好在時值初秋,白日天還不太涼。
推開水門,那條十來米長的過道縱深到客廳,鼻涕蟲在潮濕的天井里光滑的面上一動不動,青色的天井淺溝里醋漿草乍現(xiàn),多數(shù)還是綿密的苔蘚。偶有兩三顆先前棄落的黃皮籽長成的幼株,吊著脖頸扎根在磚縫。不待拿起鐵鍬去鏟溝里的蔥蘢,很難發(fā)現(xiàn)淺溝里的黑泥如此肥厚,讓蚯蚓甘于在隨時積水的天井蠕動。天井的四個角,擺放著從廟里祈福捐獻香錢換來的鐵桶,桶里接著屋檐流下的雨水,從屋頂沖刷下的塵土枯枝沉在桶底,只剩下枯黃的竹葉還在悠悠打轉(zhuǎn)。祖母時常在天井邊淘米擇洗青菜,瞇起渾濁的雙眼,借著光,將泥沙洗凈。有時蹲的久了,總是要將滿是褶皺的手指摁在地上,直至手背暴突的青筋隆起,才能支撐起她那單薄的身子骨。慢慢轉(zhuǎn)身走進灶房,準備飯菜。祖母總是這樣忙前忙后。
從學?;丶铱偸情_小灶的日子。在竹籃里皺皮的快要脫水的胡蘿卜,像極了發(fā)育不良的小孩。這上個月初留到這個月初的胡蘿卜,加點油、放點鹽和豬肉混炒,我吃過很多。祖母總是在難得趕圩的日子帶一些回家里來。我并不欣賞這種做法,卻總是吃的極多極飽。除了胡蘿卜,祖母最喜歡賣魚。煎炸后的魚肉金黃且極香,一塊又一塊地吃,可以吃很久。魚肉特別咸,很容易就吃一大碗飯。這也是寄宿生活沒有的優(yōu)待。再一個就是可以放的久的三華李,盛放米的墨綠色水缸旁邊有個鋁制的小鍋,里面放著各色小塑料袋,果子就藏在中間。飽滿誘人,酸甜可口,至今那唇齒留香的感覺,還十分新鮮,讓人滿足。祖母沒剩幾顆牙,所以從來不吃,也阻止我多吃,這是因為水果也是難得的稀罕物。我總趁她在灶臺前忙活時偷吃,這一吃便不知滿足。最后沒剩幾個,又少不了一頓嘮叨。
那時并不依賴祖母。在別的孩子不習慣寄宿生活,偷偷在被子里想家抹眼淚時,我不喜歡回家。于我而言,回家是無聊的,孤獨的,讓人流眼淚的。更多的是離開父母的難過,還有遠離城市的不適應(yīng)。祖母并不懂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女的心思。她距離這個年紀已經(jīng)太過久遠。豆蔻之年,最開心的日子是在學校,最孤獨的日子是在這濕冷的老瓦房。在學校也最喜秋夜,沒下過雨的秋夜。那兩扇透明大玻璃窗,穿透了遙遠的北斗七星,看向秋夜里的稻田,洪亮的蛙聲跟著陣陣稻香闖進宿舍。我在窗前駐足。也是奇怪,此外的記憶便不太記得了。刮腸搜肚,腦海里倒全是令我孤獨的老家。
夜深了,我躺在草席上,聽著窗外風吹楊桃樹葉,簌簌作響,蟋蟀在草叢里悠揚,十分愜意,一陣布谷鳥的叫聲在幽夜里乖張,我便無心于美夢。趕忙蓋住腦袋,把腳縮進薄被,安撫亂撞的心。
只剩下天井的四個角的鐵桶還在為屋檐滴下的點點雨水張開懷抱。滴答!滴答!到天明。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