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紅 朱紅霞 張可帥
腦血管病是我國臨床發(fā)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中約4/5 是缺血性腦卒中,而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潰瘍、破裂及脫落是誘發(fā)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原因[1]。因而,對頸動粥樣硬化斑塊破裂風險的評估及合理的干預對改善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既往研究顯示[2-3],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fā)生、發(fā)展與炎癥反應關系密切,炎癥反應是導致斑塊不穩(wěn)定的原因之一。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是新發(fā)現(xiàn)的炎癥因子,可參與血栓形成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發(fā)生、發(fā)展[4]。CD147 為高糖基化的跨膜蛋白,歸屬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研究[5]提示動脈硬化標本檢測到CD147 高表達,能夠在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分泌及活化MMP,進而降解細胞外基質,造成斑塊的易損性,但具體臨床意義研究資料缺乏。因此,本文以Lp-PLA2、CD147 為切入點,探討它們在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達,并進一步研究它們對斑塊穩(wěn)定性的評估價值。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治療的頸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患者87 例。納入標準:①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及狹窄經超聲診斷明確;②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其他系統(tǒng)惡性腫瘤;②合并有免疫系統(tǒng)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急慢性感染等;③既往腦卒中病史;④不能規(guī)律治療或隨訪?;颊呷脒x后按頸動脈粥樣斑塊特點分為穩(wěn)定斑塊組(n=42)及不穩(wěn)定斑塊組(n=45)。另外,同時選取健康志愿者50 例作為對照組,各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頸動脈采用西門子ACUSON X150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頸動脈掃描,患者仰臥位,頭偏向對側,分別自前位、側位、側后位和后側位進行掃描,探頭自頸根部向頭側移動,分別掃描頸總動脈、分叉部及頸內動脈、頸外動脈,并測量管徑、血流特點、斑塊形態(tài)、回升特點進行分類(扁平斑:管壁偏心性增厚,血管壁結構原有三層結構破壞,內膜光滑,斑塊回聲較為均勻;軟斑:斑塊表現(xiàn)為混合型回聲,內膜表面存在連續(xù)光滑纖維帽回聲;硬斑:斑塊出現(xiàn)纖維化或鈣化,部分回聲增強或強回聲,后方回聲衰減或伴聲影;潰瘍斑:斑塊超聲形態(tài)不規(guī)則,表面不光滑。扁平斑塊及硬斑塊為穩(wěn)定型斑塊,軟斑及潰瘍斑為不穩(wěn)定型斑塊)[6]。
表1 3 組一般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3 groups[n(%),(±s)]
表1 3 組一般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3 groups[n(%),(±s)]
組別穩(wěn)定斑塊組不穩(wěn)定斑塊組對照組F/χ2值P 值n 42 45 50男/女22/20 23/22 26/24 0.217 0.897年齡(歲)60.12±9.46 59.84±9.17 59.06±8.12 0.632 0.729高血壓21(50.0)23(51.1)24(48.0)1.452 0.484糖尿病8(19.1)9(20.0)10(21.4)0.090 0.956
患者及對照組入選后,采集空腹靜脈血4 mL置于Ep 管中,3 000 r/min 離心10 min 后取上清,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血清Lp-PLA2 和血清CD147 水平。采用Lp-PLA2 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規(guī)格:48T/96T,批號:20151206)、人CD147 ELISA 試劑盒購(上??祈樕锟萍加邢薰荆?guī)格:96T/48T,批號:20170913)。檢測儀器為Thermo Multiskan FC 酶標儀(賽默飛世爾公司,型號:Multiskan FC),檢測波長為450 nm,實驗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 22.0 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兩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三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相關性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繪制ROC 曲線評估指標預測小效能,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血清Lp-PLA2、CD147 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穩(wěn)定斑塊組血清Lp-PLA2、CD147 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Lp-PLA2、CD147 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p-PLA2 and CD147 levels in 3 groups(±s)
表2 三組Lp-PLA2、CD147 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p-PLA2 and CD147 levels in 3 groups(±s)
組別不穩(wěn)定斑塊組穩(wěn)定斑塊組對照組F 值P 值n 42 45 50 Lp-PLA2(g/L)14.86±4.22 9.46±3.27 6.12±1.30 19.074 0.000 CD147(ng/L)115.63±32.21 79.54±18.76 51.12±13.15 14.285 0.000
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清Lp-PLA2 與CD147 水平呈現(xiàn)正相關關系(r=0.443,P<0.05)。見圖1。
圖1 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清Lp-PLA2 與CD147相關性分析Figure 1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Lp-PLA2 and CD147 in patients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ROC 曲線顯示Lp-PLA2+CD147 評估頸動脈粥樣斑塊不穩(wěn)定的AUC 值最高,提示Lp-PLA2、CD147 聯(lián)合檢測優(yōu)于單獨檢測。見表3、圖1。
表3 血清Lp-PLA2 及CD147 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wěn)定的評估Table 3 Evaluation of serum Lp-PLA2 and CD147 on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nstability
圖1 ROC 曲線分析圖Figure 1 ROC curve analysis
動脈粥樣硬化與腦卒中的關系極為密切[7-8],約半數(shù)腦卒中患者發(fā)病是由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wěn)定引起的。因此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wěn)定性進行充分的評估在腦血管疾病防治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頸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與高血壓、免疫反應等因素有關,但斑塊不穩(wěn)定的機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提示[9-10],斑塊內新生血管形成是造成斑塊不穩(wěn)定的主要原因。新生血管由于血流速度慢、管腔詳細且位于斑塊深部,常規(guī)的超聲檢查檢測新生血管較為困難。因而探尋高準確度、靈敏度和特異性的相關因子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診斷、預防和病情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Lp-PLA2 是重要的炎性標志物,是腦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11]。國外研究[12]發(fā)現(xiàn)冠心病患者多存在CD147 的高表達,認為高水平的CD147 能夠刺激成纖維細胞或平滑肌細胞分泌和釋放MMP,進而加速動脈硬化的發(fā)展。國內的研究[13]也發(fā)現(xiàn)了急性心血管事件與CD147 具有相關性并通過他啶類藥物的干預能夠降低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患者機體CD147 水平。本研究結果提示Lp-PLA2、CD147 在頸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及進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ROC 曲線分析中發(fā)現(xiàn),Lp-PLA2、CD147 及Lp-PLA2+CD147 對粥樣斑塊具有良好的預測價值,說明聯(lián)合檢測血清Lp-PLA2 和CD147,能夠有效的對頸動脈粥樣斑塊不穩(wěn)定進行評估和預測。
研究發(fā)現(xiàn)[14],Lp-PLA2 能夠增強單核巨噬細胞介導炎癥反應作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氧化磷脂水平,進而造成機體氧化應激水平升高和血管內皮損傷,可能導致粥樣斑塊的破裂。Lp-PLA2 與相關產物代謝后能夠產生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白細胞介素等多種炎癥介質,上述因子相互促進、相互聯(lián)系,形成Lp-PLA2 介導的信號通路,進而參與形成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15]。相關文獻[16]提示CD147 參與動脈硬化的機制可能加快單核細胞的黏附和趨化、介導血管生成,進而促進平滑肌的增殖,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性質斑塊的CD147 存在差異,斑塊易損性升高后血清CD147水平升高,因而CD147 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斑塊的穩(wěn)定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漿Lp-PLA2 和血清CD147 呈正相關。該結果說明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患者血清Lp-PLA2、CD147 存在關聯(lián)性,可通過某種機制相互作用。Lp-PLA2 可介導細胞因子使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表達基質金屬蛋白酶,降級的纖維帽的膠原基質和平滑肌細胞,使斑塊更易破裂、脆弱[17]。一方面,CD147 能夠促進白細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激活炎癥反應并促進炎癥介質的分泌;另一方面,CD147 作為細胞金屬蛋白酶誘導因子,能夠降解細胞基質,產生金屬蛋白酶,使內皮下纖維帽的溶解,增加斑塊易損性[18]。因而,血清Lp-PLA2 和CD147 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正反饋,進一步加重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易損性。
綜上所述,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患者血清Lp-PLA2、CD147 明顯升高,與斑塊性質有一定關系,兩者間存在正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