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一外科,廣東 廣州 510405)
泌尿系統(tǒng)疾病在臨床接受泌尿外科手術具有顯著療效,不僅能控制病情的進展,還能幫助患者脫離疾病困擾。但由于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解剖位置較特殊,術中稍有不慎就會對患者的血管及周圍組織造成傷害,甚至引發(fā)嚴重并發(fā)癥,對泌尿系統(tǒng)功能造成嚴重影響[1]。故臨床為了降低手術風險,提高術后康復療效,不得不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2]。本文將試圖對我院收治的泌尿外科術后患者采取心理認知行為護理,詳細探討此護理措施在臨床中體現(xiàn)的護理價值及作用。
研究的資料主體為我院在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行泌尿外科手術的患者,抽選出50 例行抽簽法分組,對照組25 例,男女比例為15:10,年齡26~68 歲,平均(47.69±4.35)歲,疾病類型:輸尿管結石7 例,前列腺增生6 例,異位腎3例,腎囊腫2 例,尿道下裂4 例,其他3 例;觀察組25 例,男女比例為14:11,年齡27~70 歲,平均(49.66±4.41)歲,疾病類型:輸尿管結石8 例,前列腺增生7 例,異位腎2 例,腎囊腫1 例,尿道下裂3 例,其他4 例。上述基礎資料研究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排標準:入選者經CT、MRI 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符合手術指征;有良好認知、意識及表達能力;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已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精神疾病史、凝血功能障礙、心肝腎臟器功能障礙者等。
對照組接受普通護理,定時巡查患者的病情狀況,詳細記錄生命體征數據和引流管狀況,提醒患者按時用藥,配合醫(yī)生完成各項檢查,耐心靜養(yǎng)至出院。觀察組行心理認知行為護理,護理內容是:(1)認知宣教。待患者術后生命體征恢復穩(wěn)定后,向患者耐心講解術后注意事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和預防護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以及自我護理技能,引導患者客觀正視疾病,若有疑問及時向醫(yī)護人員提出[3-4]。(2)心理疏導。術后的疼痛及引流管留置導致患者存在各種不良心理,醫(yī)護人員應主動解釋引流管的作用,消除其內心顧慮和緊張,將以往成功病例展示給患者給予足夠的信心和勇氣,術后多關心和鼓勵患者,保持樂觀心態(tài),安心配合醫(yī)生治療[5]。(3)行為干預。術后給予患者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每天堅持幫助患者清潔口腔和皮膚,做好病房衛(wèi)生工作,定時協(xié)助患者翻身,并按摩局部受壓皮膚加速血液循環(huán),以科學的康復訓練法指導患者盡早下床訓練,對身體恢復有積極作用[6-7]。
兩組患者生理、心理、環(huán)境、社會功能的評分應用WTO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評估,而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采取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測評,評分結果與生活、不良情緒成正比。
用SPSS 23.0 統(tǒng)計軟件分析,定性資料用百分比(%)表示,檢驗用χ2,定性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 統(tǒng)計意義重大。
觀察組患者各方面的生活質量分值顯著比對照組高,結果P<0.05,見表1。
表1 生活質量評分(±s)
表1 生活質量評分(±s)
護理前的不良心理評分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后觀察組的SAS 和SDS 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SAS、SDS 評分對比(±s)
表2 SAS、SDS 評分對比(±s)
手術目前是臨床大部分疾病最有效且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如泌尿外科手術,此手術不僅能解除泌尿疾病困擾,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但是泌尿外科術后患者的恢復時間長,手術造成的創(chuàng)傷及疼痛刺激患者的心理反應,進而影響患者的生理反應,導致其康復效果降低,為此術后給予護理措施非常重要[8]。
心理認知行為護理是臨床針對患者的實際病情和情緒變化提供的一種細致化護理模式,此護理結構包括生物、心理和社會,主要通過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調整疾病及疼痛帶來的負面情緒來引導患者保持樂觀心態(tài),耐心配合醫(yī)生治療,在泌尿外科術后給予患者疾病、手術等知識的講解,加深患者的疾病認知能力,實施心理教育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解答疑惑,同時加以術后康復行為照顧來進一步幫助患者安心、舒適配合治療康復[9-10]。研究顯示,觀察組的負面情緒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其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統(tǒng)計有意義。
綜合上述,泌尿外科術后給予心理認知行為護理能幫助患者調整不良心理狀態(tài),改善術后生活能力,促使患者盡早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