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李子柒代言豐收節(jié),“次元壁”要多打破
袁隆平、李子柒一起上了熱搜。一個是雜交水稻泰斗,一個是美食短視頻博主,一同受聘擔任中國農(nóng)民豐收節(jié)首批推廣大使。這種“跨次元搭配”讓人倍感新鮮。既是選推廣大使,關鍵看能否為農(nóng)業(yè)代言,并不是在同一個維度論長短比貢獻。袁老的功績自不必說,“讓中國人再也不用為吃飯發(fā)愁了”。再看李子柒,春華、夏耘、秋實、冬樂,這位“現(xiàn)象級網(wǎng)紅”用短視頻的方式為當代人勾勒了一幅田園牧歌的美好畫卷,在國內(nèi)外“圈粉”無數(shù)。農(nóng)民豐收節(jié)的一大內(nèi)涵,就是傳承“順應天時、時和歲豐”的農(nóng)耕文化,提升全社會的文化自信。從這個角度看,這兩位當推廣大使相當合適。
同時,這兩位也是標志性符號,代表著中國農(nóng)業(yè)故事的兩個層面。一個是耕耘的不易;另一個,則是勞動的詩意。將二者有機結合,更容易吸引當代年輕人關注三農(nóng),感知鄉(xiāng)土中國的魅力。
“農(nóng)雖舊業(yè),其命維新?!苯陙恚趪蚁嚓P政策的推動下,“互聯(lián)網(wǎng)+農(nóng)業(yè)”興起,物聯(lián)網(wǎng)、直播電商等新事物與農(nóng)業(yè)的融合展現(xiàn)出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更應該有開放的思維,把握時代潮流,多多跨界、多破“次元壁”。
(選自《北京日報》)
熱水滅火有優(yōu)勢嗎
人們感覺太熱了,就會趕緊用冷水洗臉或者沖冷水澡來降溫。很多機器運轉發(fā)熱,需要降溫時,也會用到冷水。因為冷水可以降低人體和物體表面的溫度,所以很多人覺得如果發(fā)生火災,用冷水滅火的效果肯定優(yōu)于熱水。事實是怎樣的呢?結果恰恰相反,熱水滅火的效果其實比冷水好。
熱水中的氧氣含量比冷水少,這樣就不容易發(fā)生助燃現(xiàn)象,這是熱水滅火效果更好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如果熱水噴灑在可燃物上,不但能起到降溫的作用(著火時可燃物的溫度一般都是幾百攝氏度,甚至上千攝氏度,而熱水也就幾十攝氏度),而且燃燒物的四周很快會被厚厚的水蒸氣籠罩,這樣燃燒物周圍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就會降低。氧氣少了,燃燒速度自然降低了,火勢就能得到及時控制。如果大量的熱水噴灑在可燃物上,可燃物上面就會籠罩厚厚的水蒸氣,水蒸氣隔絕了外部的氧氣,起到窒息作用,大火就很容易被撲滅。
(選自《意林》)
中國第一條電報線路
1877年6月15日,李鴻章在天津機器東局到直隸總督衙署之間搭設了一條電報線路。這條電報線路長約8公里,是有記錄可查的中國第一條電報線路。
6月27日,這條電報線路進行了第一次傳輸電報,內(nèi)容只有六個字:“行轅正午一刻”。
這里的“行轅”,指的是直隸總督衙署。顯然,這封電報是從直隸總督衙署發(fā)往天津機器東局的,時間為“正午一刻”。
晚清學人姚公鶴在《上海閑話》中記錄了這件事:
“至電線設置,自光緒元年總署奏準開辦后,迄光緒三年五月五日(6月15日),上海電線成。而第一次發(fā)電,則由李文忠行轅中通電至制造局。其電文為‘行轅正午一刻’六字。官民視為怪事,不減鐵路之開車。當時《申報》著有論說,其主旨仍不免目為奇技淫巧云?!?/p>
(選自《人生十六七》)
為什么火車軌道下面有碎石,而高鐵沒有
碎石支撐軌道框架,因為每當火車從軌道上開過的時候,會產(chǎn)生劇烈的震動,這些碎石可以平衡火車產(chǎn)生的震動,從而不讓鐵軌下陷,降低火車振動幅度。這樣可以保障火車安全、穩(wěn)定地行駛,同時也有利于鐵軌的排水、通風、散熱。這種有碎石的軌道,在鐵軌上被稱為有砟軌道,非常適合行駛速度比較慢的火車。
為什么高鐵軌道下沒有碎石呢?沒有碎石的軌道叫無砟軌道,軌枕本身由混凝土澆灌而成,直接鋪在混凝土路基上。由于高鐵屬于長軌列車,每節(jié)車廂之間的連接特別緊密。所以,列車在運行的過程中非常順暢,不會產(chǎn)生搖擺震動,鐵軌上也不需要鋪碎石來減震。而且高鐵的速度非??欤绻俨捎煤唵蔚挠许能壍?,高鐵的快速度會讓小碎石飛濺出來。如果兩輛高鐵同時相向行駛,就好像用槍相互射擊一樣,后果可想而知。
(選自《青年文摘》)
管理身材,其實是在管理人生
疫情期間,許多人因為整天待在家里,缺乏鍛煉,體重不斷增加,有的人甚至完全胖成了另外一個樣。但也有一些人,能一直保持好身材。他們并不是天生吃不胖,而是每天堅持合理飲食、不暴飲暴食,堅持做瑜伽、舉杠鈴等各種運動,從不放縱自己。
能夠管理好自己身材的人,看起來沒什么了不起,但你又不得不佩服那些能十年如一日地管理好自己身材的人。他們看似在管理身材,其實是在管理自己的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跟別人差的不是那幾斤幾兩的體重,而是藏在體重背后的自律以及自我要求。
有句話說,看一個人是否自律,給他一點自由就知道了。有些人,總能為自己的懈怠、懶惰和拖延找到各種借口;而有的人,卻從不放過每一次鍛煉和打磨自己的機會。
(選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銀河系或有60億顆類地行星
加拿大科學家在《天文學》雜志撰文指出,計算表明,銀河系約有60億顆類似地球的行星。研究人員強調說,估計不同恒星周圍出現(xiàn)不同行星的概率,可以對行星的形成和演化理論提供重要限定,并有助于優(yōu)化未來將開展的旨在尋找行星的任務。
最新研究合作者、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米歇爾·國本解釋說,一顆行星如果要被視為類似地球的行星,則這顆行星必須是巖石行星,大小與地球差不多,圍繞類似太陽的恒星(G型恒星)旋轉。而且,這顆行星必須位于恒星宜居區(qū)內(nèi),在該區(qū)域內(nèi),巖石行星的表面可以容納液態(tài)水,因此,有潛力適合生命繁衍生息。
(選自《科技日報》)
(分享人 山東省墾利第一中學 張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