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落南
近日,明星伊能靜參加真人秀時談起關于愛情的問題引發(fā)熱議。
她說,很多網友認為她更愛她的丈夫秦昊,兩人的婚姻中,愛是不對等的,她愛得卑微,但她自己心里明白,丈夫才是付出更多愛的那一方,不過木訥的秦昊不善于表達。
這背后,我們更值得思考的是,愛情到底該怎么去衡量與表達?
曾經有網友把95部經典電影里說“我愛你”的鏡頭剪輯成視頻片段合集??赐曛蟛虐l(fā)現,這三個字聽多了也不過如此,甜度系數隨之遞減,氣氛烘托再濃烈,也無濟于事——倒是演員的眼神,帶著十萬級別電力,唰地一下直達心里,掀起層層波瀾。
如果你不記得《大話西游》里紫霞仙子對至尊寶頑皮的眨眼,也沒看過《花樣年華》里周慕云和蘇麗珍之間欲說還休的對望,至少對《泰坦尼克號》里杰克對露絲的深情仰望多少有點印象吧。
對一個人的喜歡,嘴上不說,也會從眼睛里跑出來,不是矯情,而是每個人都難以抵抗的生理反應。
“眉目傳情”這個成語出自元代王實甫創(chuàng)作的雜劇《西廂記》,意思是,用眉眼的活動向對方傳達情意??赡苡泻芏嗳擞X得,眉目傳情這種操作太高難度了,那得有多漂亮的一雙眼睛,又經過怎樣的練習,才能做到呀?
科學家說,這遠比你想象中簡單。2017年的一項研究稱,眼睛總是會在無意中透露你的心跡,而秘密就藏在瞳孔里。
瞳孔,是眼球前部虹膜中心的圓孔,近距離觀察眼睛時,最中間的黑色部分就是瞳孔,周圍顏色稍淺的,是虹膜。就像相機中的光圈一樣,為了調節(jié)光線進入眼睛的強度,虹膜也會伸縮控制瞳孔的大小。
英國肯特大學的研究團隊指出,當你對某人產生興趣的時候,瞳孔會不自覺地擴張。這好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英劇《神探夏洛克》早就在名場面里面科普過這個知識了。有意思的是,研究人員發(fā)現,無論引發(fā)的是興趣還是性趣,瞳孔的擴張水平相當,沒有什么差別。
這項測試由28名女學生和24名男學生參加,平均年齡22.4歲。他們會被安排在一個安靜的房間里,對72張帶有不同裸露程度的圖片進行吸引力方面的評分。通常來說,測試圖片的裸露程度,會影響測試者生理反應的強烈程度,但唯獨瞳孔例外。參與研究的珍妮絲·阿塔德·約翰遜博士表示:“不管是穿著還是裸著,感覺來了,瞳孔就會張開。”
此外,也有別的研究認為,瞳孔張開不過是最低級的性喚起罷了。
這種自然而然的生理反應,可能會讓一些內向害羞的家伙感到無所適從,畢竟雙眼直視、瞳孔放大,在心儀的對象面前,并不是那么矜持,實在感到不自在,盡量避免眼神交流就行。
話又說回來了,喜歡一個人,為什么非得低調含蓄呢?如果嘴上說不出好感,讓眼睛替你表達出來,其實是更好的做法。“跟低頭看手機相比,看著別人的眼睛顯然更需要勇氣和信心,”情感專家薩曼·莎伯恩斯(Samantha Burns)提醒道:“透過眼睛,你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對方是不是走心,以及,你們之間有沒有來電的感覺?!?h3>是愛還是欲望
不要害怕,多看兩眼,注視很重要,如何注視對方同樣重要。
雖然我們多少都從書本、論壇、影視劇里面,見識過那些“一見鐘情”或者“一見誤終身”的戲劇性場面,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在對上心儀對象目光的時候,心里難免會有遲疑:這個人是喜歡我,還是單純地饞我身子?
當然這二者在大多數情況下,很難完全剝離清楚,可以得兼,可以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存在,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年人說一句“我全都要”并沒有什么好奇怪的。
盡管如此,芝加哥大學和日內瓦大學的實驗室團隊還是挑戰(zhàn)了這項任務,他們想通過監(jiān)測眼球運動和男女之間的互動,揭示第一次約會時,打量身子和不打量身子,是不是能反映出心態(tài)上的不同。
研究人員邀請日內瓦大學的學生參與了測試,他們要求測試對象根據照片,快速且主觀地判斷,這些雙人照片展現了愛意還是性欲。測試的圖片分為兩組,第一組照片里的兩人看向彼此,有眼神交流;第二組則是看向鏡頭,沒有眼神交流。兩組照片均沒有裸露或者挑逗的成分。
結果兩組圖片關于愛意還是情欲的數據,并沒有產生太大的差別,研究人員認為,這恰恰展現了人類大腦在同時處理這兩種情緒時的復雜性。
然而,當他們把眼球運動軌跡跟數據進行比對時,就有了發(fā)現:眼睛看向哪里,跟他們主觀意愿上做出來的判斷息息相關。當測試對象判斷照片展現出愛情的時候,往往眼睛會注視在照片模特的臉部,而當測試對象判斷照片展現出情欲的時候,他們的目光則會停留在照片模特的身上。這種相關性,在男女測試對象的數據表現中是一致的,也就是說跟性別無關。
研究論文的聯合作者、社會神經學家約翰·卡喬波(John Cacioppo)教授表示:“這項工作可能會為以后關于愛意與情欲的研究里,增加一個生物數值上的參考。在未來,眼動追蹤技術可能會為婚姻治療術提供一種新的思路?!?/p>
那么對于普通人來說,這意味著什么呢?大概就是,饞你身子的約會對象,會一直看你的身體,而專心注視你臉龐的人,可能擁有更高的自制能力,更傾向于跟你發(fā)展一段走心的關系。
西班牙作家薩爾瓦多·德·馬達里亞加曾經用一個很有意思的假設來闡述人類眼睛的意義,他問:“如果我們的眼睛擁有X光透視能力,現實世界會變得更完整嗎?”
他的答案是,會,也不會。一具美麗的生物,看到其骨骼、血管和肌肉之后,便喪失了美感,而眼睛的作用除了“看到”,其實也在幫助我們忽視一些信息。所謂眼見未必為實,也許愛情也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