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霞
河南譽美腎病醫(yī)院護理部,河南省淇縣 456750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為糖尿病常見合并癥,是終末期腎病第二位原因,發(fā)病率呈現(xiàn)升高趨勢[1]。早期DN患者腎臟病理出現(xiàn)小動脈玻璃樣變、腎小球結節(jié)樣病變,血壓升高,出現(xiàn)蛋白尿。早期DN患者經(jīng)藥物治療,蛋白尿明顯減少,疾病進展受到抑制。但早期DN患者出院后仍需堅持治療,進行自我護理,避免疾病快速發(fā)展。微信平臺的延伸護理服務是通過微信平臺對院外患者實施護理,了解、觀察患者病情進展,指導患者用藥、飲食等,為院外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本文以我院早期DN患者為觀察對象,實施微信平臺的延伸護理服務,探究對患者院外自護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響,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94例早期DN患者,按照入院時間分組,各47例。延伸護理組男25例,女22例;年齡39~72歲,平均年齡(55.41±7.52)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86±0.73)年;學歷水平:小學8例,初中19例,高中14例,大學及以上6例。常規(guī)組男26例,女21例;年齡38~73歲,平均年齡(55.63±7.66)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3.17±0.88)年;學歷水平:小學及以下7例,初中20例,高中15例,大學及以上5例。兩組基線資料(性別、病程、年齡、文化水平)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DN診斷標準[2];交流能力良好;均可熟練使用微信;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認知功能障礙;視功能、聽力障礙;精神異常。
1.3 方法
1.3.1 常規(guī)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監(jiān)測患者血糖、血壓、心率等,指導患者用藥,指導患者飲食,保持病房衛(wèi)生整潔。
1.3.2 延伸護理組:在常規(guī)組基礎上實施微信平臺的延伸護理服務,具體如下:(1)建立微信延續(xù)護理小組:由1名護士長與5名責任護士組成護理小組,護士長指導小組成員學習延伸護理服務技能,學習應用微信平臺實施護理服務,制定早期DN患者微信延續(xù)護理方案。(2)建立“糖尿病腎病院外護理”群:護理人員添加DN患者或患者家屬微信,建立“糖尿病腎病院外護理”群,將其拉入微信群,便于群體發(fā)送信息、一對一遠程指導。(3)心理護理:每周采用文字、語音或視頻等形式與DN患者交流溝通一次,了解患者心理變化,對心情低落、抑郁、沮喪者進行心理疏導,增強患者治療積極性。(4)飲食護理:根據(jù)《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指導患者科學飲食,按量進餐,控制飲食,以優(yōu)質蛋白為主,蛋白質攝入量≤0.8g/(kg·d),加用多不飽和脂肪酸。(5)運動指導:根據(jù)患者病情指導患者進行慢跑、散步、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30~40min/次,5次/周,并在微信群中打卡。(6)健康教育:每周周一、周三向微信群發(fā)布DN用藥、運動、飲食、足部護理等知識,包括文字、視頻、圖片、網(wǎng)頁鏈接等多種形式;與患者交流,解答患者遇到的問題,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護理,鼓勵患者分享治療、護理經(jīng)驗。
1.4 觀察指標 (1)采用自護能力量表(ESCA)評分評價院外自護能力[3],包括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健康知識認知、自我護理技能,評分越低,自護能力越差。(2)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評分評價護理前后自我效能[4],總分4分,評分越低,自我效能感越差。(3)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價護理滿意度,包括專業(yè)護理能力、護理服務態(tài)度、交流溝通態(tài)度,總分30分,28~30分為十分滿意,22~27分為較滿意,0~21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較滿意)/總例數(shù)×100%。
2.1 ESCA評分 延伸護理組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健康知識認知、自我護理技能評分較常規(guī)組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ESCA評分對比分)
2.2 GSES評分 護理前兩組GSE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GSES評分較護理前高,延伸護理組GSES評分較常規(guī)組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GSES評分對比分)
2.3 護理滿意度 延伸護理組護理滿意度為97.87%較常規(guī)組的82.98%高(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
DN是一種慢性疾病,病因暫不明確,可能與遺傳、高血糖、高血壓、腎臟血流動力學異常等多種因素有關,高血糖會引起腎臟血流動力學異常、代謝異常,造成腎臟損傷,隨疾病逐漸進展,可最終發(fā)展為終末期腎衰竭,威脅患者生命[5]。早期通過藥物治療可暫緩病情進展,但患者出院后自我效能可能出現(xiàn)下降,影響治療進程。因此,需對院外早期DN患者實施有效護理干預。
以往延伸護理服務多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進行,護理效率較低,難以滿足患者院外護理需要[6]。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微信平臺為社會交際中搭建了重要的溝通平臺,可與他人進行實時文字、語音、視頻交流,并可分享文章、圖片、視頻等,極大便利人們的生活。余新翠[7]運用微信平臺為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提供延伸護理服務,患者出院后功能鍛煉依從性明顯提高,臨床癥狀減輕,負性情緒得到改善。微信平臺的延伸護理服務是通過微信連接每一名患者,并通過建立微信群,使院外的早期DN患者形成一個群體,便于護理人員與患者交流,患者與患者分享經(jīng)驗,從而有助于疾病治療。通過微信平臺,護理人員可了解患者心理狀況,并通過鼓舞、案例講述,疏導患者不良情緒,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效能[8]。借助微信平臺,護理人員可對院外早期DN患者進行群體性宣講,向患者傳授自我護理技能,指導患者正確用藥、科學飲食,還可督導患者堅持運動鍛煉,控制血糖。本文結果顯示,護理后延伸護理組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健康知識認知、自我護理技能評分、GSES評分高于常規(guī)組(P<0.05),提示對早期DN患者實施微信平臺的延伸護理服務,可增強其院外自護能力,改善其自我效能。本文還顯示,延伸護理組護理滿意度97.87%高于常規(guī)組82.98%(P<0.05),表明對早期DN患者實施微信平臺的延伸護理服務,可提高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微信平臺的延伸護理服務應用于早期DN患者,可增強其院外自護能力,改善其自我效能,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