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職業(yè)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捌び啊笔菍ζび皯蚝推び皯蛉宋铮ò▓雒娴谰呔拔铮┲破返耐ㄓ梅Q謂。中國皮影藝術,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和戲曲的巧妙結合而成的獨特藝術品種,是中華民族藝術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顆精巧的明珠。
皮影戲從有文字記載,已經有2000 多年的歷史,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門,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腳處裝上木桿。這個載入《漢書》的愛情故事,被認為是皮影戲最早的淵源。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后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shù)亓餍械那{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其流行范圍極為廣泛,并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tǒng)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于戰(zhàn)國,興于漢朝,興于唐宋,盛于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在皮影戲中,皮影人物被幕后的手操縱,控制,任由皮影戲藝人的雙手擺布。這些扁平的,紙狀的皮影人物,被配以臆想的唱詞,被賦予這樣或那樣的褒貶含義,被定論為好人與惡人,甚至被無端地崇拜、喜愛,嘲笑或是謾罵。任由歷史和人們評說,沒有爭辯的可能。
皮影戲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娛樂形式。千余年來,她為中華大地生生不息的兒女增添了無數(shù)年節(jié)與豐收的喜悅,寄托了對平安福祉的祈盼和對未來無窮的向往。它是歷代廣大民眾的精神食糧。過去在農村、廠礦、部隊、機關、學校都常有業(yè)余皮影戲社團組織,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
皮影的制作工藝正在從曾經的娛樂為主,欣賞為輔向現(xiàn)如今以欣賞為主,娛樂為輔緩慢過渡。將來的皮影更強調與突出其靜態(tài)的藝術價值,通過場景的布置,角色的表情,豐富的色彩等,展示著它獨特的魅力。在如今這娛樂生活多樣的年代,皮影戲的魅力光環(huán)正在逐漸黯淡,只有這一些特殊場合可以看見,如:北京的老舍茶館以及一些演繹著歷史的戲院。
在中國,不少的地方戲曲劇種都是從皮影戲中派生出來的,而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藝術手段,對電影的發(fā)明和美術片的發(fā)展也起到先導作用。如今,中國皮影被世界各國的博物館爭相收藏,同時也是中國政府與其他國家領導人相互往來時的饋贈佳品。千百年來,皮影戲這門古老的藝術,伴隨著祖祖輩輩的先人們,度過了許多歡樂的時光。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與人物都以更精湛與更細膩的雕刻工藝表現(xiàn)出來,更強調了皮影的藝術性與裝飾性。把皮影制作好以后,加以裝裱用于展覽與裝飾。
皮影是一種動畫式的傀儡,表演上有其局限性,但藝人們在演出實踐中,利用皮影戲表現(xiàn)力上的局限,反而創(chuàng)造如下不少特殊藝術語匯,豐富了皮影藝術的表現(xiàn)力:遠大近小,遠虛近實——皮影人離亮子遠時,影子就大而虛,這是不可避免的。藝人根據演出時簽手居亮子中的位置,上場時人物由大而虛,逐漸小而實,同樣產生一種由遠而近的效果。在長期潛移默化中,觀者也適應了這種倒錯的手法,并沒以為有什么不合理。
在造型上,傳統(tǒng)的皮影戲是用特殊的工藝把驢皮做成薄的半透明的片狀零件,按照不同人物的需要,鏤刻花紋。然后上顏色。上完顏色的零件用多個軸將人物的脖子,腰,肩,胳膊肘和膝蓋鏈接起來。
表演藝術上:文場的音樂與唱腔卻又是音韻繚繞、優(yōu)美動聽,或激昂或纏綿,有喜有悲、聲情并茂,動人心弦。皮影戲表演的特點是人物的側影二分之一側面及景物的正面或四分之三側面。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審美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傳統(tǒng)的皮影藝術已經逐漸走向衰落,許多技藝超高的皮影藝人相機去世,中年藝人特別是年輕藝人很少,大量的皮影的道具殘損失落,國內的專業(yè)劇團寥寥無幾,許多縣市皮影劇團由于個人承包,多留散在偏遠地區(qū)只在農閑時或遇到紅白喜事才能維持演出,青年觀眾越老越少。演出市場的萎縮直接威脅到這一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生存,雖然國家和博物館、民間個人三友一些皮影藝術品收藏,但總的看來皮影藝術已處于逐漸視傳的境地。傳統(tǒng)的皮影戲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這也是它適應如今快節(jié)奏社會最大的障礙。傳承難度1、皮影精雕細琢,巧奪天工的色彩造型傾倒了無數(shù)的藝術家,卻給它的制作帶來了極高的難度。一個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樣,雕鏤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這些復雜的工藝足以花去一個手工藝人數(shù)星期的時間,還不包括這期間因任何一個小錯誤而導致無法修改,前功盡棄的可能性。2、成品的保存也是一個難題,長時間的日曬會使顏料褪色,溫度的濕熱變化也會造成皮影的變形。這對強調批量生產的工業(yè)化社會來說無疑都是致命的弱點。
目前皮影藝術已應用于景觀設計及平面設計當中,比如西安大雁塔城市廣場上皮影造型的景觀雕塑(圖1),輔以周邊的綠化和景觀就很好地展示了具有西安地域民俗文化的皮影藝術,還有某些平面設計師經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如海報、廣告、書籍封面等應用皮影的造型風格來展現(xiàn)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故結合皮影的風格特點,其完全可以運用于現(xiàn)代服飾設計當中。
與傳統(tǒng)的皮影戲相比之下,數(shù)字化的皮影動畫卻能克服上述種種局限,近年來許多動畫公司使用貝齊爾樣條曲線分段等三維制作方式來構造皮影人的外形,這樣做不僅可以真實再現(xiàn)其復雜的輪廓,也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進行修改和調色,加上皮影戲中最具特色的燈照方式,光潔透亮的皮影質感和戲臺上的光影的空間感在陰影中表現(xiàn),當然,作為一門表演藝術,如何計算機傳遞皮影戲的動感也是和重要的
我們可以打破皮影戲的沉重,而給它賦予大量的現(xiàn)代的流行元素,利用動畫中電影的各種長鏡頭,短鏡頭以及蒙太奇的手法,用皮影的方法來演繹現(xiàn)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通過現(xiàn)代的網絡技術,在世界各地流傳,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服飾設計的創(chuàng)新性源于設計元素的不斷更新。中國傳統(tǒng)藝術已經被眾多設計師大量使用,服飾方面的應用更是廣泛,作為皮影藝術也應該通過服飾面料的花色圖案、款式造型等方面得到體現(xiàn)。皮影的人物造型,不僅融有古代壁畫,佛像,還融有戲曲臉譜等民間藝術精髓。它的服飾圖案,吸收了民間的印花和戲曲服裝圖案的形式,并根據自身的特點創(chuàng)造出了自己的特點。皮影的圖案有空心的,實心的,半空半實等形式(圖2)。四方連續(xù)圖案和二方連續(xù)圖案在影人中也得到了充分的應用,變化無窮。衣服的用色,根據人物的年齡不同,顏色各異,不同的角色顏色的深淺也各有差異。服裝上的裝飾目的是為了美觀,通過對“皮影”自身的形式美、色彩美和韻律美等的合理利用都可以加強服裝的審美性,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
皮影藝術作為民間藝術的一個種類,它的造型內涵豐富多彩,造型的夸張并非隨心所欲,而是源自于中國古老文化千百年的沉淀,來源于特定的時代背景和文化特色所形成的審美觀念。傳統(tǒng)皮影手工藝人將夸張抽象、繁冗而不雜亂的裝飾紋樣巧妙地簡化、排列、組合,各種紋樣在一片小小的皮影上和諧顯現(xiàn)(圖3)。這些都是可以考慮借鑒、運用到現(xiàn)代裝飾設計之中的。(1)原形附屬。(2)基礎簡化。(3)平面升華。如今在很多的平面設計、包裝設計和書籍裝幀上都能看到傳統(tǒng)皮影頭茬的運用,經過對頭茬的再處理,使其在造型、線條、色彩上更符合當代人的審美需求。
首蘭是甘肅蘭州已有的特產包裝品牌,在原有的理念上我根據傳統(tǒng)皮影藝術與現(xiàn)代解構的方法進行改良。首蘭養(yǎng)生百合包裝設計,皮影戲的代表地是甘肅,甘肅的百合干也是非常有名,是伴手禮的首選,所以我選用皮影元素和甘肅敦煌古絲路為代表,以s 型代表古絲路(圖4)。
在色彩上告別傳統(tǒng)皮影戲的牛皮黃,運用絢麗的色系展現(xiàn)現(xiàn)代包裝的跳躍色彩,通過元素的整合與打散來運用到立體的包裝上(圖5)。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這就打破了傳統(tǒng)皮影的沉悶,賦予了新生的藝術力量,并能被大眾消費所接受。以此為例,不僅僅是中國的皮影可以數(shù)字動畫,其他類型的數(shù)字動畫造型設計也可以從皮影中吸取借鑒的東西,如面部造型、頭飾造型、服飾裝飾、夸張的身體比例等,都是可以將這些帶有皮影文化特色的元素巧妙地運用到中國動畫造型的設計之中,提高其文化底蘊,弘揚中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的。此外,還有關于皮影的互動游戲、皮影雕塑、皮影廣告燈箱等新的藝術形式,也是有益的嘗試。
受當代文化的沖擊,皮影作為一門表演藝術,其演出市場逐步萎縮直接威脅到這一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生存空間。但作為一門裝飾藝術,它可以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我們在現(xiàn)實中能夠看到許多將皮影藝術和現(xiàn)代媒體藝術相結合而派生出來的新的藝術形式。如數(shù)字化皮影動畫,就是利用數(shù)字化手段,真實再現(xiàn)了傳統(tǒng)皮影中光與影的原理,使得形象更加豐富生動。它能夠克服傳統(tǒng)皮影的種種局限,依據社會需求做出調整與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