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齋
美國哈佛大學(xué)神學(xué)院教授大衛(wèi)·查普曼,在一場講座中,向臺下近千名學(xué)生分享、解讀中國神話故事,并不下十次用激情的語調(diào)總結(jié)中國神話故事的內(nèi)核:中華民族的特征。
在他的情緒帶動下,現(xiàn)場氛圍一直熱血高漲。
他說:“我們的神話里,火是上帝賜予的;希臘神話里,火是普羅米修斯偷來的;而在中國的神話里,火是他們鉆木取火堅韌不拔摩擦出來的!這就是區(qū)別,他們用這樣的故事告誡后代,要與自然作斗爭!”
“面對末日洪水,我們在諾亞方舟里躲避。但在中國人的神話里,他們的祖先大禹戰(zhàn)勝了洪水,看吧,仍然是斗爭,與災(zāi)難作斗爭!”(大禹治水)
“如果你們?nèi)プx一下中國神話,你會覺得他們的故事很不可思議,拋開故事情節(jié),找到神話里表現(xiàn)的文化核心,你就會發(fā)現(xiàn),只有兩個字:抗?fàn)?!假如有一座山擋在你的門前,你是選擇搬家還是挖隧道?顯而易見,搬家是最好的選擇。然而在中國的故事里,他們卻把山搬開了(愚公移山)!可惜,這樣的精神內(nèi)核,我們的神話里卻不存在,我們的神話是聽從神的安排?!?/p>
“每個國家都有太陽神的傳說,在部落時代,太陽神有著絕對的權(quán)威,縱覽所有太陽神的神話你會發(fā)現(xiàn),只有中國人的神話里有敢于挑戰(zhàn)太陽神的故事:有一個人因為太陽太熱,就去追太陽,想要把太陽摘下來(夸父逐日)。當(dāng)然,最后他累死了——我聽到很多人在笑,這太遺憾了,因為你們笑這個人不自量力,正是證明了你們沒有挑戰(zhàn)困難的意識。但在中國的神話里,人們把他當(dāng)做英雄來傳頌,因為他敢于和看起來難以戰(zhàn)勝的力量作斗爭。在另一個故事里,他們終于把太陽射下來了”(后羿射日)。
“一個女孩被大海淹死了,她化作一只鳥復(fù)活,想要把海填平——這就是抗?fàn)?!?/p>
“一個人因為挑戰(zhàn)天帝神威被砍下了頭,可他沒死,而是揮舞著斧頭繼續(xù)斗爭!”
“這樣,你們對中國人倔強不服輸?shù)木瘢腿菀桌斫饬?,這是他們5000年屹立不倒的根基?!?/p>
每個民族的神話都有自己的烙印,但你見過哪個民族的神話里有這么多戰(zhàn)天斗地的抗?fàn)幑适拢?/p>
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說的就是要生存就得靠自己,不能靠蒼天。這比“神愛世人”聽起來殘酷,但非?,F(xiàn)實。
中國人從小聽到大,并口口相傳給下一代的這些神話故事,體現(xiàn)的絕不僅是故事那么簡單。
每個文明在初期都是有神論,但唯獨中國的文明不畏懼神,也許正因為中國人深刻理解老子的那句話,所以中國的祖先從不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神的眷顧,也因此,很多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呵呵,沒信仰的民族能存續(xù)5000年嗎?
實際上,勇于抗?fàn)?,不怕輸,更不服輸,是中國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國人的信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