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英
1兩款車都標配了全景天窗,并且都很善于營造豪華感
2奧迪的內飾設計充滿科技感,讓人充滿探索欲
3變速器擋把設計如飛行器,使用手感也不錯
4空調風量采用觸摸式,操作方面需要適應
5隱藏式出風口,是設計的一大亮點
6后排中央扶手功能豐富,座椅、空調以及影音娛樂均可調節(jié)
如果你是顏值控,那么對于D級豪華車的訴求就一定是特別在意它的姿態(tài)。對于這一點,不可否認,我個人更青睞于奔馳S級。不過,如果你想親自駕駛,并且不想被當成司機的話,奧迪A8和寶馬7系似乎顯得更加合適。
我們先來看看奧迪A8L,這是一款為數不多能夠讓人感受到除了穩(wěn)重、霸氣、優(yōu)雅或運動以外科技感的D級豪華車。平直、銳利的線條幾乎不加修飾地存在于整車的各個形面之中,呈圓弧形狀的車頂依然讓奧迪A8L保留著獨特的設計線條,與奧迪的大嘴一樣鮮明,能夠很遠讓人一眼就認出來。同樣銳利的前部格柵設計配合晶瑩剔透的激光大燈,將運動、科技于一體地呈現(xiàn)出來。
而寶馬7系則無一例外地在營造運動感方面發(fā)揮著自身的優(yōu)勢,尤其是最新的前臉設計,其巨大的“鼻孔”配合著修長的前激光大燈,更顯霸氣,并時不時地流露出一絲兇狠,好似生怕人們感受不到它的厲害。于此同時,尾部也沿用了奧迪A8L貫穿式尾燈的做法,盡管更加醒目也更漂亮,但是總覺得缺少了一點寶馬品牌獨特的調性。
盡管兩款車所搭載的同為20英寸10輻輪圈,但是在輪輞的設計上有所差異,奧迪A8L則更多地展現(xiàn)出了一派西裝配皮鞋般的正裝屬性,此時,如果你與我一樣穿著帽衫和牛仔褲,多少會帶給人違和感。而更為稀疏的輪輞設計,以及末端稍加彎曲的處理方式,則讓寶馬7系更多地展現(xiàn)出了運動風格,相對奧迪A8L而言更百搭一些。當然了這只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而這兩款車也都有著豐富的輪圈樣式選擇。
兩款D級豪華車在內飾設計方面的差異就更大了。這一代奧迪A8L可謂被科技洗腦嚴重,極簡風格的中控臺配合三塊液晶顯示屏,帶給人以強烈的科技感,即便大面積的高亮飾條給人以強烈的塑料感,還是能夠讓我感受到A8精細的做工和扎實的用料。
中控臺搭載了12.5英寸、10.3英寸和7英寸三塊屏幕,各分擔了儀表盤、中控屏以及空調系統(tǒng)三大功能,在畫面精細度、UI設計以及內容方面,都已經成為行業(yè)標桿般地存在。不過在空調控制上,我個人還是喜歡實體按鍵設計,即便奧迪A8加入了觸摸屏振動反饋,在行車過程調節(jié)空調仍做不到得心應手。另外,車載多媒體系統(tǒng)的高度集成帶來了一個弊端,就是一個簡單的方向盤調節(jié)都需要進入多個菜單后來實現(xiàn),簡直是事倍功半。
寶馬7系的內飾設計絕對不會給你眼前一亮的感覺,因為與上一代相比幾乎沒有變化,甚至與奧迪A8L比起來甚至會產生一絲落入凡塵的失望感。當然,也可能與棕色內飾配色有關,如果是我就會選擇更淺的象牙白色或者黑色內飾。當然,驚喜還是有的,比如柔軟的Merino真皮、高光煙棕色真紋桉木飾條、Alcantara車頂等,作為曾經的個性化定制,如今都可以不用選裝即可得到。
更重要的是,在使用便利性上,iDrive7操作系統(tǒng)仍是這個地球上最好用的車載操作系統(tǒng)之一,盡管沒有奧迪A8的觸摸屏炫目,寶馬的手勢控制、空調實體按鍵,都為你在開車前行中帶來更多便利。
本次的兩款車型分別為奧迪A8 55TFSIquattro豪華型和寶馬740Li xDrive行政型豪華套裝。在科技配置方面,作為能夠代表奧迪和寶馬最前沿科技的產品,A8與7系都能夠展現(xiàn)出各自品牌的看家本領。比如兩款車都搭載了包括主動剎車在內的主動安全系統(tǒng)。而在操控性配置方面,兩款車除了搭載各自四驅系統(tǒng)外,都搭載了可調節(jié)車身高度的空氣懸架系統(tǒng),并且都可以選裝后輪轉向系統(tǒng)。在豪華配置方面,后排都可以進行多方向的電動調節(jié),前、后排座椅加熱、通風及按摩也都有搭載,而在奧迪A8的頂配車型中還提供腳部按摩。可謂旗鼓相當。
那么駕駛起來,兩款車的操控表現(xiàn)如何呢?首先奧迪A8L所搭載的是V6 3.0L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配48V輕混系統(tǒng),最大功率為250kW/5000~6400rpm,最大扭矩為500Nm/1 370~4500rpm。與8擋Tiptronic變速器配合,0~100km/h加速時間為517s。而寶馬7系搭載了L6 3.0L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為250kW/5500~6500rpm,最大扭矩為450Nm/1500~5200 rpm,與8擋自動變速器配合,0~100km加速時間為5.1s。
1新款寶馬7系改變最大的地方就是巨大的雙腎形進氣格柵
2寶馬7系大量使用了碳纖維增強材料
3 iDrive7操作系統(tǒng)依然是最好用的車載操作系統(tǒng)之一
4寶馬7系采用Merino擴展真皮材質,充滿了豪華感
5后排影音娛樂系統(tǒng),功能顯示豐富
6真皮與鍍鉻材質均觸手可及
7后排中央扶手功能豐富,可拆卸iPad要比A8L尺寸大
從數據上看,盡管寶馬7系遜色于A8L,但是寶馬7系的加速表現(xiàn)要更好,在實際駕駛中兩款車的差異更加明顯。奧迪A8的特性是更多偏向于舒適,從起步加速開始,偏輕的油門踏板會帶給你很高的期望值,相反,動力響應卻總會比你的期望值慢上半拍,盡管有48V輕混電機的介入,但更多的是作用在了提升燃油經濟性上。如果中段加速,輕踩油門似乎不會第一時間到預期的加速效果,而深踩油門后,會看到發(fā)動機轉速的快速攀升,而此時,能有1 s的時間,車輛是保持加速停滯的,此時,沮喪的你似乎只有將駕駛模式調至運動才能有所改善。
而寶馬7系就不一樣了,與之相比盡管動力稍弱,但是力度適中的油門踏板與動力響應幾乎是一個整體般地存在,你可以很輕松地控制車速,并不需要反復試探我該用多大力度踩下踏板以獲得我想要的加速,踩下后及時調整就是了,這樣做也會很容易為你帶來大型豪華車應具備的那種動力儲備充足的感覺,而這些,只要不是在ECO模式下都可以體會到。
不可否認,奧迪A8L的隔音表現(xiàn)要更勝一籌,不過作為親自駕駛的車主,這一點在有些表現(xiàn)模糊的轉向面前似乎已不值得一提。無論市區(qū)慢行還是多彎的快速路行駛,轉向的初段與中段后之間的一致性很差,換句話說并不符合你的直覺判斷,需要時刻不斷地摸索合適的轉向角度,尤其是對于這種大型豪華車來說,會給人以笨重的駕駛感覺,并且很難提升你的駕駛信心。同樣,剎車系統(tǒng)也存在著類似的問題,踏板力度很輕,但是踩下后的制動力度完全不符合你的預期,此時你就會繼續(xù)深踩,或許在猶豫片刻后已經過了最為舒適的制動距離,最后一個頭點地停在了路口前。
盡管寶馬7系的軸距達到了3210mm,但是通過后輪轉向系統(tǒng)以及選裝魔毯懸架主動式防傾桿的加入,讓車輛在轉彎時與地面銜接得更加緊密,并且減少轉彎時的車身側傾。整套動力系統(tǒng)配合得相當完美,如果你嘗試著用手動模式駕駛,就可以體會到很強的駕駛代入感,配合精準的轉向系統(tǒng),為精確駕駛提供了充足的信心,開起來相比于奧迪A8更加靈活和愉快。
我們知道奧迪是最先在A8上采用全鋁合金材質車身的品牌,而這一代奧迪A8L似乎沒有這樣做,減少到了鋁合金與鋼材質混合,這一點在對比BMW Carbon Core的應用上顯得有些落伍了。寶馬7系在包括車頂橫梁結構、B柱C柱、底部側圍及中央通道后部支撐等位置均采用了碳纖維增強材料,其好處是除了超過鋼材5倍的強度外,這種材料比鋁輕30%,比鋼輕50%,為此帶來了相比上一代減重7130kg。與直列六缸發(fā)動機、偏向于后輪驅動的xDrive四輪驅動一起,為整車提供了出色的平衡性。
在路況適應性方面,奧迪A8L所標配的Quattro系統(tǒng)采用管狀齒輪結構,在常規(guī)狀態(tài)下,前后動力分配比例為40:60,根據不同的路況,前輪最大可分配到70%的動力,后輪最大會分配到85%。這在目前D級豪華車型中,算是屈指可數地將四驅系統(tǒng)作為全系標配的車型。而寶馬7系的xDrive采用電控多片離合器結構,正常行駛時扭矩以30:70的比例分配,最多可將50%的扭矩分配到前輪。這為其在較差路面附著力的情況下提升整車操控循跡性。
怎么樣,看到這里心中有答案了嗎?奧迪A8的確在設計上能夠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但是在駕駛層面,似乎還是固執(zhí)己見,甚至有些嚴肅和呆板?;蛘哒f,僅僅是安全地將你從A地送到B地,而在這一過程中,它并不能為你提供愉悅的駕駛樂趣。而作為中期改款的寶馬7系盡管只是增加了霸氣的鼻孔,貫穿式尾燈,那有些老套的內飾設計讓我們感到一絲厭惡,但它仍是一輛寶馬!行駛起來,依舊令人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