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山
(肇慶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 廣東 肇慶 526000)
腦白質髓鞘化延遲是小兒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該疾病既可單獨存在,也可與別的疾病共同存在,該疾病患兒會因受損位置、受損程度、受損范圍的不同,表現(xiàn)出不同的臨床癥狀[1],目前臨床主要以神經影像學對該疾病進行診斷,磁共振成像就是常見的一種,為深入探究此問題,本文納入100例患兒,圍繞磁共振成像對腦白質髓鞘化延遲患兒的生長發(fā)育情況展開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此文納入100例家屬知情的腦白質髓鞘化延遲患兒,選取時間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根據(jù)年齡是否超過2周歲對患兒進行分組,包括參照組(>2周歲,50例)和實驗組(<2周歲,50例)。參照組:含50例患兒,其中52%為男性,即26例,48%為女性,即24例,年齡跨度為3歲至12歲,(7.45±1.08)歲為年紀平均值。實驗組:含50例患兒,其中48%為男性,即24例,52%為女性,即26例,年齡跨度為1個月至2歲,(1.42±0.39)歲為年紀平均值。此次研究開展前提:獲倫理委員會批準;保障患兒家屬知情權;患兒組間資料無差異(P>0.05)。
對兩組患兒均以超導磁共振儀進行診斷,以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成像,以T1WI、T2WI、FLAIR的橫斷位,以及T2WI的矢狀位成像,若患兒對檢測不能配合,則在檢查前以口服按0.5ml/kg的劑量給予患兒水合氯醛,或者以肌肉注射形式按3~5mg/kg的劑量給予患兒苯巴比妥,以起到鎮(zhèn)靜的效果。
對兩組患兒腦部區(qū)域進行評定,主要包括:小腦半球、頂、腦干、額、內囊、小腦中腳、枕,顳葉深部的白質、視放射、丘腦、半卵圓中心、胼胝體等。
產生的各項數(shù)據(jù)運用SPSS19.0版本軟件實現(xiàn)統(tǒng)計分析工作,運用t檢驗驗證二元比較正態(tài)分布資料,應用方差分析功能驗證多項比較正態(tài)分布資料,如果SPSS19.0給出P<0.05的結果,表明各項數(shù)據(jù)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內,16例生產史不詳,15例宮內窘迫,7例足月產,5例早產,3例膽紅素腦病,1例母親妊娠高血壓,1例營養(yǎng)不良,1例宮內感染,1例先天性心臟病。參照組內,15例足月產,13例生產史不詳,10例宮內窘迫,5例膽紅素腦病,5例早產,2例營養(yǎng)不良。
實驗組內,29例運動障礙,3例癲癇,1例廣泛腦發(fā)育障礙,13例智力障礙,1例語言障礙,3例感覺障礙;參照組內,20例運動障礙,10例癲癇,8例廣泛腦發(fā)育障礙,5例智力障礙,7例語言障礙,0例感覺障礙;組間感覺障礙、運動障礙無差異(P>0.05);剩余指標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患兒臨床表現(xiàn)比較
磁共振成像結果中,實驗組4例正常,46例異常,參照組12例正常,38例異常,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患兒磁共振成像比較
近年來,腦白質髓鞘化延遲的發(fā)生率逐漸上升,此病在嬰幼兒群體中高發(fā),會對幼兒的成長和發(fā)育產生一定影響。腦白質髓鞘化延遲是腦白質髓鞘異常的一種病癥,此病可能在懷孕期間就形成,當胎兒在母體內3~6個月時,是形成髓鞘的重要時間段,此時從胎兒的脊神經根個脊索從尾側向頭側展開,并逐漸形成髓鞘[2]。直到胎兒娩出后,髓鞘依然在發(fā)生改變,持續(xù)到20歲以后髓鞘才算是完全發(fā)育成熟,但成熟了依然會發(fā)生改變。導致腦白質髓鞘化延遲的病因有多種,例如:早產、宮內窘迫、膽紅素腦病等,均是導致兒童出現(xiàn)該疾病的重要因素[3]。另外,如果嬰幼兒受到一些激發(fā)因素的影響,比如病毒感染、窒息、身體免疫性疾病等待,都可能導致腦白質髓鞘化延遲的情況。腦白質髓鞘化延遲會對患兒的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往往會導致患兒出現(xiàn)智力障礙、癲癇、語言障礙等情況,導致患兒的發(fā)育延遲,嚴重影響患兒身心健康。加強腦白質髓鞘化延遲的診治觀察非常重要,磁共振成像是診斷此類患兒的常用方法,可全面評估患兒的腦白質發(fā)育情況[4]。分析患兒發(fā)育延遲的原因,可能與其髓鞘較晚發(fā)育有關,其外,未經結合的膽紅素進而患兒報組織,導致其腦組織損傷,從而對髓鞘的生長發(fā)育產生影響。此外,孕產婦妊娠期間的高血壓也會導致嬰幼兒腦組織的異常發(fā)育,而宮內感染等先天異常發(fā)育情況,也會導致嚴重的腦組織損傷[5]。通過影像學手段,可對患兒病情進行全面評估,排除其他因素導致的患兒異常發(fā)育,以肉眼對患兒進行腦白質情況觀察,受多因素影響,無法行全面定位,易導致誤診、漏診,而磁共振成像檢測技術可以很好的彌補此缺點[6-7]。此次研究中,將我院100例腦白質髓鞘化延遲患兒作為觀察對象,結合磁共振成像的觀察比較,分析兩組患兒的生長發(fā)育情況。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年齡>2周歲的患兒中,表現(xiàn)出運動障礙、智力障礙、語言障礙的患兒明顯更多,磁共振檢查的結果也有明顯差異。在對腦白質髓鞘化延遲患者進行診治的過程中,首先可以通過基礎的臨床鑒別診斷來對患者病情進行初步判斷,再結合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措施,詳細觀察患者的病灶組織,從影像學的角度來分析,可以準確觀察到病灶血流狀況、位置、病變程度等等,磁共振檢查也較為方便,快速得到檢查結果,不會對患者造成傷害,整個檢查工作的安全性也非常高。
綜上,雖然目前我國對腦白質髓鞘化延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可將患兒臨床變化與影像功能區(qū)的影像連接起來,但對于此檢測,還需進行不斷的研究及加強,獲取統(tǒng)一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