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珍 羅俊霞
一、市級農產品質檢機構風險管控特點
(一) “風”體現在任務、目的、對象方面
市級農產品質檢機構監(jiān)測任務主要包含風險監(jiān)測、專項監(jiān)測、監(jiān)督抽查等方面。其中,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jiān)測指的是為了掌握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系統(tǒng)和持續(xù)地對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害因素進行檢驗、分析和評價的活動,包括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jiān)測、普查和專項監(jiān)測等內容。監(jiān)督抽查指的是重點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jiān)測結果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中發(fā)現的突出問題,及時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督抽查工作。市級農產品質檢機構風險管控目的明了,通過一般委托、判定的、仲裁的方式進行管控,并且對象明確,包含個體、企業(yè)、政府、司法等。
(二)“險”體現在法律地位、資質范圍、從業(yè)道德方面
市級農產品質檢機構的法律地位包含獨立法人、法人授權的質檢機構法律地位,資質范圍包括質檢機構申請實驗室資質認定的產品類別、項目能力表,從業(yè)道德管控主要體現在市級農產品質檢機構的單位聲明、個人承諾等方面。
(三)“管”主要體現在管理體系文件運行方面
市級農產品質檢機構要具有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即有制度、有層級、有記錄、有規(guī)程。制度指的是質量手冊,層級是指組織機構、程序文件,記錄主要指從事檢驗檢測活動產生的一切質量記錄,規(guī)程主要依據法規(guī)、準則、體系文件等。
(四)“控”主要體現在體系運行中的風險點、漏洞、控制點
影響市級農產品質檢機構質量控制的主要因素有“人、機、料、法、環(huán)”五個方面?!叭恕保笍氖聶z驗檢測相關的人員;“機”,指檢驗檢測所用的設備;“料”,指檢驗檢測所使用的材料;“法”,指檢驗檢測所使用的方法;“環(huán)”,指檢驗檢測過程中所處的環(huán)境。
二、市級質檢機構內部風險管控要點
(一)把好“法律定位關”,做好“自我聲明關”
市級農產品質檢機構對其出具的檢驗檢測數據、結果負責,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無論是獨立法人還是非獨立法人(法人授權)都要做到“三獨立”:獨立開展檢測,獨立行為和開展業(yè)務,獨立賬目和獨立核算。市級質檢機構及其上級主管還需相應作出公正性聲明,檢驗檢測機構必須聲明不得使用同時在兩個及以上檢驗檢測機構的從業(yè)人員,而且檢測人員也要作出相應的個人承諾,承諾不在兩個及以上檢驗檢測機構從業(yè)。
(二)避免“分包風險”,加強“合同評審關”
市級農產品質檢機構在進行分包檢驗檢測時應避免的主要風險是未保留分包檢驗檢測機構的相關證據和記錄,例如,分包合同、申請分包的審批單、分包方的能力調查材料和評審記錄;在進行分包時,未與分包方簽訂分包合同明確責任;具體分包的檢驗檢測項目未事先取得客戶的書面同意;在檢驗檢測報告或證書中未清晰標明分包情況。
(三)注重“檢測能力”,規(guī)避“報告出具風險”
市級農產品質檢機構在檢測能力方面需要注重樣品管理風險、人員風險、儀器設備風險、標準物質風險、檢測方法風險、環(huán)境風險、工作安全風險、數據結果風險、信息保密風險、溝通風險等。同時,還要重視能力驗證工作,積極參加省部級組織的能力驗證,從而不斷提升機構自身的檢驗檢測能力。出具報告需規(guī)避報告編制錯誤風險,出具報告的授權人需規(guī)避報告錯誤簽字風險,規(guī)避信息安全和保密風險。
(四)重視“六大人員”,組建“管控隊伍”
市級農產品質檢機構六大關鍵人員有最高管理者、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業(yè)務室主任、檢測室主任、授權簽字人。做好市級質檢機構內部風險管控工作,必須抓好“六大人員”隊伍建設。市級農產品質檢機構中心最高管理者負責機構全面工作,負責制訂質量方針、目標;技術負責人和質量負責人應具有中級及以上相關專業(yè)技術職稱或同等能力的人員擔任,技術負責人全面負責技術運作,能夠覆蓋檢驗檢測機構不同的技術活動范圍(關鍵環(huán)節(jié)有標準確認、儀器檢定與校準、量值溯源、人員上崗);質量負責人應賦予其明確的責任和權力,確保管理體系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得到實施和保持(主要環(huán)節(jié)有內審、質量監(jiān)督、能力驗證、體系運行等)。業(yè)務室主任應熟悉檢測業(yè)務,具有一定組織協(xié)調能力的技術人員擔任。授權簽字人應在其資質認定授權能力范圍內簽發(fā)檢驗檢測報告或證書,負責審核檢驗檢測報告或證書的法律有效性和結論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