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茅慶祿
1992年5月上旬,74歲高齡的《歌唱祖國》詞曲作家王莘,在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50周年前夕,重返延安,奮力登上寶塔山頂,在電視專題片《心聲如共鳴》中留下了寶貴的鏡頭。當他從延安返回北京路過西安時,我們在西安鐘樓飯店采訪了他。
“1938年,我19歲,千里迢迢,歷盡磨難,從上海到了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學習時,冼星海指揮我們演唱《黃河大合唱》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王老說他一直牢記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的號召:“一切有出息的文藝家、藝術家,必須到群眾中去,必須長期地、無條件地到工農兵群眾中去,到唯一最廣大最豐富的人民生活斗爭的源泉中去?!睆?939年到1949年,他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創(chuàng)作了30多首歌頌黨、歌頌祖國、歌唱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的歌曲。
1949年,時任天津市音樂工作團團長的王莘參加了國慶大典。當他看到游行隊伍喊著口號通過天安門廣場時,突然覺得:如果大家能唱著一首歌走過天安門廣場該有多好。從那以后,他下決心要創(chuàng)作這樣一首歌曲。但一年過去了,也沒有寫出令人滿意的歌曲,為此他很苦惱。正好此時天津市音樂工作團需要購買樂器,他聽說北京西四牌樓附近有一家當鋪,里面有一些舊樂器,于是到了北京,把他能挑的樂器都挑了。當他從西四牌樓往火車站走時,發(fā)現(xiàn)天安門城樓已整修一新,工人們正在掛宮燈;正在操練的少先隊員扛著紅旗,吹著軍號,舉著花束,不斷高呼“毛主席萬歲”的口號;一面面五星紅旗在秋風中高高飄揚。這一系列的動人情形和場景,促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于是一連串的詞曲泉涌般地從他胸中泄出:“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因為要趕火車,沒有時間記下來,為了避免忘記,王莘一邊走在路上一邊不停地反復哼唱,唱著唱著他自己竟然也被感動得哭了。上了火車后,王莘把前面幾句趕緊記錄在煙盒上。當他看著火車窗外飛速掠過的景物,“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等詞曲又源源不斷地從胸中涌出……
回到家,王莘把歌譜完整地謄寫下來,第二天一早便興沖沖送到了報社,結果過了兩天就得到了退稿,理由是:國慶稿擠,暫不錄用。于是,王莘就組織音樂工作團的工作人員到群眾中去教唱,很快就在民眾中傳唱開了。一天,王莘接到北京打來的電話,時任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秘書長孫慎同志問他:有首叫《歌唱祖國》的歌曲,據(jù)說是從天津傳出來的,你是天津音協(xié)主席,請幫助查一查這首歌是誰寫的,請把詞曲盡快寄來,中央文化部急要。王莘聽后笑了,太巧了,你算是找對了,詞曲作者正是我。
1951年9月15日,《歌唱祖國》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從那天開始一直到幾十年后的今天,這首歌曲傳遍了全國甚至全世界。
當回憶這首歌的傳唱過程時,王莘激動地說:“我忘不了1952年在朝鮮戰(zhàn)場的坑道里,我指揮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戰(zhàn)士們高唱《歌唱祖國》,唱得我和戰(zhàn)士們都熱淚盈眶;忘不了1965年除夕,敬愛的周總理叫我指揮大家唱《歌唱祖國》,周總理唱的那么深情;忘不了1977年5月,我到日本訪問,日本朋友以真摯的感情,用漢語演唱了中國歌曲《我的祖國》;忘不了1990年國慶節(jié)前夕,江澤民同志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各族群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1周年文藝晚會上,親自指揮大家高唱《歌唱祖國》的情景。我最忘不了的是1953年10月29日,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的全國政協(xié)會議上,毛澤東主席的目光落在了我的身上,毛主席夸獎《歌唱祖國》寫得好、好、好,并且還將剛出版的《毛澤東選集》簽上了他的名字贈給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