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王敏,吳冰,肖揚,王梁
齊齊哈爾市中醫(yī)醫(yī)院腎內(nèi)科,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0
特發(fā)性膜性腎病(IMN),又稱原發(fā)性膜性腎病,是原發(fā)性腎小球腎炎的常見類型之一,約占20%~30%,也是成人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的常見原因[1]。隨著疾病譜以及環(huán)境飲食的改變,IMN發(fā)病率近年來不斷增高,約占MN的2/3,趨于年輕化[2]。目前PLA2R被看作是IMN的血清學診斷的生物標記物,且抗PLA2R抗體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靈敏性[3]。該研究選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于該院就診的30例IMN患者在基礎治療的同時應用益氣活血清熱化濕法,觀察對抗PLA2R抗體滴度、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SCr)等指標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于該院就診的特發(fā)性膜性腎病患者30例,患者年齡27~64歲,平均年齡(41.3±3.4)歲,其中男17例,女13例,病程4~7個月,平均(6.0±0.1)個月。該研究所選取的所有病例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同意,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后方進行下述研究。
①符合IMN診斷標準:患者可出現(xiàn)血尿、蛋白尿等癥狀,不伴有少尿、無尿、尿路感染癥狀;腎組織活檢穿刺病理檢驗確診,無明顯細胞浸潤及系膜增生,免疫熒光以IgG及C3沉積為主,可伴有其他免疫球蛋白沉積,但強度較弱[4]。
②尿檢24 h尿蛋白定量≥3.5 g且24 h尿蛋白定量≤6 g;血清白蛋白(ALB)<30 g/L;肌酐(SCr)<1.5 mg/dL。
③患者能夠配合該研究用藥方法及相關檢查,持續(xù)用藥至少24周。
①排除繼發(fā)性膜性腎病,如由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重金屬中毒以及腫瘤等疾病導致者。
②妊娠、哺乳期女性及肝腎功能不全者。
③入組時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劑和細胞毒性藥物治療者。
④24 h尿蛋白定量≥8 g以上的特發(fā)膜性腎病患者。
所有患者根據(jù)患者病情均給予相應基礎治療,包括控制飲食、降壓、降脂、改善循環(huán)等。在此基礎治療的同時應用益氣活血清熱化濕法,處方:黨參15 g、生黃芪60 g、炒白術15 g、云茯苓20 g、川芎15 g、僵蠶15 g、丹參10 g、黃芩10 g、生地15 g、地龍12 g(打粉沖服)、半枝蓮15 g、白花蛇舌草30 g、土茯苓30 g等,口唇干燥、舌紅少苔者加麥冬30 g、玄參15 g;畏寒肢冷、腰腿酸軟者加肉蓯蓉30 g、巴戟天15 g;高血壓控制不良者加生牡蠣30 g、石決明30 g;食少納呆者加焦三仙各10 g、炒雞內(nèi)金20 g,其余兼證靈活辨證加減。1劑/d,水煎服,煮取200 mL,早中晚各服用100 mL。
對患者治療前后抗PLA2R抗體滴度、24 h尿蛋白定量、ALB、SCr進行記錄比較,同時觀察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包括水腫,乏力,惡心等癥狀,每項不良癥狀記1分,對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進行比較。
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患者治療前后抗PLA2R抗體滴度、24 h尿蛋白定量、ALB、SCr以及癥狀評分等指標以(±s)表示,應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抗PLA2R抗體滴度和治療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治療后,ALB、癥狀評分優(yōu)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Cr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抗PLA2R抗體滴度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較(±s)Table 1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anti-PLA2R antibody titer and 24-hour urine prote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抗PLA2R抗體滴度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較(±s)Table 1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anti-PLA2R antibody titer and 24-hour urine prote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階段 抗PLA2R抗體滴度(RU/mL)24 h尿蛋白定量(g/24 h)治療前(n=30)治療后(n=30)t值P值53.26±7.34 33.62±5.34 11.851 0.000 5.21±0.42 3.41±0.32 18.672 0.000
表2兩組患者治療后ALB、SCr及癥狀評分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ALB,SCr and symptom score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2兩組患者治療后ALB、SCr及癥狀評分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ALB,SCr and symptom score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階段 ALB(g/L) SCr(μmol/L) 癥狀評分(分)治療前(n=30)治療后(n=30)t值P值25.42±2.68 28.93±1.25 6.501 0.000 58.39±19.41 56.73±18.70 0.337 0.737 6.7±1.4 3.2±0.8 11.889 0.000
膜性腎病的發(fā)病是循環(huán)中的自身抗體識別腎小球足細胞的靶抗原,引起基底膜和腎小球濾過屏障受損,出現(xiàn)蛋白尿[5-6]。經(jīng)過研究表明抗PLA2R抗體水平與蛋白尿的嚴重程度相關,持續(xù)的高滴度抗體常提示難以緩解的蛋白尿,大量的研究發(fā)現(xiàn)循環(huán)中的抗PLA2R抗體的水平可以提示疾病的活動性[7]。血清抗PLA2R抗體滴度可以用于監(jiān)測治療反應和疾病的復發(fā)、可以預測疾病的預后,因此該研究對抗PLA2R抗體進行觀察。
該研究結(jié)果顯示,患者經(jīng)治療后抗PLA2R抗體滴度低于治療前(P<0.05),說明應用益氣活血清熱化濕法中藥治療特發(fā)性膜性腎病時能夠降低其血清抗PLA2R抗體滴度,同時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ALB上升、癥狀評分降低,與治療前相比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均說明益氣活血清熱化濕法中藥對特發(fā)性膜性腎病的治療有效?;颊咧委熐昂罂筆LA2R抗體滴度的下降,也說明了抗PLA2R抗體滴度水平可以提示治療疾病的效果,血清抗PLA2R抗體轉(zhuǎn)陰或滴度下降往往預示著疾病好轉(zhuǎn),或說明治療有效,進一步確定了血清抗PLA2R抗體在治療IMN中的作用。高月等[8]應用雷公藤多苷對患有特發(fā)性膜性腎病的研究組患者進行治療,研究組使用雷公藤多苷進行治療,治療后抗PLA2R抗體滴度(38.32±6.36)RU/mL,低于治療前(54.56±9.30)RU/mL(P<0.05)。但其治療后抗PLA2R抗體滴度降低的程度低于該研究,其原因可能在于雷公藤多苷為單一藥物,僅利濕解毒,而該研究應用益氣活血清熱化濕法,首先益氣以扶正,其次濕、熱、瘀皆為特發(fā)性膜性腎病之毒邪,故活血清熱化濕以解毒,兼顧更全面。
綜上所述,益氣活血清熱化濕法對特發(fā)性膜性腎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可降低患者抗PLA2R抗體滴度,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與SCr,提高ALB,改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