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罡
中醫(y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經常見到一些醫(yī)生在診治過程中,對沒有腹部臟腑疾病的患者進行按壓,這是為什么呢?
中醫(yī)四診包括“望、聞、問、切”。其中切診不僅指切脈,還涵蓋了胸、腹、四肢等部位的切診,包括腹診。
中醫(yī)的特點是辨證論治。運用腹診能為辨證提供重要指征,還能為確立治法、選方遣藥、擇穴用針、手法操作提供重要依據(jù),歷代中醫(yī)著作對此有很多論述?!峨y經·十六難》記載:“假令得肝脈……其內證臍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肝也,無是者非也。假令得心脈……其內證臍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有是者心也,無是者非也。假令得脾脈……其內證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脾也,無是者非也。假令得肺脈……其內證臍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肺也,無是者非也。假令得腎脈……其內證臍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腎也,無是者非也?!边@說明臍中屬脾,臍左、上、右、下分別屬肝、心、肺、腎。腹診時臍左、上、中、右、下有動氣,按之堅硬或有疼痛感是判斷病位分別在肝、心、脾、肺、腎的重要依據(jù)。這表明了當體內存在病變時,機體必有相應的外在表現(xiàn),即“有諸形于內,必形于外”。由于腹部特殊的生理構成,許多疾病常常會在這里出現(xiàn)相應反應。
腹部具有特殊的生理結構。當我們還是一個胚胎的時候,母體通過臍帶將氣血輸送給胎兒,靠先天經絡系統(tǒng)將氣血輸送到胚胎全身來維持生命;胎兒娩出后,先天經絡系統(tǒng)的氣血來源被切斷,但這個系統(tǒng)依然存在。出生后,人體的營養(yǎng)攝入方式發(fā)生了變化,通過食道攝取食物,鼻子吸入氧氣,通過后天經絡系統(tǒng)將氣血輸送至全身。因此,腹部除了傳統(tǒng)的經絡系統(tǒng),還有一個被人們所忽略的先天經絡系統(tǒng)——腹部全息系統(tǒng)。
當發(fā)生疾病時,人們可以根據(jù)腹部先天經絡系統(tǒng)分布的特點,在腹部找到與全身關系非常明確的相關位置點進行相應刺激,使許多疾病在短時間內得到緩解。腹腔內有許多重要臟器。腹部穴位密集,腹部有48個穴位。全身14條經脈中有6條經過腹部。腹部治療只是局部治療。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腹部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五臟六腑、經絡腧穴、氣血津液、四肢百骸具有聯(lián)系。人的整體功能活動情況可以通過腹部征象反映出來,通過腹部施治進行改善。
常見的腹部外治方法有腹針療法、膏穴療法、腹部推拿等。
腹針療法和傳統(tǒng)針灸一樣,是建立在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和臟腑經絡學說之上,以神闕布氣假說為核心,通過刺激腹部穴位調節(jié)臟腑失衡來治療全身疾病。與傳統(tǒng)針灸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勢:
一、針灸在臨床及教學中有句術語叫作“腹部深似井,背部薄似餅”,意思是說腹部針灸比較安全。腹針是根據(jù)不同的治療目的針刺不同深度,都是在腹壁上操作,不會進入腹腔刺傷內臟。
二、傳統(tǒng)的針刺得氣時,會產生疼、脹、重、麻的針感。腹針由于其“刺至病所”的特點,著重強調的是醫(yī)者手下的感覺,加之腹部沒有大的神經干和大的血管分布,在臨床治療中,只要避開毛孔,基本不會產生疼痛。
三、人體組織結構呈現(xiàn)左右對稱。然而,腹部的臟器雖然有序卻不對稱,在深刺左右同名穴位時影響的內臟及周圍組織不同,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四、腹針針對不同疾病有一個對應的處方,這種標準化處方更利于針灸從業(yè)者和中醫(yī)愛好者學習。只要把這些穴位準確標定,在操作時根據(jù)處方中對穴位針刺深度的不同要求依序針之,便能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結合。說完腹部針法,我們簡單講下腹部灸法。《黃帝內經》記載:“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灸法常與針法共同使用,常見的灸法有艾炷灸、艾條灸、隔藥灸等。腹部艾灸常用于治療虛寒證,寒則氣血瘀滯,可以導致胃寒,造成胃腸疾病,也可以導致宮寒,產生婦科疾病。胃寒施灸常選腹部中脘穴、下脘穴、神闕穴等;宮寒施灸常選神闕穴、氣海穴、關元穴,還可以配合八髎穴,針對虛寒較盛者可以使用隔物灸以加強療效。
臍療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充分利用肚臍是十二經絡之根、呼吸之門的特點,對其進行艾灸、填臍、敷臍、熏臍等治療?,F(xiàn)代醫(yī)學也證明了臍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為腹壁最后閉合之處,表皮角質層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藥物易穿透擴散,且臍下無脂肪組織,故滲透力強,非常適合藥物體外使用。
膏穴療法同樣建立在經絡學說之上,在腹部使用時也要確定哪一經絡、哪一臟腑的疾病,從而循經選穴進行醫(yī)治;針對不同人群和疾病進行不同的配穴配膏,若選穴精當,選膏適宜,不僅療效良好,而且易操作。
中醫(yī)的療法之間并非是相互孤立的,有許多相通之處,可以相互配合使用。
腹部治療適用于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的治療,治療頸肩腰腿痛、老年病、慢性病、婦科病等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