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子
推薦影片:《The Help》
導演:塔特·泰勒
一句話推薦:生命里最好的事情,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經典臺詞:希望你別再自卑了,那樣才丑。丑陋會侵蝕內心,惡毒又傷人。每一天,你不是行尸走肉,早上醒來,要做一些決定,你要捫心自問:難道我要相信,那些笨蛋批評我的話?至于你媽媽,她無從選擇人生,是人生選擇了她。
《The Help》,中文譯名《姐妹》。
電影由同名小說改編,是一部從女性視角出發(fā)的,反對種族歧視的片子。自2011年上映之后連續(xù)多周蟬聯北美票房冠軍,并且獲得2012年第84屆奧斯卡多項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
影片的背景是美國密西西比州一個叫作“杰克遜”的小鎮(zhèn)。
小鎮(zhèn)寧靜美麗,有衣著光鮮的白人小姐們每周聚會;有慷慨清亮的圣經宣講從教堂里傳出來;有明黃的班車每天穿梭在黑人區(qū)與白人區(qū);黑人女仆們清早也腰背筆直地左手提著包,優(yōu)雅地互相打招呼。
然而關上每家每戶的門,光線一下由明媚轉向光影斑駁的灰蒙蒙色調。
希拉為主導的白人小姐群體正在為提出“給黑人單獨建造廁所”而洋洋得意。她們吃著黑人女傭準備的美食和點心,喝著黑人女傭做的咖啡,穿著黑人女傭洗好的衣服,在一個房間里朝夕相對,卻低聲討論不知黑人們身體里帶著多少病菌,所以堅決不能共用一個廁所。
這種滑稽的對比,帶著不可一世的幼稚,讓矯情、無知、做作這些具體詞匯鑲嵌在歷史的大背景里?!盀榱孙@示我高你一等,所以我得做點什么”的社會風潮,像一個可笑的時代符號。
影片發(fā)生在60年代,馬丁·路德·金正在全國游說,希望通過民權法案,給予黑人公平的權利。
在一些傳統(tǒng)思維根深蒂固的州,黑人仍然被當作奴隸對待。
不同于其它爭取種族平等的片子,它沒有暴力、口號、過激行為,甚至沒有聲音,只是在一個個燈光昏黃的深夜,一群黑人女傭一句句講起自己的經歷,被記錄、出版。之后像一場颶風,扯開了明與暗之間的簾子,所有她們藏在心里的秘密,和那些在黑暗里細數的一句一句,被放在陽光下、人群里、書店最顯眼的地方……終于見了光。
它塑造的是黑人女傭的群體形象,她們有的勇敢、有的耿直、有的逆來順受、有的隱忍克制,她們愛孩子、知進退、會哭泣、會報復……她們是一群立體、活生生的普通女人。
被壓迫的群體意志一旦爆發(fā),就像洪水般傾覆,這種力量不一定有什么先兆,就是一個下班回家的女裁縫在拒絕公車司機讓她讓座時,輕輕說出的那句"No"。
如果說女孩子應該擁有什么品質,那影片的主人公斯基特一定是我心里的范本。
自尊、獨立、勇敢、倔強,不激烈也不妥協。
看了好多為黑人爭取平等權利的片子,里面的主人公們都不相同,可是他們都披著星星和月亮,勇敢如萬物。
有時候會喜歡看柔順一點兒的電影,不那么喧鬧的光影和情節(jié),可是又帶著內核里的堅韌。
生命里最好的事情,是用生命影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