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開始要求手機要拍出既真實又漂亮的照片的時候,一場關于手機影像能力的角逐就此拉開了帷幕。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不停在提出需求,手機廠商們也在拼命滿足我們,并一步一步調高我們的胃口,唯此我們才能看到那些不斷創(chuàng)新的硬件和算法技術,唯此才讓我們在白天與黑夜中發(fā)現(xiàn)曾經被我們忽略掉的種種。今天我們甄選了四款不同品牌的影像手機,透過它們的鏡頭走進繽紛多彩的影像世界。
普通人享受視頻拍攝的樂趣
有人說5G是視頻的時代,因為高速5G網絡會催生大量的視頻創(chuàng)作者。調查顯示大部分的視頻VLOG創(chuàng)作者都會依靠5G手機進行視頻拍攝和剪輯,而提到5G視頻手機,我相信多數(shù)人首先想到就是OPPO Reno系列。從Reno2 的“穩(wěn)”開始,我們就看到OPPO已經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有意往Reno系列上加入一些特性和功能,讓普通人也能做到視頻隨手拍和輕松剪。今年6月Reno4 Pro發(fā)布,在這款5G手機上OPPO突破了普通消費者視頻拍攝的一個痛點——夜景拍攝,推出“超級夜景視頻”。那么Reno4 Pro到底怎樣?就跟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吧!
任何一個手持設備都會講究手感,而Reno4 Pro應該是我用過手感最好的5G手機之一。首先是因為它的機身重量僅為172g,而機身厚度也僅7.6mm。據OPPO內部人員透露為了實現(xiàn)7.6mm極薄機身,Reno4 Pro的設計師在機身內部做出了毫米級的調整,用指尖上跳舞來形容也不為過。首先是采用厚度僅1.294mm的曲面柔性屏,其次光學屏幕指紋方案厚度更是縮減至0.266mm。并且通過優(yōu)化主板上器件的間距使主板面積在Reno3 Pro的基礎上再減小15%,為電池倉留出足夠的空間,使電池厚度在原方案基礎上減薄0.43mm。與此同時,設計師還通過優(yōu)化內部堆疊使縱向空間進一步減薄0.12mm,最終實現(xiàn)7.6mm的完美手感。
Reno4 Pro完美的手感還來自其采用的“Reno Glow晶鉆工藝”設計的后蓋,這是一種從觀感到質感都非常特別的工藝。AG玻璃工藝在很多手機后蓋上都有采用,但經過“Reno Glow晶鉆工藝”處理的AG玻璃,會在玻璃表面會形成一百多萬個微米級棱鏡面晶坑,在燈光或者陽光下這些晶坑的反射光效很有一種很輕微的 bling bling觀感。得益于“懸空涂布技術”,注入AG玻璃下層的顏色顆粒尺寸被減小至2~5μm,使得Reno4 Pro后蓋顏色精細度提升16倍,整體非常均勻、極致細膩,目視根本看不到任何噪點,漸變過渡細潤無聲。最后,Reno4 Pro的玻璃表面還覆蓋了一層AF抗指紋膜層,使其擁有不易沾染指紋的特性。而最讓我嘆服的是,這種“Reno Glow晶鉆工藝”還擁有一定的抗劃傷性,鑰匙之類的金屬物件很難在Reno4 Pro上形成劃痕。所以對于Reno4 Pro的用戶,我的建議就是盡量不要使用外殼,因為這樣會極大地遮蓋了它本身極好看的顏值。
這一次除了常規(guī)的黑白配色外,OPPO再次邀請彩通色彩研究所(Pantone Color InstituteTM)共同為Reno4 Pro打造特別配色“Galactic Blue晶鉆藍”“Sparkling Red晶鉆紅”以及專屬夏日色“Green Glitter仲夏熒光”,我們這次拿到就是“Galactic Blue晶鉆藍”,這個顏值是不是很有夏天的感覺呢?如果你買了“Green Glitter仲夏熒光”,那么恭喜你,拿著它逛街會讓你得到100%的回頭率。
事實上,前面我們談到的顏值僅僅是Reno4 Pro的表象,它的真正的內在其實是影像拍攝,我們甚至可以認為Reno4 Pro就是OPPO在影像方面的旗艦級產品。影像旗艦自然有旗艦級的硬件來支撐,Reno4 Pro采用后置三攝組合,分別是4800萬超清主攝、1200萬超廣角和1300萬長焦。4800萬主攝采用的是IMX586傳感器并配有OIS光學防抖,從而構建起了主攝成像和視頻拍攝的硬件基礎。支持兩倍光學變焦、五倍混合變焦以及最大20倍數(shù)碼變焦的1300萬長焦鏡頭讓Reno4 Pro具有了基本的看遠能力。
不過三攝組合中的1200萬像素的攝像頭才是我想說的重點,因為它采用的是OPPO在全能旗艦手機Find X2 Pro上配備的那顆IMX708傳感器。OPPO將這顆1/2.43英寸、原生16:9畫幅、擁有單顆像素尺寸1.4μm的傳感器加載在Reno4 Pro的超廣鏡頭上,就是為了解決視頻拍攝中一個難點——夜景拍攝。因為這顆傳感器的幫助下,Reno4 Pro的超廣鏡頭能在夜景模式下開啟四合一像素、實現(xiàn)大到2.8μm單顆像素,從而得到更出色的夜景成像品質。
當然,僅僅是Reno4 Pro影像系統(tǒng)硬件上升級是不夠的,要實現(xiàn)手機夜景視頻拍攝的突破還需要算法上的改善。不過在講夜景視頻拍攝算法之前有必要先講講夜景拍照算法。大家是否注意到我們在用手機夜景模式拍攝時,按下快門后還需要數(shù)秒甚至十幾秒之后才能成像。這就是因為手機夜景拍攝都是通過多幀堆棧合成的方式實現(xiàn),簡單來講就是在短時間里拍攝多張照片然后合成一張照片輸出,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拍攝時會看到提示要求使用腳架或者盡量握穩(wěn)手機的原因,因為需要保持機身100%穩(wěn)定,否則最終輸出的照片將出現(xiàn)重影、模糊。多幀堆棧合成的方式可以說很好地解決了夜景拍攝時的進光量、噪點、寬容度等多項傳統(tǒng)夜景拍照的難題。
那么夜景視頻拍攝能用到這個方法呢?OPPO給出了肯定的答案,而這個答案就是Reno4 Pro。Reno4 Pro首次搭載了OPPO自研的“月光夜景視頻算法”,能夠在極暗環(huán)境下(約5lux)可有效提升74.4%進光量,畫面純凈度可提升33.7%。這個算法通過高速多幀對齊方案,對噪點進行像素級優(yōu)化處理,使信噪比提升近3dB,最終使畫面純凈度提升,實現(xiàn)穩(wěn)定、流暢拍攝1080P@30fps夜景視頻。此外在色彩表現(xiàn)上,算法在拍攝視頻時加入實時場景智能分析,使畫面色彩表現(xiàn)更符合用戶觀感偏好。
坦白來說,在拿到真機體驗之前我真不敢相信Reno4 Pro能用靜態(tài)照片的多幀堆棧合成算法來實現(xiàn)夜景動態(tài)視頻的拍攝,因為靜態(tài)夜景照片拍攝時都還有幾秒或者十幾秒系統(tǒng)處理的時間,視頻要做到實時的演算合成,那得需要多大的處理器算力才可以。不過,待我拿到真機體驗才發(fā)現(xiàn),Reno4 Pro的夜景視頻拍攝確實不錯,尤其在低亮度的環(huán)境下,能拍攝出普通手機視頻所不能拍到的場景,而我比較關心的視頻噪點并沒有因為亮度提高而明顯增多,整體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那么Reno4 Pro是怎么實現(xiàn)這么大的運算量的呢?那就是OPPO在Reno4 Pro上引入自研的OFusion框架,對“月光夜景視頻算法”進行拆解再融合,將不同的算法數(shù)據模塊運行在不同的計算單元上,實現(xiàn)多計算單元協(xié)同工作,使算法功耗最高降低40%,高負載時視頻拍攝幀率提升21%。簡單來說就是Reno 4的“月光夜景視頻算法”在OFusion框架的幫助下,充分合理利用了高通驍龍765G處理器的全部算力來處理夜景視頻拍攝。
細心的讀者可能注意到,靜態(tài)照片使用的多幀堆棧合成的方式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穩(wěn)定,要保證機身的100%穩(wěn)定。那么這就不得不嘆服OPPO在Reno系列上的提前布局了。早在Reno2系列上,OPPO就搭載了視頻超級防抖技術,而這一次的Reno4 Pro則搭載了最新的視頻超級防抖3.0技術,除了一如既往穩(wěn)定的后置視頻,這次新增了前置視頻超級防抖和移動延時。
其實OPPO Reno系列一直都在倡導視頻拍攝的隨手拍和輕松剪。前面提到的強大硬件和領先算法能夠幫助普通消費者做到隨手拍,那么OPPO Reno系列搭載的Soloop即錄APP就是在軟件層面幫助普通消費者實現(xiàn)輕松剪。坦白來說,Soloop即錄應該是我用過的最方便、最好用的手機視頻剪輯軟件,新升級的版本可以直接利用Reno4 Pro全新電影模式拍攝的21:9畫幅視頻,搭配APP自帶的豐富模板、濾鏡以及電影旁白、AI字幕等功能,依靠手機就能輕松剪輯出一部很有氛圍的“大片”,可以說Reno4 Pro就是一臺移動電影機。
在我看來,OPPO Reno4 Pro不僅是Reno系列最為成功的一款產品,而且它又一次旗幟鮮明地為Reno系列樹立了“視頻手機”的標志。我非常喜歡Reno4 Pro,不僅僅是因為它具有超高的顏值,更是因為它還是一款從硬件到軟件都能讓普通消費者享受視頻拍攝樂趣的“移動電影機”。這里我想提到的重點是“普通消費者”,而不是專業(yè)人士,所以這才是Reno4 Pro最厲害的地方。此外,Reno4 Pro還有一個重要的地方就是其引入了Ace2 、Find X2 系列標配的65W SuperVOOC 2.0閃充,這個超級充電技術的引入完全解決了Reno4 Pro在拍攝過程中突然沒電的尷尬,因為65W超級閃充能夠在極短的時間讓Reno4 Pro“滿血復活”。至于有多快,你試試便知,肯定會是又一個讓你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要性價比也要拍出樂趣
任何行業(yè)都有一個規(guī)律,高端系列價高和寡,入門系列難調大眾,但都不如中端系列的競爭大。大多數(shù)消費者都期望以一個尚可接受的價格得到更好的產品性能,所以往往是這一層級的產品越發(fā)讓廠商頭疼。
Redmi作為一個專注于性價比的手機品牌代表,一直在為普通大眾打造既實用又實惠的手機。這次,我拿到了Redmi新系列機型——Redmi 10X Pro,來看看這款主打超性價比的手機又有哪些讓我們心動的地方?
雖說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手機都是全面屏,從正面區(qū)別不大,但從后面卻能分辨出各自的特點。Redmi 10X Pro背面是采用了3D四曲面設計,觸感不錯,握持舒適。現(xiàn)在有很多人都是拿著手機走路,所以手機廠商也在重量下足了功夫。Redmi 10X Pro的重量只有208g,即使是女生長時間拿著逛街也不會覺得累贅。深海藍的顏色男女通用,在光線照射下還會有光紋效果的變化。
Redmi 10X Pro的后置攝像頭是“浴霸”式排列,采用了4800萬像素主攝像頭+119度超廣角鏡頭+30倍數(shù)碼變焦鏡頭+500萬像素微距鏡頭,所有的攝像頭都放在了中間位置,這樣可以避免拍照時手指不小心遮擋鏡頭的情況發(fā)生。Redmi 10X Pro正面是一塊6.57英寸的AMOLED屏幕,水滴屏設計區(qū)別于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手機的挖孔屏,給人不一樣的視覺感受。屏幕的亮度達到了800尼特,支持HDR10+,具有4300000:1的高對比度,顯示效果相當不錯。Redmi 10X Pro的前置攝像頭是2000萬像素,具有AI美拍功能,喜歡自拍的朋友有福了。
因為Redmi 10X Pro走的是大眾普及路線,所以在揚聲器方面并沒有采用立體聲的設計,但也能滿足用戶的日常使用需求。其實現(xiàn)在很多朋友都是戴著耳機的,畢竟外放聲音既會影響他人,效果也難以達到最好。難得的是,Redmi 10X Pro還保留了3.5mm的音頻線接口,這樣可以保證用戶在充電的同時,也能正常使用有線耳機,這也印證其作為中端手機的本質。Redmi 10X Pro的電池容量有4520mAh,滿足一天的正常使用是沒有問題的。另外,隨機配備了33W的疾速閃充電源,充分滿足了用戶急需充電的需求。
聊了外形,再看看內在。Redmi 10X Pro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芯片,它采用了天璣820高性能處理器,4大核+4小核的CPU最高主頻達到2.6GHZ,GPU是ARM的mali-G57處理器,這是基于7nm制程工藝的中高端5G平臺,其綜合性能與去年高通旗艦曉龍855平臺接近。
我先用安兔兔跑個分,可以看出由于芯片的高性能,分數(shù)接近40萬,與官方宣稱的41萬+的得分很接近了,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另外各具體項的分數(shù)也相當不錯。已經達到了5G手機準旗艦水準,是5G中高端市場的重量級選手。再來看看安兔兔AI評測的結果,19萬多的綜合得分在同級別手機中也是很突出的了。
如果說Redmi 10X Pro最大的特色亮點在哪里?那必定是雙5G雙開雙待,這是同級5G平臺所不具備的。簡單來講,就是Redmi 10X Pro的主副兩張SIM卡可同時接入高速5G網絡,同時支持未來的5G VoNR高清通話,還能根據網絡環(huán)境在主副卡之間智能切換——當一個運營商的5G網絡表現(xiàn)不好時,自動切換到另外一個運營商的5G信號上,從而實現(xiàn)5G不掉線。
我在5 G信號覆蓋的商圈測試,下載速度達到每秒494Mbps和574Mbps,上傳速度達到每秒129Mbps和110Mbps,這個速度相當不錯了。你可能注意到測速圖片右角的信號顯示是一個5G和一個4G,而并非雙5G,在咨詢了廠商后,得知需要等過段時間固件升級后才能支持雙5G雙開雙待,希望不會等太久。對比一下雙4G信號下的速度,下載速度是每秒47.2Mbps和49.4Mbps,上傳速度是42.1Mbps,和5G相比簡直是“龜兔賽跑”。
此外,Redmi 10X Pro系列還具有360度防抱死天線設計,擁有超強5G信號,能大幅改善高鐵、高速、電梯、地庫等復雜場景下的5G連接穩(wěn)定性和速度,確?!癆lways-on 5G”的高速網絡體驗。
拍照早已經成為智能手機最重要的賣點之一,配備像素越來越高的前后鏡頭,各種花樣繁多的AI、濾鏡功能讓我們目不暇接。隨著網速的加快,網絡平臺的豐富,對拍照的功能要求也是越來越多,清晰只是最基礎的,更多的要求成片有亮點、能出彩,還得一鍵輕松完成,不能有過于復雜的編輯。
Redmi 10X Pro采用了4800萬像素主攝像頭+119度超廣角鏡頭+30倍數(shù)碼變焦鏡頭+500萬像素微距鏡頭,前置攝像頭是2000萬像素,成片效果相當不錯,可以完全滿足用戶的日常拍攝需求。同樣你可以選擇4800萬像素的超清輸出,在放大照片后可以看清更多細節(jié),沒有出現(xiàn)馬賽克的情況。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4800萬主攝的色彩飽和度尚佳,但局部暗黑場景曝光不足,即使強行提高曝光局部依然有些暗淡。用4800萬像素超清拍攝,照片反映的是真實的被攝物的光線和色彩,呈現(xiàn)出的照片質量不如AI狀態(tài)下拍攝的照片討喜,后者更適合在朋友圈集贊。
用Redmi 10X Pro的30倍變焦拍攝,可以看到長江對岸的山城網紅打卡點——過江索道站樓。
有些畫面就要用超廣角鏡頭拍攝才能突顯出氣勢。超廣鏡頭拍攝出的畫面并未出現(xiàn)明顯的畸變,值得稱贊。在拍攝建筑時,能明顯感覺到超廣角的優(yōu)勢,能夠使拍攝的建筑顯得更加恢宏大氣。
山城的夜景很美,正好可以用 Redmi 10X Pro的夜景模式來拍攝。手持夜景模式把燈光的細節(jié)表現(xiàn)得很到位,江面上倒影出的燈光與實際物體的燈光相呼應,讓畫面顯得更唯美,天空的云層也能比較清晰的呈現(xiàn)。
雖說手機拍照成為主流,但要用手機拍出好照片,拍出有趣的照片卻是絕大多數(shù)普通用戶的難題。此次Redmi 10X Pro搭載的AI流光相機就非常有意思。利用AI流光相機,普通用戶不用擁有專業(yè)攝影技術就能拍出如“創(chuàng)意光繪”“霓光夜幕”“璀璨星空”“浪漫星軌”等特效照片。我對這個功能非常感興趣,迫不及待地來試試。在相機里面的“專業(yè)”選項下選擇“穿梭人群”模式,一拍即成。
在人流密集的地方,背景相對靜止,這個時候拍出的照片很有電影的感覺。這個模式還可以用來拍攝人像,模特站在近處靜止不動,配合后面人群走動的虛影,十足的藝術感。我又試了“霓光夜幕”模式。流動車流的燈光虛影增添了許多別樣的韻味,幾秒鐘就能拍出一張大片發(fā)朋友圈了。這里要提醒一下,當你選擇“霓光夜幕”模式時,并不會提醒你使用三角架,經過我的實際拍攝后建議大家用三角架,拍出的光帶會更明顯,靜物的燈光效果也不會模糊。
作為主打性價比的Redmi 10X Pro,不僅外形時尚而且功能實用,值得年輕朋友的青睞。在我使用的這段時間,流暢不卡頓、拍照豐富極致和續(xù)航給力這幾個特點讓我印象深刻。和之前的Redmi手機一樣,Redmi 10X Pro給人帶來很好用的感受。在同級別機型中,Redmi 10X Pro確實表現(xiàn)出色,加上2299元起的價格,相信有更多的朋友會覺得它是真的“香”。
讓你從此遠離模糊照片和視頻
X系列一直是vivo影像旗艦產品系列,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差不多半年左右就有一款新機問世。繼去年年底發(fā)布的X30系列后,更加強大的X50系列在今年6月初橫空出世。尤其是搭載了超感光微平臺的X50 Pro可以說開啟了手機機身防抖的新時代,那么這款突破傳統(tǒng)手機的光學防抖固封,推進機身無損防抖理念的X50 Pro到底能為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影像體驗呢?就讓我們帶著vivo X50 Pro一起去入選了《世界遺產名錄》的重慶大足石刻看看吧!
有人戲稱現(xiàn)在出門什么都可以不用帶,只要帶上一部手機便可走遍全國。這個說法并不夸張,如今的手機早就不再是簡單的通訊工具,而是錢包、相機、交通卡……各種人們生產生活的必備工具。比如外出旅游時數(shù)碼相機不再是必選,取而代之的自然是影像功能越來越強大的手機。不過對于要隨時隨地拿出來拍攝美景的攝影工具,一個漂亮的皮囊是我們對手機的必然要求。
值得慶幸的是,vivo X50 Pro就是一部具有漂亮皮囊的手機。一直以來,vivo都相信設計是一種可以去感動消費者的感性體驗,因此對于影像旗艦X系列vivo是在以科技為底色,致力于塑造專業(yè)影像形象的同時,向消費者傳遞著質感生活和人文時尚風格。今年6月初發(fā)布的X50 Pro在設計理念上以“雅致”二字始終貫穿,其中我最為欣賞的就是其雙色云階設計。由于微云臺的加入,因此X50Pro的機身會有超過2mm極高的凸起,這對于手機的外形設計來說是一個最大的難題,而雙色云階設計就能巧妙地解決微云臺和主攝凸包的厚重感。第一階是承載主攝、人像和廣角鏡頭的高階梯,采用具有專業(yè)感的經典黑色。第二階為承載潛望模組的中階梯,為銀色設計,透出別致、優(yōu)雅的設計內涵。雙色云階設計讓整個攝像頭模組如云層一般扁平而舒展,呈現(xiàn)出極為干凈、輕薄的視覺觀感,拿在手中絲毫不會感覺到鏡頭部分的凸出感。
X50 Pro機背的配色也很有意思,我拿到的是名為“液氧”的配色。坦白說沒拿到真機之前光看圖片很多人和我一樣無法理解明明是淡藍色,為什么會叫“液氧”?但當把真機拿在手中的第一瞬間就會立刻明白了。因為這是一種在光照下充滿流動感的藍色,仿佛氣態(tài)的氧凝結成液體鋪滿了整個機背,很有治愈感。
另外要說明的是“液氧”配色采用了目前流行的AG磨砂工藝,這種工藝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一不會沾染指紋,二是觸感細膩溫潤。再加上X50 Pro采用3D柔性曲面屏和COP封裝技術,整機厚度最薄僅有7.49mm,因此X50 Pro的手感非常好。
在X50 Pro漂亮的皮囊里面居住的并不是一個有趣的靈魂,而是一個強大的靈魂。X50 Pro的攝像系統(tǒng)算是強悍,其后置主攝為4800萬像素高感光微云臺主攝+800萬像素120°超廣角鏡頭+800萬像素潛望式變焦鏡頭+2400萬像素50mm人像鏡頭組成,其不僅覆蓋16~135mm焦段,還可實現(xiàn)5X光學變焦,最高60X數(shù)碼變焦。不過下面我們要聊就是這個強大靈魂的核心部件——微云臺。
在vivo微云臺問世之前,手機普遍采用的是OIS光學防抖,主要的目的就是解決手機拍照或者視頻拍攝時不可避免的手抖問題,畢竟多數(shù)情況都是手持拍攝。但是如今的手機影像已經到了比拼暗光成像、夜景視頻拍攝的階段,那么更有效的防抖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因為無論是OIS光學防抖還是EIS電子防抖都無法根本解決畫面模糊、晃動的問題。vivo影像團隊在2019年5月首次提出“給主攝增加微型云臺防抖機構”的“微云臺”方案,將手機防抖從“雙軸平面防抖”推向“立體防抖”時代。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OIS光學防抖的原理是通過在鏡片組中增加一個使用磁力懸浮的鏡片,這個鏡片會配合陀螺儀工作,當機身發(fā)生震動時,能檢測到輕微的抖動從而控制鏡片浮動對抖動在X軸和Y軸方向上(左右和上下方向)進行一定的位移補償,從而避免了光路發(fā)生抖動,實現(xiàn)光學防抖。vivo的微云臺則是基于仿生學的“雞頭防抖”原理,通過機械運動補償,微云臺可以穩(wěn)定拍攝畫面,讓鏡頭主動“抖”起來,進而抵消用戶在拍攝時產生的抖動?!氨萇IS防抖多一個維度”是微云臺與傳統(tǒng)防抖最大的不同。X50 Pro主攝中搭載的微云臺不僅可以實現(xiàn)“X軸、Y軸雙向運動”,還能實現(xiàn)圍繞兩軸的轉動,形成YAW和PITCH軸向的運動,從而達到更多維度的“立體防抖”,防抖角度由傳統(tǒng)OIS防抖的正負1°以上提升至正負3°以上,可防抖的范圍面積是傳統(tǒng)光學防抖產品的約3.2倍,更好地解決了用戶在拍照以及拍攝視頻時遇到的防抖難題。如果你了解目前市場上出現(xiàn)的手機或相機穩(wěn)定器,那么大家就可以這樣簡單理解——vivo把一個微型三軸穩(wěn)定器放入了X50 Pro中。
那么問題來了,vivo是怎樣做到的這一點的呢?畢竟X50 Pro的機身還是很輕薄的,而傳統(tǒng)微云臺面積約為普通主攝平均占板面積的5倍,是潛望式攝像頭的3.2倍。
首先vivo研發(fā)團隊經過不斷嘗試獨創(chuàng)了堆疊方案——異形磁動框架,將占板面積節(jié)省約40%,厚度減少1mm,壓縮微云臺與屏幕的距離至微乎其微的0.13mm,再加以良好的結構保護措施,形成一套外觀設計與主板布局“完美”平衡的堆疊方案。其次為了壓縮空間,vivo將大量傳統(tǒng)垂直水平放置元器件重新進行了電路設計,采用了異形排布,從內部結構上優(yōu)化空間。第三為了做到穩(wěn)定連接,同時減少微云臺的扭動拉力(連接鏡頭模組的FPC柔性電路板的反作用力,會影響鏡頭模組的轉動角度),微云臺采用vivo史上最薄的,厚度僅為0.07mm的“雙S型FPC”排線,相比行業(yè)普遍的0.1mm厚度在加工精度上難度更大。
估計大家新的問題就是微云臺的效果到底怎樣?我覺得還是用實際樣片來說話吧。如果大家用手機長焦鏡頭手持拍攝就知道一旦焦距超過10倍,鏡頭機會不由自主地晃動,焦距越大晃動就越厲害,如果沒有腳架,多數(shù)手機的最長焦端成像根本就模糊不清的。X50 Pro最高支持60X數(shù)碼變焦,因此我手持X50 Pro在超級月亮模式下分別用10X、30X和60X拍攝了月亮。從實際成片來看,無論哪個焦段的月亮都非常清晰,邊緣模糊情況基本沒有,而這就微云臺的功勞。
除了微云臺之外,X50 Pro對色彩濾光片和傳感器整體也做了調整與優(yōu)化,整體感光性能相比X30 Pro提升了39%。更得益于微云臺防抖的加持,X50 Pro暗光場景的曝光能力大幅提升,手持場景感光性能提升873%,充分保證夜景環(huán)境下的拍攝表現(xiàn)。vivo聯(lián)合索尼定制了專業(yè)的Color Filter色彩濾光片,大幅提升了R/G/B通道的透過率。根據仿真結果,R/G/B通道QE峰值各提升12%、10%、12%左右,整體感光性能提升10%左右,充足的進光量使夜景拍攝的畫質更加優(yōu)秀,堪稱暗夜精靈。
在大足石刻某個石窟里,光線比較微弱,肉眼觀看以及普通手機拍攝僅能看清楚佛像,而無法完美展現(xiàn)佛像真實的色彩。而X50 Pro優(yōu)秀的暗光拍攝能力(非夜景模式)非常出色,不僅清晰地還原了石窟佛像身上那些歲月留下的痕跡細節(jié),就連佛像身上以及身后雕刻的云彩的色彩都展現(xiàn)出來。我在拍攝這兩張洞窟照片時還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旁邊一位也在參觀拍照的川美教授看到我拍攝的照片后贊嘆不已,還專門留下郵件讓我把這兩張照片發(fā)給他。原來美真的是可以傳遞的。
其實很多人為什么喜歡手機拍照或拍攝視頻,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手機上集成了很多很有意思的濾鏡、拍攝模式,讓拍照成為一件簡單且有趣的事情。比如X50 Pro具有的星空拍攝模式,基于天空分割對齊技術,將星空與地景部分進行分割處理,利用對齊算法將多幀的星空畫面對齊,解決長曝光期間地球自轉帶來的星星位移,同時保證地景細節(jié)清晰,這樣即便是不懂攝影的人也能拍攝璀璨星河。
左邊這一組夜景色彩準確,細節(jié)還原,噪點控制好,畫面干凈。左下在晴朗天空的反襯下,房屋的暗處亮度適中,店旗的紅黃兩色精準。
P40的后置三攝依然是萊卡設計, 每一枚鏡頭都符合萊卡標準。主攝鏡頭5000萬像素,超廣鏡頭1600萬像素,長焦鏡頭800萬像素。雖然這次主攝光圈為F1.9,但是光圈小了大底可以來補,而且RYYB高感光成像能力也能保證良好的成片率。拍攝時提供萊卡三種模式即萊卡標準、萊卡鮮艷和萊卡柔和模式拍攝,而萊卡鮮艷模式顏色濃郁,是標準的萊卡擔當,是“用過就回不去”的。對于普通用戶來講,1~3倍(等效35mm膠片焦距 24mm~72mm)是日常拍攝使用頻率比較高的焦段,其次是3~5倍(等效35mm膠片焦距72mm~120mm),所以在P40系列三款機型中做了很好的區(qū)隔與定位。華為P40 Pro+搭載超感知徠卡五攝:包含5000萬像素超感知主攝像頭、4000萬像素電影攝像頭、10倍光學變焦攝像頭、3倍光學變焦攝像頭和一枚3D深感攝像頭;華為P40 Pro采用超感知徠卡四攝:包含5000萬像素超感知主攝像頭、4000萬像素電影攝像頭、1200萬像素5倍光學變焦攝像頭和一枚3D深感攝像頭。
P40實現(xiàn)3倍光學變焦、5倍混合變焦和30倍數(shù)字變焦。此次的XD Fusion圖像引擎為變焦成像提供了保障?!皥D像引擎”多見于電視機領域,用于提升電視機畫質,而此次P40系列采用XD Fusion圖像引擎就是為提升手機畫質而來的。通過多攝像頭RAW域信息融合、語義理解和分割、像素級畫質處理,增強圖像細節(jié)。在變焦拍攝時,長焦模組與主攝采用XD Fusion進行融合成像,在主攝和長焦之間加入一個或者兩個小長焦進入進行融合成像,這樣就使得變焦過渡平滑。P40還支持OIS光學防抖。
用萊卡鮮艷模式拍攝,顏色濃郁色彩夸張,德系風格辨識度很高。山城的路彎彎曲曲不知深處,盡頭又是峰回路轉。懷舊模式的拍攝,賦予了場景顏色的層次感和年代感,其間的人物服飾偏淡,蒙上一層年代的記憶。初夏的綠植鮮嫩,再加上之前的夜雨,讓一派老氣的小巷生機盎然。大光圈模式捕捉到這綠色的細膩,暗部細節(jié)提亮還原,背景虛化能力出色,綠色成為主題。
P40系列的三款機型,從屏幕尺寸、鏡頭及焦段的劃分來看,其中P40和P40 Pro是為了讓更多消費者能感受到華為P系列的時尚和影像能力,讓普通消費者點開相機隨手就能拍,拍下的畫面細膩豐富,特別是小巧輕便的P40,單手握持很舒適,而P40 Pro+則集頂尖的影像技術于一身,凝結是華為超感知影像技術的精髓。所以,作為消費者的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P40系列中選到一款適合自己的影像旗艦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