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期間,居家隔離,設計師能做什么?這就產生了對美術的再思考,疫情則變成設計思考的起點,讓我們重新去觀察社會,思考未來。對于作品的創(chuàng)作來源,我們更多的去關注人,關注人的心理,用設計師獨特的方法記錄著自己眼中的世界。而設計師的作品代表著中國人的形象,體現(xiàn)著中國人的文化形態(tài)。面對此次疫情,我國做出了最積極的判斷,將疫情傷害減少到最小,我們都見證著歷史,同樣這一歷史時刻也被世界見證著,我們沒有理由不對設計進行憧憬,進行反思和再創(chuàng)造,這就是中國。
關鍵詞:中國疫情;反映現(xiàn)實;設計思考
中圖分類號:G2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7-0030-01
習主席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次全球戰(zhàn)役,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最好的詮釋,國內外設計師以疫情為主題都進行了創(chuàng)作,都貢獻了一份微薄之力。設計師的相互交流拉近了中國和西方國家的友誼。本文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思考疫情當下我們藝術工作能做些什么,以及疫情結束后設計的發(fā)展,怎樣能更好的發(fā)展。設計師都在進行著創(chuàng)作,腳步永遠在路上。
一、疫情下的再創(chuàng)作
疫情無形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習慣,社會資源配置,給經(jīng)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隨著疫情蔓延,防控措施升級,一些設計工作者,以幽默的方式呼吁大眾,保持距離,帶上口罩,紛紛再創(chuàng)作了商品的LOGO。例如:星巴克咖啡的美人魚標志也幫他帶上了口罩,提醒廣大群眾出門記得帶上口罩。還有,將NBA的打球標志,改成了在家看劇的葛優(yōu)躺狀態(tài),宅在家里,不出門,也是在為疫情,為社會做貢獻。而職場招聘的平臺領英將原本的linkedin改為linkedout,意為保持距離。
最讓我們惋惜的是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設計師將原本連在一起的奧運五環(huán)暫時分開,但奧運精神永遠都在。
麥當勞也換成防疫版logo,將原本的招牌“M”字分開,變成一雙眼睛,為緊張的疫情似乎緩解了許多。要堂食,支持無接觸配送。雖然這些幽默玩味十足,但因疫情也透漏了許多悲傷和無奈。設計師結合了社會的熱點,流量來反映現(xiàn)實。
二、對疫情下設計的理解
隨著雷神山醫(yī)院和火神山醫(yī)院的交付,首先看到的是火神山醫(yī)院的logo,滿滿的易經(jīng)味道,logo主要由葫蘆和八卦兩部分組成,都是典型的易經(jīng)文化元素。Logo的整體為圓形,圓形為金,內心有火,意為火勢克邪金。中心的葫蘆由藤的線條與八卦連接,集中火勢能量。葫蘆嘴邊有山為鎮(zhèn)邪之山。懼有強大的能量,寓意疫情將很快好轉。為了呼吁人類,每一年不分國界不分人種,都會有公益海報設計大賽的舉行,即使主題陳舊,沒有驚喜,但仍然一年又一年的進行著,期待著設計者的再創(chuàng)作,更是警醒人類。日本在環(huán)保方面尤為重視,因為他們深刻的體會了過度破壞大自然的后果。
居家隔離這段時間,讀了原研哉先生的《設計中的設計》,“用語言表達設計是另一種設計行為朋乏役錯,這句話出自日本設計師原研哉口中,在原研哉的設計理念當中“無”“白”是他所推崇的,要設計者學會在冷靜中思考,在空白的事物上能延伸出更多的想象力。印象最深的則是他提出的“五感”的概念,我們想一下人的感覺通常是由五官感知,然后傳給人的大腦。③而“五感”僅僅指的是眼睛,鼻子,嘴,耳朵和手簡單的這五個五官嗎,原研哉并不這么認為,他認為有上百種,上千種。這部分,我是極力推崇的,他邀請眾多設計師展開這一觸覺展,實在能激起人們對視覺,對設計的興趣。所以說設計不僅和顏色有關,更應該能喚醒你感受的還有“觸覺”不應該只限制在一種環(huán)境和思維。
三、建議與反思
人類已經(jīng)有這么多的前車之鑒,設計師也應該有自己的方向。要設計當下,為大眾需求而設計,目的就是找到它的欣賞者。對于作品的創(chuàng)作我們更多的去歌頌醫(yī)護人員,給他們在精神層面的支持。
關于本次疫情國家發(fā)現(xiàn)了很多不足,設計師應調整自己的設計思維,設計作品是呈現(xiàn)的信息量是巨大的,需要整合設計師本身的思維邏輯,還要體現(xiàn)無論是大眾還是商業(yè)的所傳達的信息,在如今碎片化的時代,多攝取外界信息是極為重要的,所以更應該國內外進行更多的交流,來交換信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進行創(chuàng)新。最后行業(yè)應該遵守職業(yè)道德,提高自身職業(yè)素養(yǎng),設計出更好更為實用的東西,在關鍵時刻發(fā)揮作用,而不是將大量的商業(yè)信息作品鋪天蓋地展現(xiàn)在大眾面前,拉攏人心,要做有用的設計,用心的設計,符合大眾的設計才是好的設計,才會發(fā)光,有說服力才能凝聚精神。
越來越多優(yōu)秀的中國設計師帶著優(yōu)秀的設計作品問世,為了跟上大部隊的步伐,時刻都激勵著設計師們不斷前行。越是艱難時刻,我們越需要愛和力量,將對生命的熱愛投入到設計當中,那中國的設計還能差到哪里去呢?在疫情來臨之時,設計師大多都把創(chuàng)作偏向于珍愛生命萬眾一心,代表著大多數(shù)設計師的意愿,匯聚著中國人民的心。庚子之春疫染山河,春天總會到來,相信我們的愛和毅力能戰(zhàn)勝一切,這就是中國精神,這就是中國!
注釋:
①金媒通.標志玄機[J].金媒通發(fā)布,2020:45-46.
②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0.
③楊斌.廣告設計[M].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6:56.
作者簡介:楊天琪(1995-),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研究生,碩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