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友們對漁具的要求都是精益求精的,比如說魚線,假如某品牌的魚線,即便是1號線,若其極限拉力能比其他產品強10克,其意義也是非凡的。別小看這微不足道的10克,那也是一種極致和突破,就像舉重運動員可以舉起幾百斤,但是假如再加上一根羽毛就可能把他壓垮,一根稻草可以壓垮一匹駱駝就是這個道理。
關于魚鉤這種易耗品,以前我知之甚少,我只知道自己需要某種鉤型??戳饲皫灼诘摹洞贯灐冯s志才知道,原來魚鉤的廠家那么雜,怪不得每個廠家在打廣告時都會用上類似于同類“最好”“最鋒利”的字樣。同時,我也了解到哈雅布薩這個品牌是地道的進口貨,于是不禁動了一點小心思,不是我不相信國貨,畢竟國貨在這方面起步較晚,而且廠家眾多,質量上難免會有些許波動,而成熟的老牌企業(yè)肯定能更被認同。對于魚鉤,不論是耐磨性還是極限拉力,只要能比同類產品強上那么一點,我都認為這是一個質的飛躍。
我淘來了幾件哈雅布薩的T恤、帽子和若干魚鉤——我和搭檔張胖必然不會躲在家里過星期天的,但由于吉林疫情的原因,不方便出省。于是,我們的目的地由原定的遼寧境內的豐產水庫改為我們附近的一個小野坑。這個小野坑是我和張胖的私家菜園子,它的最大特點是不被除我們之外的所有人看好,其實我們也是通過其他釣友知道這個去處的,但是最近幾年這里的魚越來越少,釣友們沒了收獲,這里也就漸漸門可羅雀衰敗下來。不過,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件好事,每次我和胖子都能把這里包場,并且因為小野坑是在山坳里,所以無論刮多大的風、什么風向,這里都風平浪靜。野坑環(huán)境也好,野雞叫聲和悠揚的鳥鳴此起彼伏,場地也干凈,清一色的水泥地面,而對于我們來說,最具誘惑力的則是這里的野生鯉魚,像小毛驢子一樣,在其他的地方釣三二斤重的鯉魚,用到2.5號線都有點牛刀殺雞的感覺,在這里用到4號主線+3號子線的線組,還得再配上一根超長的失手繩。不斷線、不豁鉤、不跑魚是我每次來這里都毫不動搖的目標,可是很少成功??梢哉f,無論測評魚竿、魚線,還是魚鉤,用這里的那些曾經身經百戰(zhàn)的漏網之魚“試刀”最好不過。
在家做好出釣前的準備工作
5月16日凌晨3點30分,懶鬼張胖破天荒地起了個大早。我們頂著滿天星斗準時出發(fā),今天我們同行的有三人。
張胖,我的老伙計,是個善于把任何食物都能有效地轉化成脂肪的家伙,最大的特點就是懶,特別懶,或者說已經懶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別人無法企及的高度。這個人釣魚時睡覺就像吃飯必須用筷子一樣天經地義。
黃亮,一個看見什么都要用手機拍下來的未來藝術家,拍些花花草草也就算了,母豬喂奶的鏡頭都不放過。這是一個對拍相片熱愛到了過分的家伙。
我,網名巖石,喜歡釣魚多年,技術稀爛,每次釣魚的收獲都比想象的少。啥叫爆護?不懂,真不懂。
這個小野坑有一個特點:天氣越不好,魚情越好。也就是說,釣此坑最理想的天氣應該大風大雨天,可一路上路邊的樹梢不搖不擺,這讓人不禁有些擔心。但是經過一路——不!是經過半路的精神會餐,期待值就被無限放大了,希望的小火苗蹭蹭往上竄,最終熊熊燃燒起來。
5點30分,我們到達釣場,空氣好得沒法形容,一潭碧水無限生動地展現眼前。可是,這一切似乎和我們無關,我們在路上就已經選好了釣位,還磨嘰啥呀?開釣??粗鴱埮趾忘S亮一溜煙兒地奔向釣位,我趕緊拿出哈雅布薩的仕掛:哎哎哎,給你們鉤啊,都試試!
得到的是異口同聲的回答:一會兒的,一會兒的!
好吧,咱也行動吧。
記得我好像剛揚了幾勺老玉米,我的7.2米竿子就出現了一個特別刁鉆的大頓口,連續(xù)兩次迅猛的下頓,這標相和1兩重的小鯉拐子一般無二。我本來抱著演習的心態(tài)抬了這一竿子,結果“嗚”的一下就來了個大滿弓。幸福就這樣來敲門了?這多少讓我感覺有點不真實,畢竟這里已經被人釣敗了,除了烏央烏央的小鯽魚、小鯉魚,可垂釣的對象魚已經非常稀少了,可是手上那種一往無前的沖擊卻是真實的。好在現在還是氣象意義上的春天,魚還沒徹底恢復,如果是夏天的話,這條魚非逼著我扔竿子不可。幾個來回下來,一尾紅鰭金鱗的鯉魚成功進入抄網,收獲了個開門紅。之后兩支煙的工夫梅開二度,一條框鏡再次被我收入囊中。這時我提醒黃亮和張胖:過來把新魚鉤拿去試試吧。
魚鉤是否優(yōu)質,跟釣魚息息相關
主線通常我在家就拴好,線軸被我舍棄了,我用的是海竿串鉤用的那種線板,可以和魚竿一起放到竿袋里。到了水邊,別人還在拴主線的時候,我都開始插浮標了。大大節(jié)省了時間。有人會問,那種線板不會使魚線出現折痕嗎?會的,但只要別纏太緊,折痕就不嚴重,在水里一泡就消失,在線軸上雖然沒有折痕,但也會有彈簧一樣的輕微變形,也在入水后才得以延展。還有人擔心魚竿前堵堵不上,我不用前堵,每次用完的魚竿都會有水汽,不用前堵便于水汽蒸發(fā)
“可拉倒吧,說這魚咬不咬鉤和魚餌有關系我信,和魚鉤有啥關系?屁股好坐對地方了比啥都強!”他倆的回答好像也有道理……不過在第三條魚入護后,我突然間靈光一閃,閃的是什么卻捕捉不到。
這時剛剛早上7點。按照慣例,張胖開始了話癆模式。我就納悶了,這是什么釣魚人呢?話多,覺也多,不理他都不行,他會一直說,不認真搭理他更不行,這等于又給他找了個話題:“哎哎,你和我好好說話行不?有三條魚就不愛搭理我了唄,是不是石老師?”然后自己嘎嘎的一頓賤笑,“嗯,石老師,這個稱呼好不好?我太有才了,給我講講課唄……”就在張胖的擠兌聲中,浮標在凌亂的小魚鬧鉤中又出現了個穩(wěn)穩(wěn)的大動作,我立刻反唇相譏:“張老師,不是三條,是四條!”與此同時,我抱住魚竿暴力上揚,“嘭”的一下又中了,突然感受到劇烈刺痛的鯉魚玩命外竄,魚線嗚嗚作響的同時,張老師那張嘴嘎嘣一下按下了暫停鍵。
這條魚的出水讓張胖的那張嘴消停不少,畢竟他和黃亮還都空著呢。釣魚這事就是誰的魚多誰才有發(fā)言權。小喇叭不廣播了,貌似可以安靜地釣魚了,其實這也是張胖要睡覺的前兆。果然,沒一會兒他就從釣箱上站起來順著臺階上去了。
我說:“你又干啥去呀?大老遠來的就不能消消停停地玩一會兒?”
他嬉皮笑臉還帶著一股掩飾不住的醋意回答:“我找歪脖樹去。和人家挨著,人家都四五條了,我還沒看見口呢,太丟人了,沒臉活了,吊死算了?!?/p>
“我說呀,還是聽我的吧,你把鉤換了,肯定能釣到?!?/p>
他還是那套嗑:“有魚咬鉤如果鉤不牢,那是魚鉤的問題,可是換了魚鉤就能讓魚咬鉤?鬼都不信?!比酉逻@句話,他溜溜達達地去騷擾黃亮了。
他溜了,我卻還是在想他丟下的這個問題:魚鉤和鯉魚口有關系嗎?
按我以前的經驗,我肯定說沒有,可是今天大家一字排開,為什么他們兩人之中只有黃亮脫鉤一條呢?想著想著,我貌似有了答案。
我們的私家菜園
我準備了這么多仕掛給大伙兒用,不想他倆不屑一顧,直到他們的魚獲明顯落后于我,才迷途知返
獨據池塘如虎踞。張胖這張照片拍得威風凜凜,可實際上,他對懶貓很有吸引力
一只懶貓被懶人吸引過來
張胖的懶人氣質拿捏得死死的
張胖的懶人氣質拿捏得死死的我的第一尾鯉魚出水
再次中得鯉魚
我見過水下攝影機拍攝的鯉魚覓食的視頻,鯉魚會在水底不停地拱啊拱,吃呀吃的,吃到了魚鉤后就會尾巴一擺,轉身快速游走,看過鯉魚在水下覓食視頻的釣友肯定對我的描述不陌生。問題其實就出在這里,我們通常認為鯉魚吃食的動作是叼起食物轉身就走,進而出現黑標。不過,我覺得并不是這樣。
鯉魚進食有點像犁地,也像是豬在不停地拱,不停地吃,它們不是吃一口就走的,也就是說,在吃的這個過程中不會有那么大幅的黑標,那為什么會出現黑標的標相呢?這就和魚鉤有關。我覺得黑標的原因其實是魚鉤給鯉魚帶來的刺痛感造成的。
大家都有過給魚鉤拆開包裝后準備綁魚鉤的經歷,在這個過程中,有時想拿起一枚魚鉤,但是手上卻“粘”了另一個,這枚粘上的魚鉤的鉤尖有粘度?肯定不是,那是皮膚和鉤尖接觸的過程中,魚鉤意外刺進了皮膚的結果。雖然鉤尖沒有徹底刺破皮膚,叫人感覺疼痛,但它確實扎進了皮膚,這說明鉤尖足夠鋒利,是吧?可是,鯉魚在進食的時候沒有我們那么小心翼翼,也沒有我們時刻提防著鉤尖傷人的心態(tài),它們在沒有過多防備的前提下誤打誤撞地吸進了那粒釣餌,在口腔向咽部轉移的過程中,不考慮鯉魚具體的動作是怎樣的,反正在這個過程中,異常鋒利的鉤尖就像粘到人手上一樣“粘”到了鯉魚的口腔中。而鯉魚的口腔是特別敏感的,于是它發(fā)現異常甚至刺痛的同時本能地猛然轉身逃竄,以規(guī)避未知的風險,這時,那個大黑標就出現了,隨即我們就會有繼續(xù)刺魚的動作——提竿。提竿的作用就是讓魚鉤掛牢魚嘴。
漂亮的野生鯉魚
如果大家不信,我可以從打窩的角度來佐證,如果鯉魚每吃到一口窩料都轉身游走的話,打窩子還有用嗎?憑它們的智商,還能找回來?再說,昏暗的水底沒有路標和參照物,吃一口就跑,它們就很少有機會再找回來。如果這樣,打窩子也就沒什么用了,除非它們吃的第一口恰巧就是釣餌??墒聦嵡∏上喾础_@就說明,鯉魚吃東西不是每吃一口就跑一段距離的。
我在胖子準備上車就寢前,給他講了上述觀點,不知我說明白沒有,也不知他聽明白沒有,反正話癆的殺傷力是強大的,他終于從了老夫,從我這兒拿了一對魚鉤,回他釣位鼓搗去了,然后……自然是回到車里找周公約會去了。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我聽見他的釣位有鯉魚掙扎發(fā)出的那種翻騰聲音,憑經驗能明顯感覺出是魚很憤怒的那種跳躍。我一看,他的竿子還在,還沒消散的漣漪就在他釣箱前不遠。魚還在那暴躁地蹦跶,我禁不住喊了他一嗓子:“張老師!你那還有竿子咋的?”
估計他美夢盡碎,然后懵懵地問:“嗯?咋了?唉呀媽呀!”還沒等我回答,他就一溜小跑以自由落體的速度跳了下來。原來他又加了一把竿子,用了我給他的鉤,竿子掛了失手繩,就平放在岸邊的水泥臺上。他就以這樣的方式在睡夢中釣到了他的第一條魚。魚咬了死鉤,神奇不?
咬死鉤說明什么?在沒有外力介入的情況下,只有兩種解釋,要么魚鉤太鋒利,在觸碰到魚的口腔的瞬間就完成了任務,魚負痛或感到不適后向遠處游走,于是魚鉤深深地扎了進去;要么這條魚想自殺,使勁咬那個鉤尖,不死不休。究竟是哪種情況?估計誰都知道。
張胖又忙活了一小會兒,找魚護、上餌,然后伴隨著一聲滿含幽怨的哈欠聲,又回車里去了??墒?,我剛聽到吧嗒的一聲打火機聲,就覺得身邊一道殘影飛撲而來——他又旋風般沖回釣位,并以他這個體重的人難以完成的速度把魚竿舉了起來。
“完了完了,子線沒了。哪知道咬得這么快啊,剛上車還沒點著煙呢,就看魚標沒了,完了,子線沒了!”張胖滿腔激憤地抱怨。
這里二三斤的鯉魚就能把竿子拉滿弓
換鉤后,張胖在“睡夢”中釣到這尾鯉魚
鉤子很犀利,韌性和強度結合得很完美
釣魚真的需要用好鉤
午飯后,黃亮也從我這拿走了一板仕掛,胖子則繼續(xù)睡大覺去了,然后黃亮……我發(fā)現這家伙的潛質不錯啊,簡直成了本人的御用攝影師,手機時刻在手,這一天把他忙壞了。
下午三點,胖子伸著懶腰重新歸隊,他的第一句話就是問我:“咋樣啊,又釣著沒???”
為了給他更深的刺激,我只是淡淡地應了句:有口。
然后他又問黃亮:“黃老師呢?”
“兩條了!”我替黃亮回答的。
“???咋偏趕上我睡覺咬鉤呢?哎呀,我的浮標都跑哪去了?”噔噔噔一串腳步聲代表著他算是正式歸隊了。
張胖兒一邊換魚餌一邊重啟了話癆模式:“你釣幾個了?有七八個了吧?”
我淡淡地說:“10條了?!蔽也逻@種平靜的語氣刺激效果更好。
“啊?我去!這么多了!你說偏趕上這工夫我睡啥覺?。 比缓笫置δ_亂地換魚餌。
十分鐘不到,他那點熱情又熄滅了,又開始東瞅西看了。我也不管他,只要他不開啟話癆模式就行。
突然之間,我聽到他那“嗞”的一聲切水聲,我扭頭一看,他舉著7.2米的竿子嘟嘟囔囔:“嘿呀,差點錯過這口,回頭找標找不到了,竿梢子直打水。哎呦我去,這咋這么有勁!”
唉,魚釣到這個份上也真沒誰了。
下午4點多的時候,這一天已經接近尾聲。我又上了一尾當天最大的紀錄魚,估計有4斤左右,魚在這冰涼的山泉里能長這么大,不知要多少年。
全天下來,我總共收獲了11尾,回家后上秤稱,差幾兩30斤。這種被釣敗了的小野坑只收費50元,有這樣的收獲絕對不錯了。
回程的路上,我分析了一下當天的經過,更加確定了我關于魚鉤的理論。不夠鋒利的魚鉤會錯過很多魚,就像上午我的兩個伙伴,怎么可能沒有魚口呢?我堅信有魚咬鉤,只是在魚發(fā)現異常的瞬間鉤尖沒能“粘”到魚的口腔內被吐掉了,換了魚鉤之后,魚鉤在魚進食的時候和魚的口腔皮膚稍一接觸就“粘”上了,于是順理成章有了標相和收獲。
我的結論是,鯉魚吃餌后只有感覺到了魚鉤對口腔的刺激才會轉身游走,進而產生標相,要不然怎么有的時候貌似口很輕卻能意外中魚呢?這是魚鉤沒能給鯉魚造成驚慌、刺痛的感覺所致。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釣魚還是要用好鉤。
我又中一尾
一天下來,鯉魚不斷,鉤子絲毫沒豁口
鯉魚接連出水
張胖兒的鯉魚
我的魚獲
鉤子精準打穿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