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永偉
身為土生土長的南京人,諸明月的書法無疑充滿了六朝煙水浸染過的文化脈絡。他的書法學習和創(chuàng)作,來自父親的潛移默化,亦來自自身的人格修養(yǎng)和豐富的學識閱歷。那錯落有致的線條語言,那略帶回音的墨彩波瀾,是屬于明月的人生足跡,鏘鏘然邁向書以載道之境。
江南初落雪,小樓又東風。明月的書法法乳褚遂良、顏真卿,筑基于唐代草書大家張旭和懷素。同時他又對篆隸書潛心研習,旁涉“二王”書譜、“宋四家”、元代康里子山,明代浪漫主義書風。遙想古人,冶煉性情,入紙云煙,界破時空,漸有自己氣象。
啟功先生說過:“風氣囿人,不易轉也。一鄉(xiāng)一地一時一代,其書格必有其同處。故古人筆跡,為唐為宋為明為清,入目可辨。”不同歷史時期的書家書風相近者比比皆是,然若要有所成,必然在深入傳統(tǒng)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面貌,明月深諳此理,努力踐行。
無相頌 138cm×33cm×2 紙本 2017年
蘇軾詞 35cm×35cm 紙本 2020年
從另一個向度而言,書法技法之外,繞不開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文史不通,筆下空空”。著名美學家宗白華先生曾講:“美與美術的特點是在形式、在節(jié)奏,而它所表現(xiàn)的是生命的內(nèi)核,是生命內(nèi)部最深的動,是至動而有條理的生命情調(diào)?!?/p>
江南明月,身具南京師范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學院派的專業(yè)人文素養(yǎng),又有四方游歷后的人生胸襟在,所以,他的筆墨里有內(nèi)容,有形式,有歲月,有人生,有無可替代的人文追求和鮮活的書寫語境。讀來自有一種“老友久不見,相邀話當年。小雪臨夜靜,大風滿空山”的詩情,可以抵御清寒,溫暖身心。
正如蘇東坡不僅是“書無意于佳乃佳”的知名書法家,同時還是曠世文豪、詩詞里手,諸明月之于當代書壇,亦有多重身份。除卻書法家身份之外,諸明月還是閱歷豐富、才華出眾的策展人,肩荷起作為當代書法人應有的社會責任。
泰戈爾說:“你今天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路?!彼囆g策展人的懷揣夢想與現(xiàn)實艱辛,在泰戈爾的話中得到了應有的安慰和詮釋。以“學院風骨——當代書法專業(yè)博士作品巡回展”為例,作為策展人的諸明月幾經(jīng)波折,費盡心力,將其成功申報為2016年度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無疑,諸明月無悔于做中國文化精神海洋中的諾亞方舟,“明月清照夜撫琴,古調(diào)今彈唱知音”的蘭亭雅集操盤手生涯,2019年又和上海交大周斌教授合作,成功申報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寫意精神—中國書法創(chuàng)作世界巡展”,將中國書法傳播至海外,在聯(lián)合國總部、德國柏林、埃及等地展覽,讓我們拭目以待。
蒼蒲湖石 80cm×20cm 紙本水墨 2017年
花容
風雅頌
流年似水,似水流年。
人生的月份牌在歲月里嘩嘩作響,一唱三嘆。好幾年不見江南的雪了,遙想之際,小樓又東風,恰如燈下故人,恰如明月的書法。